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策略

2017-08-15董桂生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普通高中情境教学

摘 要:通用技术(简称GT)是我国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满足我国城乡普通高中生技术课程学习的需要,提高高中生技术素养,营造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进而为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贡献。而通用技术情境教学在高中生发现问题、构思方案、制作模型等方面有所裨益,因此将情境教学方式引进通用技术课程已经势在必行。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出发,具体分析情境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普通高中;情境教学;通用技术;策略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1.注意情境的流畅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注意连贯性和流畅性,情境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情境的完整和流畅能够激发、推动、维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课前、课中、课后应该做到相互协调、有机统一。课前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通用技术课程的趣味性;课后要强化学生对技术设计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正确地将所学技术运用到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注意与学生的有机互动

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与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主宰者,因此老师在授课时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反馈决定课程的走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一味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以引导和营造氛围为主。老师与学生的有机互动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导入工作,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很快地把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带入课堂的教学中。导入可以采取直来直往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或是创设情境的方式,总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创设情境是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开始正式教学前,老师可以先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材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地了解,而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相关的生活场景,创建的生活场景要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符合高中生的生活阅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所要接触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中增长对生活的认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也是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之一。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帮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学习的趣味。当学科知识和生活现实摆在一起,通用技术知识会带有生活气息,学生对新知识会更容易接受,也会更有兴趣去动手操作,在学习和实践中将生活和通用技术联系到一起,为学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木工工艺》课,这节课的情境教学需要让学生对木工常用的工具和制作过程有所了解,然后在这节课中学生还要学会一些加工方法,比如,如何画线、割据木材等。在开始上课前老师需要带的材料包括木板、直尺、锯子、铅笔等,开始上课后,老师可以先播放一组视频,关于绿茶和红茶加工过程的视频,借机帮助学生简单理解“工艺的不同”的概念。然后老师需要抛出一个问题,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工艺,学生经过回想可能会回答铸造工艺或者装配工艺等,老师再趁势教授学生关于工艺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工艺的概念有所了解,還对工艺的用途和种类有所了解。这个过程也为之后的手工操作奠定了基础。提问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多多提问,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观察交流,展开情境

情境地开展需要建立在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老师是否要开展情境。当老师把情境开展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应能通过所看到的情境了解教学内容,然后,在学生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老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些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是坐在那等着学生回答。借此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并达到融会贯通的

境界。

在这一阶段继续使用《木工工艺》的例子,在最开始创设情境后,就可以进入展开情境的阶段。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即了解木工工艺后亲手制作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笔筒,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笔筒制作的画线步骤。结合学过的知识点,给予学生回忆时间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画出基准线。画完后再继续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骤。让学生讨论如何用上所有材料。类似这样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锯割木板的操作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场景中,老师从画线步骤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教导学生交流讨论,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种引导展开情境的方法还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通用技术教学内容。

3.积极参与,深入情境

随着情境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老师在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在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情境,借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中共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因为通用技术学科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和生活经历结合,有助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前面两个阶段的情境教学已经帮助学生学会画线和锯割木板了,在这一阶段,老师要以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锯割的木板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木板拼接处理。因为学生小时候基本都有搭积木的经验,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搭积木和拼接木板操作联系到一起。在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最后会剩下一部分木板,也可能拼接的时候尺寸不贴合。这个时候老师依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由意志分成各个小组,小组合作利用剩余的材料来设计更为新颖的作品。完成拼接后,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锉刀等工具的使用,然后独自对木板进行美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拼接完成后,这节情境教学课也就顺利进入尾声了。

所谓“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就是说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启发,在课堂上运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在未来生活实践中运用通用技术课程知识。虽然情境教学法运用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运用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并不是可以采用所有的教学情境方法,这些都是需要逐渐被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明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3).

[2]唐庆银.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3(4).

作者简介:董桂生,大学本科,1965年出生,籍贯:杭州市余杭区。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普通高中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