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模式探究

2017-08-16李晓欧商怀超蒋淑敏莫国民乐建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厂实训职业

李晓欧,商怀超,蒋淑敏,莫国民,乐建威

(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疗器械学院,上海 201318)

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模式探究

李晓欧,商怀超,蒋淑敏,莫国民,乐建威

(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疗器械学院,上海 201318)

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模拟企业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了“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结合项目化课程进行了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从“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具体实施、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典型电生理测量仪器的装调生产过程,组织项目化教学,以此来探索学生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教学途径。

教学工厂; 项目教学; 学做一体; 医用电子仪器

0 引 言

医疗器械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集成化程度高,企业所需人才标准高、门类多。为了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高职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培养定位是重点突出数字化医用电子仪器的制造、维修检测、局部设计、临床管理等。所以,医用电子仪器课程的开发需要具有职业性,课程设计与学生未来职业准备的匹配程度要高,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课程的开设往往是理论课加部分实训课,学做分离,实训项目与工程环境脱节,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医用电子仪器课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引入了“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以探索如何把学生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以达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1-4]。

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模拟企业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了“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涵盖了从元器件入库、产品组装、产品调试、产品检验等多个生产环节。“教学工厂”引入到《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体现了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理念,每个岗位环节与学习情境对应,任务单元以项目引导,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参与生产实践,在课程中体验在医疗器械公司的“工作实战”,以“教学工厂”为载体的项目教学过程就是典型医用电子仪器的生产过程。对于学生来讲,通过项目的自主和协作学习实操,锻炼了动手能力;对于教师来讲,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贴近实际,利于教材内容融入新理念的再加工;对于教学效果来讲,多种知识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多元化动态教学。

1 “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的特点是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依托典型电生理测量仪器的组装调试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它的引入是以现代职教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支撑,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1.1行动学习法理论

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系统,行动学习法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要在做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而是更关注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从而获得经验的提升,使个人通过反思与体验过程获得发展。其特点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5-6]。

行动学习法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通过让学习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发展能力。强调体验式学习,注重反思性、行动性与合作性[7-8]。

1.2产学无缝对接的教育理念

“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即将企业的环境引入学校,在学校内建起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学生在这种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环境中,既当学生又当员工,借助企业项目平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9]。

采用“教学工厂”的概念来制定专业课程,既可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又可接受来自于“教学工厂”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使高职的学生不是脱离实际的学习知识,不是一味模拟、模仿,而是有可能深入一线,接触和了解生产过程实际[10-13]。

从专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要培养未来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使其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合二为一,加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早地感受企业的真实环境。

2 “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

正是有了上述的理论基础,在具体实施中先与合作企业确定好体现专业性的实训项目,并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好项目的主要任务,组织项目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最接近实际生产的知识和能力[14-16]。

2.1实训项目设计

项目选取是学习的关键,总体原则是以脑电图仪的装配、调试、检验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真实产品和工艺为项目材料,难度适中,易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体现生产性实训。

具体来讲,在“教学工厂”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医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配合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造,设计了职业素养塑造拓展培训、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医疗器械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三大类实训项目,涉及脑电图仪的使用、产品原理了解、测试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企业环境中学习,掌握医疗器械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增强其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由项目设计导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模式

2.2制定项目完成计划

项目完成计划内容包括学习时间的详细安排和活动步骤的设计。

经过基本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后,二年级学生依照专业方向进入有关“产品项目组”,进行实际生产。这个“产品项目组”由“教学工厂”向合作企业承揽脑电图仪产品生产任务,学生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生产操作。

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组织教学,设有调试区、生产区、检验区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区。学生按工作区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直至循环完成从器件到成品的生产任务。有配套的《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讲义和产品技术资料作为参考,倡导学生与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协作互动交流,人人自主完成项目任务,遇到问题积极讨论,查阅资料,探讨解决方法,并要求课前领到任务后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后写出工作日志。

2.3生产性项目的实施

在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重在引导和学生的动手体验,整体实施框架如图2所示。校内外教师规划项目内容,指导学生掌握项目关键知识,在技能实训中解答难点问题,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学生是项目完成的主体,要达到如下能力目标:

图2 项目实施框架

(1) 掌握脑电图仪的功能和硬件组成,了解其技术特点及参数,具有给定电路原理图能分析其功能的能力。

(2) 能严格按照组装技术文件的要求,将各种零部件、元器件、结构件和材料装接到印刷电路板、机壳、面板等规定位置上,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医用电子产品。

(3) 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对电子产品中需要调整的元器件和电路属性进行调试,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 能够按照检验工艺要求,对产品的组装调试是否符合技术指标进行检验。

(5) 能够按照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完成生产,并会使用ERP软件系统。

这些能力的获得在具体产品的生产中得以训练,最后通过总结提升为学生自己的技能。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有多种途径可探讨交流,并以最终产品是否符合企业要求来衡量项目完成结果的好坏。

2.4讨论交流与评价考核

在项目教学中讨论交流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实施参与,并且是动手实践真正的医疗电子产品,这对于学生来讲心理上可获得成功感。在这种情况下,以校内外教师为评委,学生带着自己的产品在每周的工作例会上公开展示和讨论交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作用。通过心得体会、互相提问、教师点评、问题分析等形式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并在下一步工作中有所进步。

把评价考核作为一种学习再诊断的过程来看,主要分为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考核。实践部分考核包括工作质量(占40%)、工作态度(占20%)、工作效率(占20%)、技术水平(占20%)等,工作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和产成品过程检验的合格率上;工作态度主要体现在迟到、早退、生产任务安排的响应程度、相关记录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执行个人工作责任区域5S的情况;工作效率主要是以标准工时作为参照标准;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和产成品参数的掌握及一些简单故障现象的排除能力。理论部分考核采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总结的综合测试。

3 “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的意义

(1) 达到了专业培养定位的要求。在“教学工厂”中设计了职业素养塑造拓展培训、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医疗器械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实训项目,这与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培养定位相一致。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2) 有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职教育培养的切入点是应用能力,同时要与职业岗位相对应。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教师的教是不够的,需要在职业实践中完善形成。“教学工厂”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多个与医疗器械产业相关的实训项目满足了职业能力提高的要求,学生在组装调试、维修维护、局部设计等多个层次得到了职业训练。

(3) 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项目教学不是追求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是重于技能的提高。职业教育体系中理论以“够用”为准,侧重于实践,项目教学在理论和实践融合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的比例,这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很有益处,因为在学校里他们已提前接受了“职业人”的培训。

(4) 有助于学生课程参与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教学工厂”中参加项目教学,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学习,而是以“主体”的形式参与课程。通过实际动手做产品,兴趣会提高,责任心也会提升,教学过程变成了自我主动去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这样一来,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思维方法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方面是企业很看重的。

4 结 语

“教学工厂”式项目教学是新的尝试,它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所设计的实训项目内容与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和产品、教学和生产之间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产学无缝对接,人才培养量身定做。我们将继续探索,推进其功能辐射到学生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创新与实践等方面。

[1] 叶 锋.“教学工厂”的教学实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工作室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2] 邵庆龙,葛 李.基于教学工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2(34):84-86.

[3] 于 博,任 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与启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9-10.

[4] 蔡新梅.基于“教学工厂”理念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6,4(1):12-15.

[5] 曾玉章,唐高华.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J].教育与职业,2010(2):80-82.

[6] 寇尚乾,刘立新.职业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11):26-28.

[7] 王志明,马 广.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型设备操作与控制》项目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37-38.

[8] 刘乔寿,黄沛昱.电子信息类开放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57-160.

[9] 曹海平,管图华.基于CDIO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40-142.

[10] 黄艳芳,郭立群,赵 晶,等.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223-225.

[11] 谢华燕,王小宁,赵晓林,等.基于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实践教学建设[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105-108.

[12] 刘 俊,汪 烨,杨惠勤,等.基于工程项目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28-130.

[13] 郑锐东,李训仕,杨培新,等.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在高职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177-181.

[14] 张其亮,王爱春,陈永生.能力递进式项目教学法在嵌入式系统课程中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85-189.

[15] 李 利,陈 刚,田雪莲.项目驱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68-170.

[16] 徐 宁,王 玫.创新意识驱动下实验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220-223.

Research on Project Teaching Model of Production Teaching Factory for Course of Medical Electronic Instrument

LIXiaoou,SHANGHuaichao,JIANGShumin,MOGuomin,LEJianwei

(College of Medical Instruments,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vo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we simulate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nd work process,and design medica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duction teaching factory.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project course combines learning and doing into one body.In this paper,the theoretical basis,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factory project teaching are presented.Relying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the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ing instrument,the organiz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and the knowledge system guidance are explored.

teaching factory; project teaching; one body of learning and doing; medical electronic instrument

2016-08-29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ZR1440100)

李晓欧(197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和实践创新教育。

Tel.:13585799490;E-mail: lixo@sumhs.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7)07-0189-03

猜你喜欢

工厂实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