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现代物流创新的重点与方向
2017-08-16
【编者按】6月20日,在由決策杂志社(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打造合肥物流圈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决策沙龙上,政府官员、权威专家、知名企业代表展开高端对话和思想分享。本刊摘编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余玉刚:
首先要硬件创新。随着“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到来,前段消费环节出现改变。原本静态的传统模式被抛弃,选用更短时间进行仓储和配送,由此出现更多新型配送方式。前端消费者购买变化颠覆后台运转,整个物流供应系统的变更,不是简单基于原有的装备向现有装备的切换,而是嫁接在现有新技术上的更加颠覆性的变化,变化过程中借用了新技术。合肥应率先在这方面做好前沿性的创新突破。
其次是智慧物流创新。智慧物流的基础是有充分的渠道收集数据,并且这种收集应是“活的数据”。目前,距离建设这样的信息平台还有一段非常远的路要走。我认为可以往深处去思考,建议垂直化物流管理体系。让企业在下一步计划中取得优势,是一种引领性、前瞻性的思考。
最后是平台创新。搭建多重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在服务企业上,可从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切入,建立保障机制,搭建平台,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创新从星星之火开始,很多颠覆性的物流系统会从中诞生。
安徽省发改委贸易和服务业处处长钟岚:
推动合肥物流圈新发展是一项创新工程。政府部门一定要有创新思维,切实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和条块分割,在规划、设施、平台、政策研究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指导。建议建立合肥物流圈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合肥物流圈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发展规划,以指导资源整合、优化布局、设施联通、部门及各市协同。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安徽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着力推动一批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体系、开放载体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建成合肥铁路国际内陆港、新桥国际航空港等若干战略性物流枢纽。
支持重大平台建设发展。一是支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二是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下一步,将重点关注中科大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与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作的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希望打造成为合肥物流圈、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物流大数据库。
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要抓住政策机遇,以试点为抓手,推动合肥物流圈内物流标准化工作,建立适应发展需求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
加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目前,省发改委、中科大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和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建立调研联系战略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物流重大战略调研合作。
加快打造合肥物流圈品牌。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积极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以合肥物流圈的名义,举办高层次产业联盟和学术研讨会,打响合肥物流圈品牌。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总经济师周云峰:
我建议以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为基础,整合肥东县城南北两个片区,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超级物流电商城,将其打造成合肥物流枢纽主节点、主平台。
打造肥东超级物流电商城的总体思路,第一要拉高标杆,勇当合肥物流创新发展示范的核心建设区、创新源头区、标杆引领区;第二,在“示范”上下足功夫,要在“标准化、数字信息化、自动智能化、绿色集约化”上率先示范,实现功能定位转换;第三,积极对接,将合肥超级物流电商城的开发思路、发展定位、项目谋划等融入到合肥现代物流业规划中;第四,科学选择首位主导产业,应考虑产业链向上延伸,以“物流电商装备市场”换取“物流电商装备产业”;第五,围绕新标杆,走出一条集约专业、适度混合、可操作性强的布局之路。
肥东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亚:
如何打造引领全省物流业发展的合肥物流圈,推动安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一是要科学制定合肥物流圈发展规划,突出合肥作为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物流园区一级布局城市的核心地位;二要强化合作交流,畅通物流通道。进一步加强江浙沪皖等省际间合作,协同周边城市联手打造无障碍物流圈。三要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推进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联动;四要加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依托合肥科教基地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中科大、安大等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科研工作;五要推进物流标准规范化建设;六要高标准建设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