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情在语文课堂上飞扬瓦
2017-08-15席石铁
【摘 要】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把语文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把活活的教材讲“死”了,把生动的课堂“扼杀”了。为了改变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情;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情感科学,其教学活动也少不了情感的伴随,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励、激发学生的情感,努力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来点燃学生的激情。
一、借助体验生化学生的情感
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角色体验的过程、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丰富的过程。因此,要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角色体验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教师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阅读课题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有的说想知道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是怎样铸造的。这时教师把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少年成长经历与主要特点给大家介绍一下,经过交流探讨,同学们一致认为:
(1)周恩来生活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代。(2)周恩来在生母、养母、乳母对他人格形成的影响;(3)少年周恩来的家庭逐渐衰败,不得不跟着伯父生活;(4)少年周恩来就非常懂事,经常助人为乐;(5)周恩来自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读书和思考,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而这些特点,为他形成伟大的人格和远大理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个12岁的少年发出这样的呼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由于百年之前的中国落后,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在那样的背景下,为“中华不振”而悲愤。“中华不振”主要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再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又认真地思考起来,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此刻,语文课堂教学被推向高潮,同時也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境界。
二、借助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和艺术是同源的。在日常学习中虽然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有差别,但是他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是一样的。语文课堂上借助音乐、录像、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食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此时,学生便会有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一课时,让学生观看颐和园美景:长廊横槛上形态各异的彩画,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绿如翡翠、平静的昆明湖。在配乐声中,老师解说:这就是颐和园,清代的皇家园林,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难怪,它有“皇家园林的博物馆之称”。一幕幕场景画面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学习本课的激情情感。这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很快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学生们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震撼。
三、借助语言点燃学生的情感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语言任何时候都会表达一种思想,而随之的是思想总是带有一种情感。教师发现上语文课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大胆的想象,以此为情感的升华做下铺垫。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表述,像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学生们浸入其中,似乎听到了歌声的思念和悲哀!教师提问道:(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此时,学生们被震撼了,思绪和情感也随之一起流露。这个时候,整个语文课堂上跳动的是学生们那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心,回荡的是那一份份激情四溢的情感。
四、设置悬念挑起学生的激情
设置悬念、拨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教学《父亲的菜园》一课时,设计如下悬念: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仅仅是四季的蔬菜吗?悟性好的学生马上答道:收获的还有一种人生精神!教师立即问道:是什么精神呢?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1)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2)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3)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这位普通的农民以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激起学生对这位父亲的敬仰之情。
总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应是一块激情燃烧的阵地,激情四射的课堂教学才能激荡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性情。教师的激情是上好课的灵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激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小学生产生强烈共鸣。
【参考文献】
[1]刘茵.注“激情”于语文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08期
【作者简介】
瓦席石铁,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