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2017-08-15田瑜

文理导航 2017年24期
关键词:隐性激励分层

田瑜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在正式参与学习以前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我们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现状开展隐性分层教学行为,以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差异;分层;隐性;激励;优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认知程度都是不同的,正是由于學生之间存在着偌大的差异,才构成了这个多样化的班级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利用分层教学模式,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我们又应当如何施展分层教学呢?

一、隐性小组分层,让管理高效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学生群体进行分组。众所周知,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方便教师的管理与教学,我们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进行分组的过程,可以考虑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作为主要的分组指标,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强的“电脑爱好者”为高层次;学习能力一般,没有太大困难的为中层次;学习能力薄弱,认知较慢的为低层次。而这个分组没有明确规定,而是将这些三个层面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融合,每个组里都有层次不同的学生,组合成学习小组,并选高层次的学生作为组长,形成小组长引领,组员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如在学习Scratch小游戏穿越迷宫时,考虑到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创建角色,学习了添加角色、背景以及搭建脚本,拥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于是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学习,通过编写故事,创建角色,脚本搭建的实践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高层次的学生学习速度快,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中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而低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向中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请教,大家互相帮助,提高小组的整体学习效率。而在任务布置下去以后,我们没有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相应内容,而且让小组合作,以小组完成的作品作为主要评价方式,以此激发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参与度。

分层教学的优势有很多,上述的案例就是优势之一。分层教学,能够促进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有意识的指导、学习、请教、交流,取得共同的进步。这样一来,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激励目标分层,让学习减负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方案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拟定学习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目标进行,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说是整节课堂的核心。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也需要注意分层。

学习收发和管理电子邮箱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考虑到在学这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电子邮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打好了学习基础,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以操作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如何管理邮箱。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不同,教师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了学习目标。低层次的学生要能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接受与发送电子邮件,学习操作如何删除垃圾邮件;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接受与发送,以及删除,并试着学习如何管理邮箱;高层次的学生,要在训练完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学习如何发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以及邮箱的管理。

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的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分层教学目标贴合小学生的水平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步伐可能会稍微慢一点,但是小学生们在每一节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进步。

三、优化方法分层,让全员发展

我们除了需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由于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导致整体学生进步的步伐不一致,因此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主要在于引导,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主要依靠精讲。

如在学习插入超链接时,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放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示范操作。每个步骤都要明确,首先选中我们要添加超链接的文字内容,然后用鼠标在文字上面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工具菜单中选择“超链接”选项,接下来在弹出的超链接设置框中,输入想要添加的超链接。超链接可以是网址,也可以是电脑上的文件等,输入完成以后,点击“确定”按钮。添加好了超链接以后,把鼠标放到有超链接文字上,就会看到提示了。

在课堂上利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促进高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进步,又能够带动中低层次的学生认真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在这样和谐的教学环境下,无论学生的能力高低,都能够尝到成功的果实。

四、渐进训练分层,让操作实战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练结合。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坚持不断地进行训练,多操作、多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具体来说,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也需要进行分层。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我们更加注重训练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而对于中、低层的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先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基础水平和综合能力。

开展《玩转键盘》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基础的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指法进行键盘输入练习;2.掌握正确的输入指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能够使用金山打字等程序进行输入练习;4.能够使用记事本、文本文档等程序输入文本。基础要求定下来之后,教师根据不要层次学生的差异指导他们进行不同强度的练习,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求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指法正确,姿势端正,盲打英文速度(50个/分钟);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求指法正确,姿势端正,盲打英文速度(40个/分钟);对于水平较低的

低层次学生而言,要求指法正确,姿势端正,盲打英文速度(30个/分钟)。

这样一来,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操作练习方面取得进步。一点进步不明显,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学期下来,整体的进步也会是一大步。这就是分层练习的意义所在。

五、科学评价分层,让兴趣持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老师的评价与表扬。正面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如同一双无形的温暖的手,推动着学生不断的发展。当学生遇到挫折,这双手能够带给学生温暖和关怀。由于学生层次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以此促进学生兴趣的可持续保持。

就拿上面我们提到的玩转键盘为例,众所周知,操作键盘的能力是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在未来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来督促学生提高键盘输入能力。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做到盲打英文速度(50个/分钟),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如果达到教师制定的目标,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学生,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果达不到目标,切记不可对学生提出批评,要尽可能心平气和的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找出达不到目标的原因,一起探讨出加强能力的策略,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分层的评价能够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情绪,有些后进生,他们的实际水平达不到中高层次的水平,但是只要肯努力,就是值得表扬的好孩子。相信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教,只有适应了学生学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合理的利用分层教学模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一点一滴的进步过程中,总有一天,学生会积累成大的进步,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隐性激励分层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