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化发展
2017-08-15王月
王月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信息技术,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难题。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对于如何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化,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特色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化即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信息技术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风格、形式;二是教师本人区别于其他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风格、形式。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化。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一:每节课上学生都可以接触到网络,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所学的知识面也随之拓宽。教师创设情境,驱动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优势二:学生乐学,在学生爱学的学科中信息技术位于前列,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那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自己区别与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教学方式上的特色化
一名教师上一节课利用某些教学方法或工具可以说是亮点,如果能在他的大多数的课节上都能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或工具就是他的特色了。让人一提到他,就能想到对应的教学方法或工具。那么都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或工具呢?
1.微课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課的使用可以体现在:(1)概念性的问题:图、文及声音的结合使知识点易于理解和记忆;(2)演示操作: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某种效果的过程。在录制中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用线条或文字,加以明显的注释,强化学生注意,这也是微课优于现场操作的一点。
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开展微课评比活动,微课已经成为必不可不少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师更要走到时代的前沿。当然,微课的录制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是用电脑、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等视频工具,放映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资料。课件的制作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也许并非难事。如何在课件上体现出教师的特色就要看教师个人比较擅长哪了方面了。
3.教学工具
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教室,但也有一些课程是可以的,如一些理论性的课程或者是可以用手机替代的课程。对于现在学生来说手机的使用率要远远高出计算机,他们对一些应用的使用也不较娴熟,如果把手机搬进课堂会大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使用网络搜索引擎》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说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能熟练使用关键字和逻辑关系词等搜索技巧。所有上述的目标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来替代。手机微信已经在各家各户中普及,谈起微信每名学生都能兴奋地说出许多它的功能和用法来。所以,这堂课可以使用手机微信来传递信息。学生通过手机的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并把搜索到的信息通过微信发送给教师。
二、教学内容上的特色化
教学过程不是一承不变的,而要根据具体的课节内容、学生情况、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定。下面就谈谈特色化教学在几个常见的教学过程的应用。
1.根据大纲、确定主题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根据教学目标抛出对应的问题,把几个可能的答案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筛选,从而确定主题。如《图层的运用》一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掌握移动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换的使用方法。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可以在移动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提及,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它三个目标。第一步:抛出问题,A移动工具,移动谁?从哪儿移动到哪儿?B魔棒工具,选中什么?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C自由变换,变换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第二步:假设答案,A移动人或者动物,在不同的场景中移动;B选中背景并删除,实现主角与场景的融合;C主角志场景相匹配。第三步:综合考虑,进一步筛选答案,A动物,从原图到动物的家。第四步:确定主题,从营救到放生到安家,实现送动物回家的目的,从而以“回家”为主题设计本节课。
2.围绕主题、设计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谓导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图层的运用》一课中已经确定的主题是“回家”,初步设想运用图片导入法,播放一组可爱的动物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实现新课导入。在2016年的教学前期,热播了一部电影《美人鱼》,正是呼吁人们热爱环境、保护动物的。字不如图,图不如视频。于是我改变了导入的方法,使用了热点导入法和视频导入法。
3.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创设一个故事情境,随着故事的发展,在故事中渗透教学目标。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让学生在听、写、演故事的过程中学知识、练技能。
《图层的运用》一课,围绕“回家”为主题,将其分成三个小任务:营救、放生、安家。学生在小任务中利用通关秘籍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
4.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可以学生独立操作,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长期的小组合作会在小组之间合作的默契,这种默契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特色。
5.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使用评价表,经常使用评价表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生自我了解,并能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任何特色的教学都基于一颗热爱教学的心,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节,每个人都会成为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师,每节课都会成为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