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2017-08-16余先祥

生物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指导性五年制生物学

苏 琰, 李 融, 余先祥, 蒋 斌

(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238000; 2. 巢湖学院, 合肥 238000)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苏 琰1, 李 融2, 余先祥1, 蒋 斌1

(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238000; 2. 巢湖学院, 合肥 238000)

请扫二维码,关注本文及作者更多信息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必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在高职五年一贯制医药类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引入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师生关系、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所提升,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医学生物学;高职教育;五年一贯制

医学生物学交叉覆盖了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等课程,具有知识面较广、理论性及系统性较强等特点[1],是高职五年制临床医学检验、护理、助产及药学等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自1985年试办以来,与三年制高职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及三年制高职成熟,但实践表明,五年制高职能够推进中高职衔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一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五年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缺乏互动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等。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 Ranson Rogers(1902—1987)提出,强调教学“非指导性”,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指导方式”[2],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3]。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4-6]。

为验证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五年制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有效提高五年制医学类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效果,本研究设计了教学对照实验,制定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统计分析教学绩效,为建立更适合五年制高职的培养模式提出教学建议。

1 教学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五年制的药学、助产及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专业和助产专业两个班级共57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共60人,采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班级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实验课“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例,教学设计如下:实验课时为2课时,教师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和教师的讲解使用显微镜观察教师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标本片进行操作观察,考核内容即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

在教学活动中,授课过程为“复习→导入新课→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巩固新课以及作业布置”等传统教学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具有授课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力。

1.2.2 实验班级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学习,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讨论、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整个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步骤,发现问题,互相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仍以实验课“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自主研究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7]。教学设计如下:将原教学计划中的2个实验课时改为4个实验课时,将学习内容增加为“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多种细菌及真菌的观察”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前准备多种实验材料,细菌的鞭毛、芽孢等特殊结构的标本片,革兰氏染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发霉橘皮或者馒头上的霉菌以及酵母菌培养液等,学生自由选择其中1~2个实验项目完成;实验课上采取分小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互相帮助完成制片、调节显微镜、镜检等实验操作并绘制细胞结构图;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换各自实验报告,展示自己绘制的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结构图,介绍自己所观察的细胞结构,互相评分并提出实验中需要改进的建议,最后由教师对整节实验课进行总结评价。

表1 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观察实验设计Table 1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using of microscope and observation of microorganism

1.3 教学效果评价及问卷调查

为了验证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本研究将对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并在课程结束后对2013级五年制护理、助产和药学等3个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7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达99%。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将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一学期的“医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结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对发放给两组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回收整理并统计数据,将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2.1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特点评价分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表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各项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见表2),从授课情况可看出进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习态度端正,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师生关系也更为和谐。

表2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Table 2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ntrance scores in two groups of students

2.2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分析

2.2.1 入学成绩对比统计分析

对参加本研究的五年制2013级药学、助产和护理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班级的学生入学成绩平均分数为384.65,对照班级学生入学成绩平均分数为391.81,利用独立样本检验对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分析,当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存在显著差异,当显著水平大于0.05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检验结果分析表明,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统计分析Table 3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ntrance scores in two groups of students

2.2.2 医用生物学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医用生物学课程是五年制医学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五年制药学、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本课程,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笔试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两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表4 两种教学模式下课程成绩统计分析Table 4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achievement in two teaching models

从分析结果看出,学生成绩差异比较明显,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医用生物学成绩平均分为73.09,采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授课的班级平均成绩为83.35,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见表4)。为进一步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成绩的t值为4.417,双尾概率P=0.000,P<0.05,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医用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8],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入学年龄较小,具有文化基础较薄弱、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自制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性不强且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等特点。而国内大多数医学院均采取的是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9],传统填鸭式教学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建立高效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0],实践证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避免单纯的讲解,而有意识的创设多种生动具体的情境,如在课前准备各种课程内容相关实例,安排学生预习,提前查阅资料熟悉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时即可让学生在相关模拟的情境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2 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取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如分组讨论,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中,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加强课后联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坦诚真挚地同学生交流,以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非指导性教学的最佳体现。因此,除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课后应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联系。

3.4 改革评价制度,形成综合评估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或者是“平时不努力,考前大突击”等不良习惯,因此,应改革现有评价制度,从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组织合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使课程评价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总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借助灵活的授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此外,师生关系及课堂氛围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优势,不断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1]郭 婷, 唐 娟, 边惠洁, 等.系统医学生物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交叉与融合[J].中国药学杂志, 2013, 48(23):1977-1980.

[2]苏 琰, 李 融, 蒋 斌.免疫学检验课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104-106.

[3]巨瑛梅, 刘旭东.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96.

[4]柏 桦. 探索指导性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10(6):109-112.

[5]单令彬. 应用型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双语教学研究——借鉴非指导性教学理论[J].湖南社会科学,2014(2):243-246.

[6]曾德琪.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0(1):43-48.

[7]马文生, 栗孟飞, 孙 萍,等. PBL 结合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 2015, 32(5):104-107.

[8]李 宏. 改革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的培养[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 43(3):671-678.

[9]柏银兰, 柴春雨, 吕 欣, 等. PBL教学在基础医学免疫与感染模块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9):863-864.[10]赵 蕾. 高校生物双语教学及若干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 2015, 32(6):116-118.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bi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on-directive teaching pattern

SU Yan1, LI Rong2, YU Xian-xiang1, JIANG Bin1

(1. Hef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8000; 2 Chaohu College, Chaohu 238000,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make the pertinence and appropriate training plan for the students of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article gives the compariso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non-directive teaching pattern for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ith the non-directive teaching pattern both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learning interests were improved, meanwhile,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non-directive teaching pattern; medical biolog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2016-08-18;

2016-08-23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231);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7A714);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zjjh073);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3jyxm512)

苏 琰,硕士,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E-mail:suyan6376@163.com

G642

C

2095-1736(2017)04-0127-03

doi∶10.3969/j.issn.2095-1736.2017.04.127

猜你喜欢

指导性五年制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的实证分析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