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不了“小资”,就只能迎来“大师”
2017-08-16韦星
韦星
我一直不喜欢“小资”这个群体,甚至不喜欢和小资有关的任何东西,比如具有小资情调的清吧,比如时尚或小资化的杂志。因为我认为,小资是“很自我”的群体,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认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过于强调仪式感,没有注重实际内涵,有些矫揉造作,处处充满表演,而这,正是我最讨厌的。
不过,现实总给我打击:明明我很不喜欢或讨厌的东西,莫名其妙地就“火”起来了,关注的人还很多。
就此,相信不少人有着和我一样的困境。随着年龄增长和激情消退,我有些偏执的性格,慢慢钝化。我逐渐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甚至学会和自己排斥和讨厌的群体和睦相处。我认为,其中,我家里人的“贡献”很大。
以前,我买报纸,首先要做的事是,把娱乐新闻那一叠抽出,扔掉—因为我只看新闻和评论。而我妻子,在拿到一份报纸后,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抽出娱乐新闻来看,其他的不看。
为此,我常和她闹不少矛盾,甚至责备她“無聊”、“没有脱离低级趣味”。
对此,她总笑呵呵,没有回应,但依旧我行我素。批判得多了,她就回应说“人各有所好,工作之外,每个人都有消遣属于自己时光的生活方式,你可以继续关心你的时事政治,但要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爱好”……
慢慢的,我也就“认命”了,在各自的时光里,各自消遣,一份报纸到手后,我们各看各的,倒也相安无事。
因为我知道,一个国家的复杂程度远比一个家庭大,做领导的,都能把一个国家里的不同族群、不同诉求,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安无事,我又何苦将我个人的喜好,强加在别人甚至是家人身上?
最近出差到大理,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我对小资群体的包容。
现在,几乎没人否认,大理、丽江等旅游景点,几乎是小资群体聚集的天堂。这些年,他们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涌到这些地方,来一次不够,还要来第二次、第三次……
为什么?因为在现有的商业规则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谁赢得了小资群体,谁才能拥有商业的未来—尽管,我们可能对这个群体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过很深排斥和厌恶,但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现实:在消费主义几乎主导和引领一切的今天,得小资者得天下。这就是商业游戏规则。
这样说,不代表我们就赞成小资群体的所作所为,或是我们赞赏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是从商业的角度上看,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和研判这个不可忽视的商业群体。总之,要正视他们,而不是要去歧视或轻视他们。
在大理期间,我想到了广西巴马县。巴马我去过,那里自然环境不错,山清水秀,老百姓也很纯朴,现在的游客也不少。
但大理的游客,主要是小资群体。巴马的游客,主要是患者。所以,好的旅游环境并不必然就能引发小资群体的追随和热棒,需要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上,有清晰的引导和定位。
巴马被定位为“世界长寿之乡”后,我们发现,她吸引的对象成了:一批批贪生怕死的老年人,一拨拨患了癌症或各种疑难杂症亟需拯救的患者。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各路包治百病的“大师”和“神医”,这使得巴马看起来,乱哄哄的。
试想一下,当下的巴马还能吸引到小资群体吗?不可能!甚至健康的人也都忌讳将巴马作为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了。
所以一个地方要发展旅游,从商业的角度看,赢得极具消费能力、懂得引领消费时尚的小资群体,很关键。否则,赢不了“小资”,就只好迎来各路“大师”和“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