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精打采”到“神采奕奕”
2017-08-15李方
李方
【摘 要】《指南》强调“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作为竞赛性质的体育游戏,能培养幼儿强健体质、协调动作等。然而教师在组织大班竞赛性质的体育游戏时,常常会发现因为幼儿有推推挤挤、无精打采等状况而使游戏变成了“过场式”的游戏。本文作者由各类“过场式”的游戏存在的问题,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发现,最后做出的实践改变,让幼儿在游戏中由“无精打采”到“神采奕奕”。
【关键词】大班体育竞赛游戏;组织引导
一、各种“过场式”游戏
现状一:无精打采的游戏
游戏《接力棒》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红黄两队,队首幼儿分别拿着红黄小棒。一听到哨子声,每队队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着障碍物s形跑,到达终点处返回,返回起点处将小棒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接过小棒便开始出发……几轮比赛下来,红队一直胜利。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及时作了调整,互换了场地和个别队员,但是下一轮比赛结束后,还是听到红队幼儿兴奋的声音:“我们胜利啦”!另一边也看到黄队幼儿无精打采,并发出抗议声:“不公平,他们男孩子多!” 现状二:推推挤挤的游戏
大班竞赛游戏《夹球比赛》活动中,一位教师把幼儿分成两队,并宣布:每队一个皮球,幼儿把皮球夹在腿上,跳到终点绕过椅子转弯,拿着皮球跑回起点。游戏中,有些幼儿皮球刚夹在大腿上就开始掉球,有些幼儿跳到终点处没有转弯绕过椅子就跑回来,有些幼儿转弯后直接跳着回来……队伍后面的幼儿开始起哄,和旁边孩子说话,推推挤挤。教师一会儿帮助捡皮球,一会儿整理队伍,听到吵闹声马上制止:“别吵了,全体站好!”幼儿一下子安静了,但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出现了躁动,开始推推挤挤,不安顺序排队了。
现状三:坚持不住的游戏
游戏《穿越封锁线》前教师告诉幼儿:“匍匐爬就是靠胳膊支撐身体的重量,不断移动胳膊,感受胸部离地向前的爬动”。于是幼儿按照教师说的“匍匐爬”动作训练5分钟之后,就开始进行分组比赛。很多幼儿胡乱地“匍匐”前进一段距离之后就坚持不住,开始不断“触电”,甚至放弃比赛,教师马上在旁边为他们加油:“快快快!加油呀!”部分幼儿完成了,部分幼儿勉强的坚持着,部分幼儿放弃了……教师中断了比赛,请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动作的演示,再次解释动作步骤。但还是有很多能力弱孩子坚持不住,最后放弃了比赛。
二、混乱游戏的背后
经过反思,我发现出现上述混论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竞赛形式单调,忽略了幼儿的挑战性
没有情境设置的竞赛形式比较单调,都是两队比赛,对于大班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因此他们就会出现无精打采的现象。如《接力棒》游戏中,我们采用单调的传统比赛形式,幼儿就会觉得“玩腻了,不想玩!”我们虽然有做个别队员和场地的调整,但是忽略幼儿能力的个体差异,才导致比赛出现一队常胜的现象。
(二)重视技能训练,忽略了幼儿的兴趣
游戏的目标只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提升,忽视幼儿的兴趣。如《夹球比赛》游戏中我们关注的是幼儿夹住球的技巧,而忽略了幼儿是否喜欢游戏。规则是由教师说了算的,用惩罚性的语言告诫孩子遵守规则,但是幼儿却显得很不喜欢这样的游戏。
(三)教师高控游戏,忽略了幼儿的探究性
在游戏中教师高度控制比赛环节,幼儿缺少了自主探索的机会,所以幼儿没有兴趣探索游戏。如游戏《穿越封锁线》比赛前教师对“匍匐爬”没有身体力行的示范,而是以“说”为主,幼儿根本不明白“匍匐爬”是怎么回事就开始了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高度控制游戏环节,幼儿没有机会自己去探究“匍匐爬”,导致游戏的不成功。
三、《指南》引领下的发现
结合指南的学习,我们发现竞赛体育游戏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注重幼儿的兴趣,游戏的材料要多变
如何激发幼儿提高兴趣,积极参与游戏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材料支持方面入手:1.提供可变材料进行比赛,如报纸的多样玩法进行的竞赛。2.挖掘不同的材料,如不同纸张不同玩法的竞赛。3.改造已有的材料,如呼啦圈系一辆小车进行比赛。4.分层次由简到难提供材料,如接力棒的游戏,第一次比赛提供接力棒,第二次比赛提供接呼啦圈……
(二)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要跟进
《指南》非常关注个体差异,链接到大班体育竞赛游戏中,我发现可以从教师指导上入手:1.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协商解决。2.让幼儿参与游戏规则、内容的制定。3.教师要学会等待幼儿,关注能力弱的幼儿,给幼儿独立探索动作的机会。
(三)注重幼儿的合作性,游戏的组织形式要多样
《指南》中提出了“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因此,我发现可以从组织形式上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1.游戏活动的目标设计上要考虑到合作性。2.多开展有“合作性”的竞赛游戏,如“抬花轿”“运西瓜”竞赛等。3.拓展游戏竞赛的方式,如两两竞赛、小组竞赛、小队竞赛、班级竞赛、大带小等活动。
四、我们的改变:开展能“自主”的体育竞赛游戏
我们为开展能自主的体育竞赛游戏,做了以下尝试:
1.咨询幼儿的意见,师幼一起设计游戏规则
在竞赛游戏开始前,我们咨询幼儿的意见,“你们今天想玩什么比赛呢?”“比赛的过程要注意些什么呢?”如《夹球比赛》前,在咨询意见之后,幼儿自由讨论出了三个注意点,第一、球要夹在小腿上;第二、比赛时要跳着绕过椅子;第三、绕过椅子后拿着球跑回来。第四,回来后安静等自己组的同伴完成比赛,对胜利者奖励每人一面小红旗。此后,幼儿在游戏中玩的不亦乐乎。
2.分层次提供材料进行多物一玩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游戏。如《传球竞赛》游戏中,第一次我们提供的是小皮球,比赛中每组队员很快就把皮球从排头幼儿前的筐子传到队尾幼儿后的筐子里,很难分辨胜负。于是,我提问“你还想传什么?”幼儿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气球,沙包,水桶……”根据园里实际有的材料,尽量满足幼儿的需求,变“传球竞赛”为“传气球竞赛、传娃娃比赛……”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得到了激励。
3.适时介入游戏跟进指导
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竞赛游戏中,教师可以适时介入更改规则,让幼儿作为主角参与游戏次数更多。如《龙尾躲球》游戏中,圈内队是主角龙队。两队都要培养自己的默契,得到5分就可以交换,圈内队要保护龙尾,圈外队则要争取投中龙尾。为了更快地交换位置,圈外队如经常投不中龙尾。此时,教师可以告知幼儿再加一个球一起投,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当游戏主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