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
2017-08-16董宏伟
董宏伟
(确山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驻马店 463200)
危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
董宏伟
(确山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驻马店 463200)
目的 探讨危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危重创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采用急诊救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015年期间的8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急救,2016年以后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改革后的整体性急救,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确诊时间、早期救治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死亡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早期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5%(2/80),低于对照组的13.75%(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危重创伤患者,采用系统科学的整体性急救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病情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与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临床价值。
危重创伤;急诊救治措施;整体性急救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交通事业的进步,城市密集化程度大幅度增高,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针对发生意外的危重创伤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死亡率,而这些急诊救治措施需要得到长期的临床实践探索与分析[1]。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有效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采用急诊救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为12~74岁,平均(42.7±4.0)岁;受伤原因包括57例车祸伤、11例坠落伤、4例刀伤、5例钝器伤、3例其他伤;39例颅脑创伤、22例胸部创伤、33例腹部创伤、21例四肢伤、18例盆骨创伤和6例脊柱伤。对照组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15~72岁,平均(41.8±3.8)岁;受伤原因包括52例车祸伤、12例坠落伤、刀伤与钝器伤各5例,6例其他伤;41例颅脑创伤、20例胸部创伤、29例腹部创伤、25例四肢伤、16例盆骨创伤和8例脊柱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急救手段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手段,包括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及时为患者进行包扎与固定,采用适合的止血方法并将患者及时转运,注意为其提供吸氧补液。在患者入院时,要组织急诊专家会诊,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和呼吸救助,明确病情后送入病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性治疗手段,医疗人员首次接触患者后立刻为其进行基础专业的包扎,预防出血,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转移,并持续进行血氧监测、抗休克治疗以及心电监护,同时采用通讯设备将伤者的情况及时告知医院医生,以提前进行准备,患者入院后为其展开针对性的检查与救治,完成手术后转入相应科室,讲究急救、诊治、辅助检查、手术、住院的无缝整体性措施[2]。
1.3 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进行救助所花费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最终的死亡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早期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5%(2/80),低于对照组的13.75%(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早期救治时间观察组8036.6±14.546.2±9.325.6±18.8对照组8092.3±17.058.1±11.958.2±22.2P<0.05<0.05<0.0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中国近些年的城市死亡人口中,因危重创伤导致的位于所有因素的第5位,其中多为交通事故伤,很多事故受害人员都会出现多发性损伤情况,因此休克患者的比例非常高[3]。最终死亡的患者很多是由于颅脑出现重大损伤,因为在这一情况下容易休克,所以必须及时为其进行系统整体和科学的抢救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由此也要注重对医院医疗队伍的建设,要保证医疗队伍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和快速出击的能力,确保在短时间内确定患者伤情后准确科学地提供有效急救[4]。过去传统的急救措施通常由急诊科的医生进行检查,待确诊后再将患者转入到专科病房,这个过程将花费很多时间,期间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急剧的恶化。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医疗人员应以患者生命为重,确保生命持续的基础上才将重心放在防止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上。医疗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有效止血,如果存在隐蔽性出血的情况,可以采用灌洗术或诊断性腹腔穿刺,确定手术位置后进行止血,并为患者清理口腔中的痰液与呕吐物,预防堵塞呼吸道,同时为患者建立补液通道,预防患者发生休克。由于患者伤后会因循环障碍而出现心跳骤停等情况,因此医疗人员还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采用整体性急救的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早期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5%(2/80),低于对照组的13.75%(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整体性急救方案与措施在危重创伤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确保生命安全。
[1] 马卫民.216例危重创伤的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732-1733.
[2] 陆一鸣.急诊外科模式在床上救治中的实践[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1):71-72.
[3] 赵新春.常用创伤危重评分对创伤预后判断的特点及局限性浅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11-12.
[4] 陈江.一体化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114-115.
R 64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66
201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