APP下载

“去中心化”趋势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7-08-16牟敏

科教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去中心化对策

牟敏

摘要“去中心化”趋势下,网络思政教育威权环境被打破,教育实效难以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成和传播面临“主流去中心化”危机;教育主客体身份发生转变,寻求对话互动。因此,要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实效,顺应环境变化、挖掘积极因素、发挥主体性作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去中心化 网络思政教育 对策

1 Web2.0时代“去中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

(1)信息传播多向互动。信息技术的革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界限和阻碍,除了超越时间、地域、阶层等桎梏,更显著的是实现多人即时互动,信息从单向度流动转变为多向流动。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统计,其微博用户己达2.61亿,上亿的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发微博、写评论来实现信息和意见的交换,针对同一事件进行讨论和对话,这些微博用户获得了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利用传播渠道的交互性,不同群体和个人观点交换得以形成意见的统一,从而实现话语的联结获得话语权力的提升。

(2)分布集中化。大众传播时代的单向信息传播,束缚了受众进行信息互动的能力,而“去中心化”就是将传播的自主权赋予给了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众,作为传播“赋权”的对象,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网络平台进行富有独特个性的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就知识信息传播的主体而言,他们已经失去了绝对中心的位置,网民不断解构知识与信息,进行内容再生产,通过上传、分享成为新的传播主体。

(3)多元社会结构。网络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使得多元价值的声音得以呈现,以多点对多点的“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解构了原有的单向文化的社会解构,正逐渐转向多元的双向文化的社会结构。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精英话语的垄断,草根力量的崛起,“去中心化”的多元价值观念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接受个性、注重多元的新媒介思维成为主导。

2“去中心化”趋势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韦吉锋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的关于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等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网下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概括地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教育主体将特定知识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教育客体,并从教育客体获得反馈即教育实效。传播态势的变化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去中心化”趋势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环境、内容生成与传播及教育主客体关系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2.1对教育环境的影响

“去中心化”意味着权力的分散,开放的网络渠道、自由表达的网络平台,将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等选择的主导权由教育主体交付给了教育客体。全球化的发展的今天,社会结构越来越多元,意识多样性受到广泛认同,传统威权的教育环境被打破,强调教育多元、注重教育客体独特需求、更加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成为主流。

所谓“权威环境”,是指在话语关系中“说者”与“听者”的关系是自上而下、教育与被教育、“说”与“听”的关系,信息呈现的是一幅单向流动的画面。一直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着统一组织、广泛宣导、风格固定,这种方式覆盖面广,普适性强,注重从组织层面出发安排教育内容,较为集中封闭的传授环境能让教育客体迅速接收到教育内容,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客体个体化需求的关注,同质化的内容难以满足不同教育客体需求,缺乏教育客体共鸣,难以获得实效。

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去中心化”对传统威权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开放的网络环境里,存在海量的知识及价值观念,网络与学校之间形成话语竞争,而网民之间看似平等的话语表达方式更容易获得教育客体的认同,学校及教师“灌输式”的话语表达方式则易引起教育客体反感,当他们可以自主選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校及教师不再是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那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会被严重削弱,由话语中心走向博弈,与“去中心化”过程紧密相关。

2.2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教育内容生成与传播遭遇“主流去中心化”危机,所谓“主流去中心化”,即公众对一段时期内占据主导或中心地位,受到社会广泛认同和关注的,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事件、人物、媒体、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的质疑和漠视。“去中心化”趋势具有“赋权”功能,人们可以自主创建内容、上传分享、寻求互动并不断更新信息,一种情况是基于正确政治导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正向解读和传播,具有积极意义。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恶搞”文化的流行将网络思想政治内容推向娱乐化。在集体狂欢的网络环境中,经过二次创作和加工的“恶搞”,使主流文化被消解和颠覆,传统经典流于网民戏谑,英雄人物成为调侃搞笑的对象。以革命英雄雷锋为例,雷锋是时代发展中树立的榜样人物,是乐于助人、刻苦向上的人物象征,在主流社会话语体系中是一个正向符号,其个人形象及精神应该是为当代青年学习和模仿的,然而,经过网民的“恶搞”加工,具有严肃意义的英雄形象及精神内涵被歪曲和抛弃,成为各种荒诞不羁的表情包和搞笑段子,完全背离雷锋所代表的向善和向上的精神意义。

无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何拓展和创新,其中心内容主要围绕提升教育客体思想政治素质、帮助教育客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设,从而营造和构建和谐生活空间乃至和谐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的政治性,教育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主流去中心化”恰恰背离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使得网络思政教育统一公众思想、引导社会舆论及开展对敌斗争等积极功能被削弱,极易造成信仰迷失。

2.3对教育关系的影响

强调多向互动的Web2.0时代,人人皆为传播者,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此环境下,角色定位模糊化,教育主体可以是信息传播者,教育客体亦可称为信息传播者。因此,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模式被打破,教育客体获得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渠道,同时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力,寻求与教育主体平等互动对话,相较于被动倾听,他们更愿意表达。

与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去中心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存在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扩展,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权与主导权,造成了主客体呈现出教育主体“去角色化”,受教育主体“主角化”,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与地位的平等性等特征。“去中心化”增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和地位平等性,并成为教育主客体话语博弈的基础,教育主客体问基于“公共领域”畅所欲言,能够实现自由平等地交往与互动,虽然由于话语权力的差异,目前难以达到完全平等对话,但是,“去中心化”推动教育主客体问话语互动和博弈的趋势己成为必然。

3应对策略

“去中心化”趋势注重话语多元,推动传播“赋权”,强调多向互动,影响并改变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倒逼传统威权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思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推动教育主体重新审视教育环境变化、创新教育内容、重构教育关系。

3.1顺应环境变化,贴近实际思政学习需求

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客体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教育客体间诉求存在较大差异。2017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情感素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总体发展水平尚好,情感总平均分超过了6分(满分10分)。其中,道德情感和生活情感发展水平较高,但人际、审美、理智情感和情绪智力等相对较低;男女大学生在情感素质方面存在结构性差異。

整齐划一的思政教育已落伍,充分调研教育客体的实际学习需求,有效掌握教育客体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才能将思政工作做到实处、取得实效。“去中心化”重心倾向于个人层面而非组织层面,更加重视个性化和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贴近实际,考虑教育客体实际需求,善用网络话语,因势利导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2吸收积极因素,提升思政教育渗透力与引导力

网络内容海量庞杂,充斥着各种思潮,教育客体难免受到网络环境影响,意识形态复杂多变。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一是要通过研判挖掘网络中的积极因素,利用教育客体感兴趣、愿意关注的事件来引导价值取向;二是通过隐性教育,以环境影响、氛围烘托等方式间接感染、熏陶教育客体,使其不知不觉受到渗透和启迪。尽量避免与教育客体多元价值的正面冲突,否则,可能触发教育客体逆反心理,排斥思政教育内容,产生教育反效果。

3.3开展主体性思政教育,发挥教育客体学习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将外化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与自觉行为,从根本上提升教育客体思想政治素质。网络思政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从“说教”转为引导与互动交流,加强隐性思政教育和启发性思政教育,让教育客体成为教育信息的主动传播者。

此外,充分提供思想品德实践线上互动、线下活动平台,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比如开展革命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祭奠革命英雄的志愿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的活动等,增强教育客体道德体验,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激发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热情,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猜你喜欢

去中心化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域名服务系统模型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去中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前景分析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失实报道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