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心艺魂
——黎冰鸿的绘画艺术

2017-08-16全山石

当代美术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速写油画创作

全山石

绘心艺魂
——黎冰鸿的绘画艺术

全山石

1黎冰鸿行军纸本素描18cm×25cm

黎冰鸿的早年作品多为战地写生、宣传画、人物素描、漫画等,后多作油画,探索油画民族化之路。他将绘画技巧归纳为“意、章、形、色、笔”五字诀。晚年所作油画风景,尤重意境创造。此次展览共展出黎冰鸿作品300余件,包括油画90余件、水彩50余件、速写170余件,另有大量文献手稿配合展出,细致反映了黎冰鸿始终充满激情、深入时代现场的艺术人生,全面展现了他的艺术成就。

油画民族化,战地写生

2黎冰鸿收获纸本油画44cm×26cm1954

绘心艺魂——黎冰鸿艺术回顾展

2017.5.17—5.24

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学院

黎冰鸿教授是我国著名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创作和教学上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创作过像《南昌起义》《水电站》《我们为正义而战》等具有较强时代精神和较高艺术造诣的作品。它们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冰鸿同志早年在越南学画,他原籍是广东省东莞市人,出生在越南鸿基,少年时代在越南接受教育,能讲一口流利的越语。30年代他到了香港,向我国著名的油画老前辈李铁夫先生学习绘画,掌握了很好的绘画基本功。在香港期间,他在电影界工作,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通过美术、戏剧、电影等文艺形式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由上海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坚持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总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如果没有长期的经营与日积月累的丰富的生活感受,离开了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冰鸿同志热爱生活,自觉地深入群众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的养料,这是他的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艺术家面对现实生活,都有自己特殊的主观感受。不同艺术种类的艺术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和汲取对自己艺术有用的东西。冰鸿同志常常强调要以“画家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也就是说,要多从绘画造型、色彩等特殊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要通过绘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本来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事,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当作重要罪状遭到批判。黑格尔说:“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 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应该随时观察生活,同时必须随时记录生活中生动的形象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冰鸿同志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写生,速写本从不离身,他的速写本中记录着各种各样的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和动态,有工厂、农村、部队、渔场和各地风光,还有多种生动的动物速写和创作所需要的道具写生,他的速写本中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谐谑而富有激情的性格,使他更有利于接近群众。他往往一边作画,一边与所画对象聊天,目的是在动态中寻找生动的形象特征。《画家梅尔尼柯夫》一画是他陪同来华访问的梅尔尼柯夫教授在上海的列车上画的油画速写;《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像》则是在欢迎集会上一边听他的讲话,一边为他画的素描写生。当他去保加利亚访问期间,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写生,画了大量如《索菲亚风光》《莫斯科红场》《雕塑家肖像》《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等写生。这些现场即兴作品的特点是不仅形象相似,生动传神,而且用笔流畅,潇洒自如,充满着激情,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这充分显示出作者熟练的写实技巧。

3黎冰鸿南昌起义布面油画200cm×259cm1960

当他进行创作时,常常根据主题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推敲,认真研究生活。记得他在画革命历史画《南昌起义》时,对历史人物的造型、服装、道具都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画了大量的素描和油画写生,甚至对特定的起义时的夜色灯光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也作了分析研究。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朴实的画法,使他的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油画创作上,他常常考虑如何使油画具有中国风貌和民族特色。在自传中他写道:“油画固然是从西方传入的,我们要虚心学习西方,吸取其精华,但我们不能单纯模仿,跟着人家跑,而是要探索,创造出中国式的油画。所谓‘中国式的油画’,并不是单纯模仿中国画的某些笔墨技巧和表现形式,诸如单线平涂、泼墨飞白、工笔重彩、散点透视这样的形式和方法,而是画出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的情感、中国气派的油画。特别要讲究意境的深远、气韵的生动和内涵之美。”《水电站》就是他追求中国气派的艺术创作实践的一个例证。

在创作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具备‘革命的修养’、生活的修养,并在创作实践中把三者统一起来”。他亲自带学生下乡、下厂,言教身教、教书教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他把绘画技法归纳为“意、笔、章、形、色”五字诀,强调立意的重要性。

冰鸿同志钟爱大自然,不辞劳苦,从东海的渔村到西北的新疆牧场,从严寒的北国到温和的海南,足迹几乎遍及全国,画了大量的风景写生。他认为通过风景画能最好地抒发自己爱自然、爱乡土、爱祖国之情。富有南国景色特征的《西双版纳风光》和《大榕树》,把人们带到阳光明媚、四季如春、到处充满着生机的祖国南疆,人们似乎可以呼吸到那里温润新鲜的空气。而乌鲁木齐近郊的《菊花台》,则反映出辽阔宁静的北疆牧场风光,在充满着深情的画面上,似乎可以听到远处传来优美的哈萨克牧民的冬布拉弹唱声,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美的享受。在晚年,冰鸿同志虽然被病魔缠身,但仍勤奋创作,画了一系列反映江南水乡的风景画。从50年代起,黎冰鸿教授一直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并担任副院长等职务,对江南很熟悉,很有感情。迁迥曲折的小河道,古老有趣的小石桥,变化多端的黑瓦屋,典型的江南水乡都进入了他的画面。这些江南水乡风景既有地方特色,又富有生活气息,平易亲切,清晰明快,颇有生气。这是出自一位年迈患病的老画家之手的作品,不仅使人钦佩,更足见他的艺术生命是常青不衰的。

4黎冰鸿南昌起义草稿纸本素描27.5cm×37.5cm1977

冰鸿同志在创作上是多面手,从事过电影美术、漫画连环画、壁画、宣传画、插图以及大量的油画创作。采用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墨、粉笔、水彩、水粉、竹笔、铅笔、炭精棒、油画等。遗憾的是,他的许多作品,有的在战争年代遗失了,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他在从事繁忙的行政工作的同时,还挤出时间进行创作。当他因年高退居二线时曾对我说:“要转退为进。我从行政事务工作中退下来,要向艺术创作上迈进。”正当他振作精神努力进行艺术创作时,癌症却夺去了他的生命。从1946年参加革命直至1986年去世,40年来他为祖国的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作育英才,桃李满天下。鲁迅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即就真真的死掉了。”黎冰鸿教授虽与世长辞,但他那革命的艺术生涯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培育的“桃李”已开出芬芳的花朵,遍及全国。

The Spirit of Painting and Soul of Art—Li Binghong’s Painting Art

Quan Shanshi

Li Binghong’s early works mainly includes fi eld sketch, propaganda posters, character sketch, and cartoon, etc., while his later works are mostly oil paintings, exploring the road of oil paintings’ nationalization, and summarizing the painting skills as “artistic conception, methodicalness, shape, colour and burshwork”.Landscape oil painting created in his old age especially stresses artistic conception.This exhibition exhibits more than 300 works of Li Binghong, including 90 oil paintings, 50 watercolors, 170 sketches and plenty of manuscripts, which re fl ects Mr Li Binghong’s passionate art life and art achievements at great length.

oil paintings’ nationalization, fi eld sketch

猜你喜欢

速写油画创作
一张油画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油画《塬下》
油画
《一墙之隔》创作谈
“蹲连”速写
《岁月长又长》(油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