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机”搜救亲历记

2017-08-15郭树冠郝立果霍旺

航空模型 2017年1期
关键词:芦苇丛对讲机航模

郭树冠+郝立果+霍旺

2016年11月12日,悄然升起的浓重雾霾里,一架模型滑翔机在天津师范大学东北角的湖面上空时隐时现,最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是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航模队员一起开展技术交流和飞行训练时发生的一幕。

发现模型丢失后,大家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分头奔向模型消失的方向。根据初步判断,模型坠落的区域位于天津师范大学的一处预留开发用地中,纵横交错的湖面长满了杂草和芦苇,环境非常复杂。30分钟过去了,前去搜寻的队员没有传回消息;1小时过去了,模型没有下落;两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待搜寻人员陆续返回后才得知,经过一个夏天的疯长,杂草非常密实,将近一人多高;而水中的芦苇更是有一墙之高,芦苇下面则是冰冷的湖水和半人深的淤泥。在杂草中行走,队员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举步维艰:深一脚浅一脚,随时都可能摔倒。另外,各种扎人的草梗还会穿透衣服,使人又痒又痛。

尽管搜寻的难度很大,但对航模爱好者来说,每架模型都不能轻言放弃。地面的搜寻工作不好开展,大家将目光瞄准了天空——这不正是对“对地侦察”这个CADC大赛比赛项目的一次实战练兵吗?天津师大的郭樹冠老师立即返回实验室,拿来了一架大疆“精灵”3无人机。来到岸边、观察地形、规划路线、躲开高压线、开机预热、初始化、升空,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精灵”无人机在操纵手的控制下奔向目标区,并来回做“之”字形搜索飞行。同时,另一人紧盯监视屏幕仔细查找。三四个来回之后,屏幕中一个小小的白条一闪而过,疑似目标出现了!操纵手立即操纵无人机降低高度,模型的身形逐渐清晰,正是大家费尽艰险要找的那架,而此刻它正躺在湖中的一片芦苇丛中。仅仅用时10分钟,就准确定位到搜救目标,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感叹这次空中侦察的效果。不过由于模型位置距岸边太远,只有借助小船才能取回,大家只好先拍摄模型所在处的细节和全景图片,暂时撤离现场。

当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霍旺同学仔细研究了航拍图片,提出了多套搜救方案。随后,队员们从网上采购了充气船、救生衣等装备。两天后,天津职业师范大学的郝立果老师带领六七名队员携带橡皮船、“精灵”无人机、多块电池、镰刀、长绳、竹竿、对讲机等装备及工具,穿上探险鞋、换上迷彩服,再次来到湖边。

在尝试了两套方案均告失败后,队员们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乘船下水“营救”模型。为确保万无一失,队员们成立了3个小组:后勤保障组负责在岸边准备救生衣、给橡皮艇充气和整理安全绳;空中观察指挥组负责路线引导,并监视行船安全;任务组则负责下水划船搜救模型。经仔细勘察,找到了一处芦苇较少的岸边可以放船。于是队员们立即用镰刀砍去旁边的芦苇,修整出一个临时的小码头。放下梯子、给充气船绑上安全绳后,小船顺利下水。随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航模队队长于洪达穿好救生衣、带上对讲机,挥桨启航。

与此同时,“精灵”无人机再次起飞,在高空进行航拍。由于小船前方的芦苇丛太厚,无法辨别准确方向,因此交由空中指挥小组观察芦苇情况,寻找合适的路线,并不断发出指令:“9点钟方向,12点钟方向……”地面人员则通过对讲机指引小船向目标靠近。尽管无法直接观察于洪达和他的小船的情况,但能够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和对讲机交流。又经过两道芦苇丛,进入一片小水域后,于洪达终于看见了“等待救援”的模型。而最艰难的时刻也到了——必须跨越更密的一片芦苇丛才能取回模型。空中观察指挥小组再次给出行进路线建议。于洪达收到指令后便不再说话。大家明白,他要全力将船划进芦苇丛了。看着他吃力地穿过芦苇丛,队员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一点一点,终于靠近了要救援的模型……拿到模型后,为方便装船,他在现场拆解了模型。随后,于洪达抬头面向无人机的镜头露出微笑,让后方的队员也放松下来。由于芦苇丛已被压过一次,因此返航很顺利,小船不到10分钟就回到码头。搜救行动取得圆满成功,模型失而复得,大家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此次救援,充分展现出两校航模队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周密的搜救计划确保了整个行动万无一失;队员间的协作配合则令行动高效顺利得以完成。特别是霍旺和于洪达等几位队员,手被芦苇割伤、衣服被冰水浸湿,仍坚守岗位,值得大家学习。而在航模的大家庭里,其实这些苦累辛劳都稀松平常,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航模梦”。

猜你喜欢

芦苇丛对讲机航模
帮助聋哑人士交流的“对讲机”
鹤鸣
南方的河流(外一首)
飞走的航模
下雨的时候,你可曾见到刚刚打伞过去的菩萨
耳机式对讲机
他是如何脱险的
时尚对讲机,情侣们的爱情专线
飞翔的航模
摩托罗拉:三板斧砍出对讲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