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劲、答疑、解惑,太极高手的东吴情缘

2017-08-16南音

现代苏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宏达苏州大学太极

文 南音

听劲、答疑、解惑,太极高手的东吴情缘

文 南音

拳友在苏州大学法学院楼前合影

太极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是当下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家园,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易经》、《道德经》精髓,体现着东方的哲学之境。

在苏大东吴老校区,毗邻法学院的小花园里,四面环树,溪流映带,百年老树,浓荫凉爽,是太极研习的风水宝地。36年前,沪上著名吴式太极拳前辈,吴式太极拳名家吴公仪先生高徒李仁柳老师与他的学生朱松良,应苏州吉守祥先生之邀,来苏做指导和交流。36年后,吴式太极拳后一辈师兄弟们又相聚在苏城。 2017年7月8日上午,应苏州吉守祥老师的邀请,上海吴公仪太极拳(仁柳传承)研究会会长,著名太极拳家李宏达老师一行七人来前来天赐庄校区,与苏州吴式太极研习好手们在苏大交流探讨。巧合的是,李宏达先生正是李仁柳先生的令郎,得父亲亲传吴公仪小架太极拳,父子两代人情系苏州,令人动容。

苏州的吉守祥先生是对吴式太极精修多年的太极明师,他对上海李宏达先生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苏州吴式太极运动的开展情况,并交流了他多年在苏州高校、中学与澳洲华人中传播太极文化的心得。上海的太极拳家们就吴式太极拳的拳论、发展演变等太极教育与文化和苏州拳友进行了交流。吴公仪太极拳(李仁柳传承)研究会会长李宏达先生表示,太极拳里蕴含着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在国际范围内正逐渐形成一种代表东方的有序文化体系。吴公仪与陈克夫的交锋名闻于世,其所传拳架以小巧紧凑著称,李先生向各人叙述了这套小架体用方面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随后,上海和苏州的太极同道共同推手、问答、解惑,成为了这次活动的主要交流亮点。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练习内容,最能反应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能体现太极拳练习者技术水平的综合水平。老师、同学、新老朋友搭手,一方进攻、一方防守,能相互感知对方,然后再交流探讨。李宏达老师亲自演示太极推手中气的运用,并让大家搭手亲身体验气在推手运用中的奇妙感觉,并向大家展现了其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推手艺术,指导大家通过“导气令和,引体至柔”,感悟,协调,以意引领阴阳两气而使身体机能达到最佳平衡的境界。吉守祥老师,则融合了他几十年来习练吴式太极拳所感悟的太极真谛,演示了六大吴式太极拳的推手原理,他将吴式太极拳所蕴涵的武学、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命科学和阴阳学说等诸多元素展现得丝丝入扣。

参加这次活动的上海老师,还有韩志强老师,马长明老师、张家炫老师等,此外还有原苏州大学物理系,今年87高龄的谢坚诚先生,新加坡友人施展权先生,天津太极拳老师李晖,还有来自南京和太仓的拳友。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都因太极拳而来到苏大,相聚在一起。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特约专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党委书记王尔东,他是一位太极拳的忠实爱好者。王尔东书记表示,艺术学院的师生认真研究、感悟太极文化、期待将太极文化导入学校的体验教育。王书记希望上海苏州的太极拳家们,多关心艺术学院,多指导艺术学院的太极文化教育,而他也正尝试在心理学实操中引入太极之理。苏州公安系统的朱长勇多年来随吉守祥先生习练太极多年,受益匪浅,他从中感受到了积极生活,“动亦定,静亦定”的人生境界,也感悟到了“无时不太极,无处不太极”的生活状态。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董刚强老师同样习练吴式太极多年,他认为,这次苏州吴式太极聚友会,虽不是体育界、武术界官方的活动,也不是正式的太极拳比赛或者学术报告,但是从参加活动的人员和参加活动人员的太极技术水平来看,无疑是一次高水平的太极推手交流活动。特别要提到的是苏州篆刻书法家金海雄先生,他是太极拳、八卦掌的行家,功底深厚,玩起推手来,轻松活泼,神气十足。这一次,他为这次聚会题写了八个字,“吴式太极拳聚友会”,神韵饱满,颇有粘随走化之趣。

上海李宏达(中)李宏廷先生与苏州吉守祥先生(右)在一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沪苏同道们在推手中展示自己的太极心得体会,相互学习,通过这种特殊的实践运用与理论探讨,参与交流的每一位不仅都有收获心得的喜悦,而且结下了情义与友谊。

猜你喜欢

宏达苏州大学太极
绘画作品选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广东宏达建投控股集团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