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活字与印刷术

2017-08-16谭璜金洪刚卿玉剑

当代美术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印制

谭璜 金洪刚 卿玉剑

木活字与印刷术

谭璜 金洪刚 卿玉剑

1木活字字库

印刷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木活字印刷术课程是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2016年开始设置的一门新开课,课程设置得严谨又具有弹性的教学内容,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与继承,同时又让同学们在未来几年版画专业学习中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延伸。

木活字,版画,印刷

中国的古籍发展史清晰地显示了书籍从手抄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展脉络,其中木活字印刷术是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在版画系开展木活字印刷术专业课程的设想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前期文献整理、实地考察、聘请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国家级非遗传人王朝辉到美院进行现场教学等几个过程后,木活字印刷术课程教学得以于201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落地。

中国印刷术以雕版印刷的出现为标志。早在唐代,伴随着设计、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人类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开始广泛运用,成为中国19世纪以前书籍印刷的主要办法。北宋时期的毕昇对当时中国已经出现的活字印刷术进行改进并使之彻底成型,他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用泥活字成功印刷了书籍,使活字成为印刷的一项新技术,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千年来,中国对活字印刷的材料、工艺的研究和发明持续不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木活字代表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精髓。但是,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包括雕版、木活字在内的传统手工印刷技术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至今已是难觅踪迹。

21世纪初,瑞安市发现木活字印刷技术仍旧在民间继承使用,以浙江温州东源村为集中地,全市还有近百人从事木活字印刷这一古老的传统职业,其技术严格遵循古法,工艺十分讲究。能传承至今,是借助于中国传统的谱牒文化这一载体,用来印刷宗谱。相对于传统古籍书的手抄书、雕版印书、泥活字印书,木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是排版灵活、印数少、成书方便、印制精美,能够就地取材,刻凿方便。

2016年4月我们前往瑞安东源村进行考察,结识王氏家族第三十三世二房三木活字印刷传人王朝辉先生与瑞安市木活字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礼洁先生,通过他们的介绍与帮助,我获得了大量中国传统木活字印刷术的珍贵资料,并邀请二位专家2016年11月来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进行授课——木活字印刷新开课。课程从老宋体的书写、木料的选择、雕刻工具的制作、雕刻技术、传统检字法则、印刷工艺、古籍印刷特点与审美等几个方面展开,结合版画系版画与印刷艺术专业的优势课程,形成系统的教学思路。具体包含三个单元:(1)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理论讲授,包括印刷术与社会形态、活字与印刷的基本方法与原理、活字的特征、表现手法、活字印刷的运用、活字印刷的形式美、古籍活字印刷术分析、优秀活字印刷作品赏析等;(2)根据选题进行木活字创作实践;(3)根据选题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进行木活字印刷实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制作印刷木活字,同时以印刷术为线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认识到活字印刷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其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有着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恪守传统制作要求非常重要。

1.材料选择

选取上好的棠梨木材。棠梨木又称“杜梨”,木色为土灰色,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先下好料,由专业师傅加工成一个个木字模,版面仅1.1cm×1.1cm,竖1.3cm。从木版画选材的角度来定义它,木活字使用时并非是“木口木刻截面”,而是“木面木刻截面”,这样的纹理更适合笔画线条的雕刻与塑造。

2.字体选择

木活字刻的是老宋体、繁体字。宋体字在明正德以后,特别是嘉靖年间,演变为横细竖粗、笔画对比强烈、字形方正、根基扎实的印数体,称为“明体”,俗称“老宋体”。

3.刻字

写字和刻字是个细心的活,是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关键工序。老宋体笔画比较讲究,要求雕刻者要将这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正字反过来识读与书写,反写的技巧需要苦练,有一定的难度。书写与刻凿的要点是:反手、先横、次直、后撇捺。

4.印刷

印刷是作品呈现最重要的一步,印刷选用的纸张是熟宣,墨不易晕开。熟宣有经过胶矾加工的熟宣,如煮硾、玉版、禅衣、云母,以及染色加工的虎皮、珊瑚等。在课程中,我们大多数使用的是云母,印制出来字迹清晰明了。

5.其他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诸多不易被察觉的细节,如刀具的切割制作、精磨技术,墨的选择,墨刷中上刷与下刷的选择,润版的干湿程度的把握,印制力度的把控,对棠梨木的认识与荷木之间不同的尝试,对木材纤维走向的了解;纸张的选择,对造纸工艺流程的梳理与介绍,以及对不同纸张的大胆尝试;印制的分层练习,都由老师进行详细的示范与实践。

从2016年11月第一次授课至今的大半年时间里,木活字印刷术课程已经开设四次共计六个班级,每次课程由三周至六周不等,其中包含一次全院选修。每次课程结束,同学们都以集体创作的形式,复刻一件古籍(节选)作品为最终成果。同学们从最初对木活字的好奇、生疏,到课程结束时的投入、熟练、喜欢,反映出木活字这一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所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其中第一次课程版画与印刷设计2013级同学集体创作的作品《弟子规》(节选)获得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年展优秀作品奖。

在瑞安东源村,一个合格的刻字员需要三到五年每天近100字的不断刻制与训练,才能达到古籍刻制与印刷的要求,而在版画系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同学们具有较好的艺术审美和造型能力,在三到六周的课程中,大部分同学已经具有相对完整的刻字和印制能力。当然,由于训练目的不同,对木活字的研究在要求和方式上有明显差异。

在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与印刷设计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里,木活字印刷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课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结合版画系的教学传统,与其他各级课程相互衔接、互为因果的一个环节。传统木版画自古就与书籍的发展史密切相关,其印制方式、思维结构为木活字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木活字的发明为之后的铅活字印刷、平版印刷提供最为直接的启发。在版画与印刷艺术专业中,木活字印刷课程所研究的领域势必渗透在其他诸如版画基础、文字与图形、版画与印刷材料研究、版画与印刷工艺研究、艺术家手制书等课程中。

木活字与印刷术课程设置得严谨又具有弹性的教学内容,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与继承,更是对同学们未来几年的版画专业学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延伸。木活字的灵活多变、重复使用与版画一样,同样具有其复数性、间接性、印痕性。

木活字印刷的艺术魅力是不可替代的,课程要求同学们对印制过程予以严格执行,从对材料与工具在文化上的认识与掌控到对传统造纸与印制规范、木活字制作及印刷与呈现形态与结构的联系,延展了从工艺、技术范畴挖掘社会属性下的印刷艺术审美和实用要求。

木活字印刷自诞生到发展至今,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大量的经验,留下了太多智慧的光彩,今人如何吸取、如何执行却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是在巨人的肩膀上乘凉,还是跳下神坛另辟蹊径,这都是我们在当代需要勤谨处之的所在。在当今多元化而又自媒体的时代,艺术形式的表现千姿百态,固有尝试之勇,亦有取巧之嫌,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坚守自我,遵循内心,创造出美的样式、经久的语言更是尤为重要。回到版画创作与书籍艺术的教学,其语言的实验与拓展是对艺术本体论的一种恒久追求。木活字与印刷术的艺术实践既是对艺术设计语言精神层面的开拓,也是审美意识和艺术观念的沉淀。回归对于传统技艺的继承、探究和重新认识,正是艺术创作中的灵光之源和匠人之思。

(项目编号 821/821164206)

Wooden Type and Typography

Tan Huang Jin Honggang Qing Yujian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typograph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cienti fi c development. The wooden type is a newly set course of Department of Printmaking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The rigorous and fl exible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skills; also, it lets students develop more possibilities and extension.

wooden type, printmaking, printing

2-3东源村木活字原版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印制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印刷术的发展
嫁衣的裙摆——重庆印制一厂山鬼精品酒店改造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字在用玩的方式传播汉字文化的精神力量
活字蹦跳
把玩活字 续写光阴的故事
进“门”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