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2017-08-15杨军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活力语文课堂教学

杨军

摘 要:美的事物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之所以摒弃功名,披星戴月荷锄于南山下,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及南山美丽的景色使陶渊明心旷神怡;谢灵运乃山水诗人,每每畅游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时总忍不住诗兴大发,一首首千古名作在美的事物中诞生。由此可见,美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按学生的话语是“学不学分数都一样”。究其原因,母语的身份往往是其被忽视的主要原因,而语文课堂乏味的惯性,以及语文课美的意境从语文课堂渐渐远去也是其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堂完美的语文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透过特定的文字符号理解其中深藏的意蕴,进入教材的意境,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要讓语文课堂“美”起来,关键还是教师在自身各方面的塑造上。

一、塑造美的外表,吸引学生的目光

在这个俊男美女的时代,学生迅速成长,逐步成为时尚界的主流人群。他们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渠道如影视传媒,报纸杂志,以及各个季节商场里的流行商品获取时尚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审美倾向和自身行为已经接近主流。对于不符合时尚趋势的事物,学生不自觉地会评头论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面对众多新生代的教师,有必要在上台的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好感,达到如吸铁石般的吸引效果。不言而喻,教学魅力的展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靠自己的教学魅力赢得学生的青睐,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但如果靠得体的外部打造,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喜欢上自己并不是难事。如,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或非常容易,或难于上青天,关键是外表给人的第一感觉。每个人的长相无法改变,而作为教师则可以从外部细节上打磨,衣着得体不用多说,至少让人觉得悦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正如一场演讲,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演讲者的外表,其次才是气场给我们的感觉。

二、锤炼美的语言,让教学事半功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信息沟通的过程。信息的传递、沟通通常靠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两种方式进行,语言沟通是指凭借语言符号而进行的口语表达或交流,而肢体语言则属于非语言沟通,它是指以表情、仪态、语气的运用来进行沟通。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师如何锤炼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丰富的肢体语言让课堂动起来

根据调查显示,在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肢体语言往往比语言传递的信息更多,表达沟通的效果更好。通过实际的肢体动作,老师可以很自然、有效的表达,且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情绪情感交流和吸引学生专心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方面,教师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甚至要比语言更有效力,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良好的肢体语言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学和学生学习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重视言语教学,更应该把握好肢体语言的良好表达,重视肢体语言的课堂效用。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肢体语言上。”为何拥有同样知识水平和同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老师,其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大相径庭呢?课堂教学失败的老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整堂课40分钟下来,教师都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按照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讲自己爽”,课堂氛围尤为枯燥,他所拥有的知识无法与肢体语言相配合,从而被学生误以为是照本宣科,学生听课的欲望便不再强烈,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会好。而观察优秀课堂教师的课,我们会发现他们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配合,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成功的教师无不注意从面部肢体语言、眼神、手势、服饰等来配合教学。其中面部肢体语言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首先,脸是心灵的镜子,是情绪的寒暑表,最能反映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活泼、开朗的老师,面部表情较多,经常面带笑容,讲课的语调轻快,手势也比较多,这让学生对老师留下友善的印象,愿意多接近老师。教师的一颦一笑常常反映内心的喜怒哀乐,从而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眼神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人类的历史中,眼睛一直对人类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人际沟通中最受注意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信号工具,因为它们是人身上的焦点,且人类的瞳孔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难以作伪。“以目传神”这一词语很好地表明了目光的特殊交际功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等肢体语言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

2.幽默风趣的语言让课堂活起来

当今社会,口才好的人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在社会上往往立于不败之地。同样道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无疑是道开胃菜,紧紧抓住学生的胃口。优美的语言令人如沐春风,可以让学生畅游在教师语言所设置的场景中,流连忘返,就像结束时有一种刚刚欣赏了一场好戏后步出剧场的充实、愉悦之感。

三、焕发美的激情,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激情是指教师在教一堂课时以坚定的自信心、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对所授课程有深刻理解,并由此率先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把他们逐步引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的那种教学状态。因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教学激情密不可分。

如果教师以冷漠的态度讲着枯燥的知识,那么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盼望下课。如果教师态度严肃认真,知识讲得井井有条,课堂秩序良好,那么学生注意力就会集中,若有所得。教师激情洋溢,学生进入情境,课堂为浓郁的气氛所笼罩,结束时有一种刚刚欣赏了一场好戏后步出剧场的充实。著名教育家于漪说:“有人说激情是文学家艺术家头上的光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称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难道激情只是和文学家艺术家有缘?不,我不这样认为,激情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功,首先要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教师外在仪容仪表的塑造、内在各种素养的积淀、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幽默风趣的表达以及充满激情的讲解,这些都是一堂优美语文课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瑞霞.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J].科技资讯,2008(1).

[2]杨仕威.阅读教学的学情与学理阐释[J].语文知识,2017(1).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活力语文课堂教学
活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