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效率

2017-08-15饶玉秋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复习中考数学

饶玉秋

摘 要:复习课牵涉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它不像上新课。在上新课往往只要按照教材编排,对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便可以很好地完成。

关键词:复习;中考;数学

对于复习课而言,很多老师总感觉不好上,不知该如何上,不知哪些地方该讲,哪些地方不该讲,如果讲多了,必然会影响复习效率,学生也很容易烦躁,如果讲少了,老师自己又觉得放心不下,怕学生搞不懂,怕没有效果。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而言,分清该讲的和不该讲的,掌握适当的复习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直击中考,有的放矢

为了把握考点,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我们应当对近几年,至少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进行认真、细致、反复地研究,要做到了如指掌。凡是属于必考题、简单题和较易题的要求学生全部過关,如相反数、绝对值、科学记数法、因式分解、平行线求角等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全部过关。对于中难题,我们要有所侧重,至少要求班上的大多数人过关,对于班上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尽量引导,尽量让他们也能弄明白。

二、重视自学,少讲多练

复习课是知识的再现,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拿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比如,我们在进行知识点复习时,可以以手中的复习资料作为素材,每节课至少要让学生有20分钟的自学时间,主要就是让学生去看知识点、例题以及习题等。在学生充分自学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给予适当的讲解。每节课的讲解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要做到“三讲”,即考点、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必须讲;“三不讲”,即不讲学生都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讲,才能使我们的讲解更有针对性,才能使课堂更高效,最终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三、适时检测,重评价反馈

1.阶段性检测

在完成每一板块的复习之后,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再认识与梳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检测反馈,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再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复习方法与效率。对于每一次考试我们都要抓过关,对于学生不会的题,我们都要认真地分析和思考,要重视评讲方法。我们在评讲试题时,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具体方法是:先由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再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必然会搞清楚一部分题;第二步,学生交流讨论,小组内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解,最后才是老师收集全班情况,视情况进行精讲。

2.综合检测

我们在知识点复习和专题复习完成之后,大约在5月20日左右,应当安排适当的综合检测。综合检测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的试题难度要稍低些,但题型与分值都应与中考题一致,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二、三次检测时可适当增大难度,可用近年的中考试题。

3.将检测评价融入课堂

我们的检测评价不一定都是考试,应当以多种形式呈现。建议大家可用以下方式解决。方式一:课前提问,提问内容最好是上一节课乃至前面所复习过的内容,要让学生形成老师上课都要提问的意识,由于学生都比较爱面子,这样必然会促进学生在课外学习、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方式二:每课一测,每节课都要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检测题,题目在5个左右为宜,内容以基本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科学记数法、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平行线求角等,每节课进行某一方面知识点的检测,用时在5分钟以内为宜。这样势必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科的平均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合理应用小专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比如我们在复习数与式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一个式子:(- )0--3+(-1)2017+( )-1,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这个式子,说出自己对这个式子的认识,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对必须掌握的绝对值、平方根、0指数、负指数、实数运算等都能得到一个整体的认识,让我们的复习课也不枯燥。再如,我们在复习分式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A/B,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不难想到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为零的条件,分式的运算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适当总结,就可以对分式的相关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在对分式进行复习时,我们可以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写出式子,学生总结的部分写在右边,这部分可由学生自己上黑板书写,以便老师进行总结。最后再由老师将结论总结在黑板的左边位置。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有学习兴趣,老师的人格魅力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学生充分信任老师、佩服老师时,才会有更深厚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我们在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讲讲笑话、幽默故事等,只要天天坚持,学生必然每天都盼着上课,课堂效率也必然会更高。

总之,作为老师,在复习时要不断地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我们的课堂高效有趣。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复习中考数学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放松一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