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风春:借天堂的底蕴,传承最美的家园理想

2017-08-16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造园苏州园林园子

记者 邹孝听

贺风春:借天堂的底蕴,传承最美的家园理想

记者 邹孝听

过去,每每在国外介绍自己是苏州园林设计院的院长,总会被外国人称为艺术家,贺风春认为,这是苏州园林在世界人们心中有着很高地位的缘故。从1988年加入苏州园林设计院,前后跟随了匡振鶠、张慰人两任老院长,她参加了很多古典名园的修复与修建,也参加了大量现代园林的创作。

从业30年,回过头来看,她庆幸自己在古典园林的修复和修建道路上坚持了那么久, 如果当时不做抢救性修复,那些个历史点就消失了。“对照着新建筑讲传统园林文化,后代会难以理解。而那些被挖掘、留存并修复的园子,恰恰成了最好的文化传承空间,那里有着苏州人美丽的家园理想,也让苏州这座天堂之城变得与众不同。”

古典园林,修复修建立意不尽相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早已闻名于世。细分下的远古园林、明清园林、近代园林、现代园林如何断代,是近些年业界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发现,散落在民间的园林有很多,除了耳熟能详的“网红”园子,还有大量藏在家里的私人园林。

在振新传统文化的浪潮中,苏州园林如何代表中国园林做好艺术总结,同时使自己得到推动和发展,是园林人的两大目标。

因此,古典园林修复和修建意义不凡。当然,立意也不尽相同。有的园子如常熟的静园、虚廓园、方塔园,上海南翔的古漪园、朱家角的曲水园,湖州的飞英公园等,都有相对详细的史料记载,所以修复的时候会最大限度地遵循历史样貌。

贺风春犹记当年修复南翔古漪园,特意保留了缺角的亭子,是痛惜抗战被日本侵略的东北。她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让后人理解这段历史和民族英雄的抗战精神,而不是简单理解修了一个漂亮的供人游山玩水的花园。”

另一个案例,是常熟著名的赵氏和钱氏两大家族的古典名园——静园、虚廓园。贺风春表示,因历史变迁和占用改建,两园损坏严重。静园仅存水池、曲桥与柳风桥、梅泉假山,绝大部分景点不复存在;虚廓园虽然保存有水天闲话、雪北香南楼、莲花世界、小有天假山诸景外,一些重要厅堂、庭院及景点亦已毁坏。通过查阅史料和探访当地文化名人发现园子是模仿王维的《辋川图》建造的,借景虞山,和护城河连成一体,山水相映。

她仿佛看见了主人在这里吟诗作赋,但是中国园林诗歌般的记载方式,让人很难精确地理解“烟波浩渺”和“怪石林立”到底是何种程度,所以它的修复宗旨是力图恢复私家园林的原貌,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艺术再创作。

再回归到苏州著名的景点虎丘一榭园,传说虎丘是从海里涌出的,且后山的景色胜过前山,因为过去虎丘塔往北水田纵横,江南田园风光无限绮丽。但是后来工厂和道路将后山的景阻隔了,看不见水景,更看不到诗词歌赋记载的塔影,虎丘塔变成了有山无水的景点。

因此,根据历史记载,凭借对园林的理解,结合现代人游园的习惯,以水池为核心,连接建筑、厅堂、功能活动室等不同庭园空间,结合曲会、茶艺,赋予虎丘新的创作手法。夕阳西下,观赏着池中虎丘塔的倒影,这绝不是简单的山野园林能给予百姓的闲适体验。

一园一风格,尊重造园人的初始情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园林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贺风春表示,在修复之初,他们得先搞清楚每个园子的修建目标、修复目的,以及是否想要达到的历史原真性,是否允许艺术的再创造性。

那些散落的大大小小的古典园林,都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瑰宝,在修复过程中,遵守造园人最初始的造园思想和情怀相当重要。“历史上造园人多数是文人,即便是扬州的盐商,除了享受舒适生活之外,也追求‘天人合一’的造园精髓。如何让后代更好地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价值,对传统造园技术的继承要求很高。我们不仅要保护历史,研究和理解当时园主人的造园想法,还得结合现代人对苏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理解,把文化传承和为百姓服务的的价值同时发挥出来。”

贺风春坦言,这需要理解当时作为私家园林的特色和美感,通过修复呈现出来的美景,也算是一个绿色生态活动空间,这种世代流传的价值与房地产是全然不同的。

一园一风格,让人记住的不仅仅是园子,也会是园子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世界。有此深刻体会是源于一次对外学术交流。1995年,贺风春和匡振鶠去美国波特兰为兰苏园做前期技术对接,在当地的图书馆,她发现美国宣传日本造园的书特别多,而涉及到中国园林的几乎没有。在后来的ASLA(风景建筑师学会)大会上,她更是受到了日本和韩国学者的刺激。

说起那段经历,贺风春略显激动,“那位日本学者讲了很多他们的造园技艺,最后给出了日本园林是亚洲园林代表的结论;而韩国学者从风水学的角度阐述亚洲园林是经过印度佛教园林发展,在韩国发扬光大,在日本形成经典的,只字未提中国。这是令人诧异和失望的,明明日本园林是学习了中国唐朝的造园技艺,而亚洲园林的根源和巅峰其实都在中国。”

会上,贺风春对此进行了延伸说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让她认识到中国人对传统园林文化宣传得太少,学者走出去的机会也不多。而日本人会通过一切形式宣传文化,包括它的园林。久而久之,那种淳朴简单,枯山水,禅宗风格的古典园林形象深入人心,大家知道日本园林的同时,自然能领略到它背后肃穆的精神田园。

再反过来看中国园林,如复杂的叠山,多姿的雕花,丰富的植被,又是另外一种风格鲜明的园子。造园技艺、主人情怀、园林艺术百花齐放,在时光隧道中,听那些园子娓娓道来它们的故事,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容易就能体现了。

园子的艺术再创作,山水主题永恒

到目前为止,苏州有很多园林相继被修复,它们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各具特色。有的看上去焕然一新,有的几乎看不出修过的痕迹,但所有的园子都能一眼看出是苏州园林的风格。对于古典园林的修复,贺风春表示操作形式不固定,以传承“四不变”、创新“四变”为准则,对园子进行艺术再创作,让美成为园林的第一要素。

关于传承的“四不变”指的是造园主旨不变,讲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山水主题不变,强调自然山水的艺术化和人工山水的自然美;造园艺术不变,以精湛的苏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建筑风貌不变,主色永远围绕黑白灰,体现苏州园林的淡雅清新。关于创新的“四变”指的是服务对象变化,以百姓为服务主体,功能要求变化,强调为民服务,结合大众休闲和游览等,增加活动功能;用地规模变化,已经有狭小的私人宅院走向大规模的真山水公共空间;建造技术变化,如结构体系变化,使用钢木、钢玻璃结构;新技术使用变化,如在假山中装置声控喷泉,增强观赏乐趣。在池子中增添净化水设施,保持生态平衡。

特别是园博园的苏州园——“小筑春深”更是遵循这样的准则。让贺风春感动的是,“小筑春深”对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受到了园林界与社会大众的肯定与褒奖,也引发了很多人对于苏州园林的再认识、再思考。

“秉承山水元素,采用现代大料石,打通太湖水;轻巧建筑、亭台楼阁,虽然用了钢结构,但是一看就是苏州园林的范儿;透过镜面墙,看着镜子里的你和我;小水池里面增添了灯光和喷雾,孩子们看见了都欢呼雀跃;大空间里有很多成片的彩色花卉,打破以素雅清淡文化为主的植物配置标准……这些都是过去私家园林不容许做的,算是跨了很大一步,但还不够大胆。”

贺风春强调,古典园林修复首先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政策,其次根据造园经验,结合文史资料再创实景。她说每个园子都有历史背景,如何再现园林本身的独特性责任重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常熟的造园技艺和用材更加淳朴和乡野,倘若按照苏州园林的传统做法,反倒会弄巧成拙。

1995年,她参与修复湖州的飞英公园,遵循文化修复和保护政策,结合历史典故,用了两年的时间还原了宋代园林风貌,以飞英塔为核心,同时增添了一些活动功能区。飞英公园修复项目获得了国家住建部一等奖,那次经历让贺风春印象深刻。

后来,在苏州,她接到了修复可园的任务。作为苏州园林中仅存的书院园林,可园的定位有别于苏州的很多古典园林。这里曾经是沈德潜讲学的地方,做过民国报社,学校以及医学院办公用地,以半开放的形式面向大众,带着强烈的文化背景。贺风春直言接到指令的时候她非常兴奋,因为对可园的修复算是完善了苏州园林的门类。

彼时的可园损毁不多,基本维持原来的山水格局,方方正正的水塘、山丘的位置和轮廓、庭院里的小假山、古树都在。建筑相对简朴,没有那么多的花玻璃、花窗。那么,这是可园原先的风貌吗?

通过查阅文献和参考民国时期的相片,设计组对曾经的可园有了基本概念,包括正厅、学堂、讲堂布置,沈德潜古宅和书院的关系,学子读书、活动空间等,结合书院园林开放、简朴、大空间的特色,最终决定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园子进行修复,除了重造破损厉害的沈德潜故宅,其余几乎看不出大拆大建痕迹。

“修复过程我们使用了新技术,解决了安全问题,比如在不破坏表象的情况下把锈蚀的铁件换成钢结构和碳纤维,使用传统的抬梁技术,加以现代材料修补破损部位,时光穿梭,新旧交替,很有意思。”贺风春如是说。

愿百园承载起苏州天堂之城的美誉

苏州园林在全世界人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定式,但不代表苏州园林就不能发展,贺风春认为艺术再创作应该允许大胆创新,只要苏州园林灵魂还在,形态上的改变是紧跟时代必须要走的路。

最初给予她自信的是2006年赴美国洛杉矶建造流芳园,由于洛杉矶处于强地震带,对建筑有八级抗震强度的要求,而且美国有当地的结构设计规范,对残障人士必须执行关爱政策,也就是说正常人能到达的地方,残疾人也能顺利到达。另外,洛杉矶植物园中有图书馆、博物馆等,对文化宣教要求很高,还要考虑游客游园的舒适度。显然,按照苏州传统的造园技艺是行不通的。

最终,流芳园在结构体系、功能要求、科学技术和游览舒适度方面都有所创新,例如一改传统的木石、砖木结构,使用钢结构外加包木片,巧妙地安装了空调和地暖,既没有破坏园林的艺术面貌,又解决了艺术展示、音乐会、盆景展览、学术交流、茶饮简餐等问题。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造园技艺在国际上得到肯定,回国之后,贺风春觉得可以再大胆些。

先后参与和主刀修复了很多园林,每一次创新得到赞许,她起初忐忑的心才会得到安放。三十年扎根于同一个行业,贺风春乐在其中。这种坚持基于她对苏州园林的热爱,这一路,她在学习,在思索,也在改变。

从世界园林史中她认识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园林文化,法国现代园林极具创新思想,法国人的很多艺术手法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英国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艺术风格显著;美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它善于创新,按照现代人的需求,将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灯光艺术等多学科结合,打造出多元文化的园林……

在她眼中,中国园林相对专一,但时代发展迅速,苏州园林到了要创新与突破的时候。未来苏州古典园林也势必会吸收不同的艺术,融会贯通,走向多元化。园博园的苏州园——“小筑春深”便算是一个尝试创作,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实践与创新。

贺风春对苏州园林的未来充满期待,她认为未来园林不仅是传统园林,现代园林也该有更高目标。希望这些百花齐放的园子能像历史曾经拥有的地位一样在未来的世界上依然有立足之地,续创辉煌。愿百园承载起苏州天堂之城的美誉。

(贺风春,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

猜你喜欢

造园苏州园林园子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我和祖母的园子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