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创业主体激发的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2017-08-15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泰州创业者大众

张 树 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江苏 泰州 225300)

近年来,泰州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泰州全市人口508.21万。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 330元,增长9.4%。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8万人,新增创业6.65万人,带动就业18.59万人。泰州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以大众创业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群众富裕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多元主体活力。”[1]28-30目前,大众创业的理念正在渐渐深入人心,大众创业的热潮也正在各地逐渐升温。如何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激活大众创业主体,打造创业升级版,让大众创业成为新的增长极,笔者试根据泰州的实践,从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一、以创业文化重构创业主体的创业理念

大众创业主体的激活,首先依靠的是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草根文化”“大众文化”。创业文化也是基本的创业价值(包括创业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环境意识等内涵)为创业主体认同的文化。创业文化是一个无形的创业文化体系,核心是创业者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推进大众创业,就是要通过创业文化催生、引导和激活创业主体,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理念活跃起来,使各创业主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1.让创业意识成为创业先导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行为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的过程。就这一行为过程而言,创业行为需要创业意志支撑,而创业意志需要创业情感的激发,创业情感的产生又来自于创业主体对创业价值的深刻意识。比如对于硅谷,熟悉的人很多。硅谷有一批职业创业者。在这些职业创业者中,许多人的创业过程就是:创立公司-卖掉(或者上市)-再创立公司-再卖掉(或上市)。有的职业创业者一生能创立十几个公司。从这些职业创业者的创业过程来看,创业并不难,最重要的问题是有没有创业意识。创业意识体现为大众的创业自觉,是一种深层的创业心理因素。要激发创业者产生创业意识,一方面,政府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创业者正确认识创业价值,让大众产生创业意识,进而迸发创业热情。

2.让创业就业成为主导倾向 以创业促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法。目前,全社会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其产生原因来自多方面。如,广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广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等。近年来,农村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力度很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带来了大批承包经营土地的流转,也带来了大批农民因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失地“失业”。还有大量劳动者因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就业困难。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多角度思维,多办法解决。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自主创业,即以创业促就业,发挥创业在就业中的乘数效应。为此,要推进创业教育,必须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改变就业观念,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在创业浪潮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让更多的“失业者”成为创业者。

3.让创业精神成为动力支撑 爱因斯坦说过:“不费力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值钱的东西。”“到达人类的崇高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通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创业需要智慧,更需要创业精神。精神是行为的动力源泉,没有精神的支撑,创业便成为空话。什么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就是勇于开拓、敢于吃苦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不等不靠的独立精神。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独立精神是人在创业过程中积极地积累经验的重要条件。创业者只有减少依赖,大胆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创业水平。创业道路有时是曲折的,创业者需要创业毅力,要在挫折面前永不言败,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创业者只有有了这种创业毅力,才能机敏地对待创业中的风风雨雨,处理好创业中的坎坎坷坷。勇于开拓、敢于吃苦的精神和毅力需要创业信念的支撑,需要创业者对事业、对财富有坚持不懈的追求。为此,推进大众创业,必须培育大众的开拓精神、吃苦精神、独立精神以及永不言败、永不低头的创业信念与创业毅力。

二、以创业致富引发创业主体的创业冲动

大众创业需要借助外力,但更需要内力,因为只有内力才能产生动力。创业的内力来自于创业冲动。单个的创业需要创业冲动,群体创业或区域创业也需要创业冲动。比如泰州兴化的戴南镇尤其是其董北村,之所以形成“万马奔腾”的大众创业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有着创业的心理冲动。所以,要激活创业主体,壮大创业主体,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大众的创业冲动。

1.让创业致富成为大众欲望 创业冲动是个人抱负、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能力展示等多方面心理要素的体现,而最具现实的心理因素则是对财富的追求。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业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激情和冷静的交融。所以,创业既要有创业理念的支撑,又要有创业冲动的激发。有人说:浙江人全身是发展的细胞,其血液、骨髓、手脚、头脑都蕴涵着发展的基因,连头发都是空心的,预留了发展的通道。在他们“空心”的头发里,流淌的都是对财富的欲望、对市场的亲近。泰州要推动大众创业,需要引导人们尊重财富、追求财富,而不是得过且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客观地说,泰州人并不缺乏对财富的价值认识。古代的泰州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海盐生产之地。这里,海盐资源十分丰富,远古时代的泰州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烧制海盐及有关盐商的经营活动。应该说,泰州人早就受过“市场”的洗礼。同时,泰州儒家学者们也一直高唱“人欲合理”之歌,主张追求自己的理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经过这种“市场”洗礼和“人欲合理”理念熏陶的泰州人,要把好这一文化基础,以泰州学派等优秀文化强化大众尊重财富、追求财富的心理,并将尊重财富、追求财富成为创业的主流文化,形成个个有冲动,人人想投资,家家想创业,处处无闲人的大众创业局面。

2.让勇当老板成为创业追求 大众创业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大众的创业热情,让更多的创业主体都能够迸发出创业活力。当初,浙江之所以掀起全民创业的浪潮,关键就在于他们多数人心里有着一种争当老板的欲望,全社会有一种想创业、敢创业的社会氛围。泰州兴化戴南镇的董北村竟然有近120多家的企业,就是因为他们有人人想当老板的创业冲动。泰州与温州相比,有相近的心理底蕴。在宋代,温州有影响深远的事功派永嘉学派;在明代,泰州有极具启蒙意义的泰州学派。两个学派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强调个人追求,强调独立精神。所以,泰州与温州有着共同的创业心理底蕴。大众创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追求和精神。为此,泰州应该像温州那样在全社会掀起创业的热潮。当前,最重要的是注重正确的创业价值导向,让争当老板成为一种大众追求。要进一步做好各类创业主体的引领工作,尤其要分类推进农村农民创业、城镇失业人员创业等计划。通过各种创业引领,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创业经济”,成为“老百姓经济”。

3.让创业智慧成为创业路石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财富只是个常量,只有智慧才是真正的变量。因为,世上并不缺少财富,缺少的只是发现财富的眼睛。这种眼睛,正是创业智慧的具体体现。创业智慧来自于大众的经营意识和市场精神。当然,创业智慧也不只是一个理念和精神问题,还有一个创业激情问题。创业智慧正如有关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创业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创业是激情和冷静的交融。创业者只有在大胆追求和脚踏实地的两种精神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才能在动荡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事业的殿堂。为此,泰州要激发大众创业,需要在理性与感性的交叉点上去寻求一种大众创业的激发智慧。就泰州海陵区而言,古海陵商业发达,北宋时期为淮东名区,商号鳞次栉比,是里下河地区以盐、粮生产与流通为支柱的内河港口重镇。当时的海陵人烟稠密,商贾云集。至清代,海陵开始成为繁荣的区域流通中心。民国时期,海陵除了粮食市场和工业品贸易较繁荣以外,茶楼、酒肆、旅馆等消费性行业也得到了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商品货源流向沦陷较迟的海陵,又刺激了海陵商业的繁荣。所以,泰州并不缺少商业精神,但商业智慧不足,因为海陵的商人多为“坐商”,外出经商的人很少。一堆木头堆在那儿,愿买扛根走;不买,即使烂了,还在那儿放着。因此,泰州大众创业主体的激发,既要注重激发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又要注重激发创业智慧。

三、以创业服务降低创业主体的创业难度

创业服务也是一种动力。在推进大众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服务不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时也是激发创业主体的直接动力。有人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之所以那么高(20%~23%),自主创业之所以那么普遍,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国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2]第10版。所以,创业服务是推动大众创业服务的关键。泰州要创造大众创业“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必须在创业服务上多下功夫。

1.让创业服务成为政府责任 大众创业是大众的事,而催动、培植大众创业则是政府的事。因此,要激发大众创业活力,必须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从而为大众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尽快实现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以服务大众创业为己任,竭诚为大众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强化政策服务,出台产业、税收、金融等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对创业者的政策扶持。要开辟大众“绿色通道”,简化创业审批手续。要注重公平环境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创业时能获得平等的创业机会、创业权利和创业保障。要设立创业专项资金,加大创业贷款担保力度,解决创业主体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强化指导,注重创业培训。近年来,泰州市就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了多次专项提升培训。2016年,泰州培训城乡劳动者17.85万人,大大提高了创业成功率。今后,还需进一步注重对创业者的培训,着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为此,要建好“大众创业指导中心”和“大众创业指导站”。对创业者从项目选择、开业、拓展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事实上,泰州市姜堰区有的乡镇成立的大众创业“专家组”,专门为大众提供咨询服务,就是一种创业指导)。此外,还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融资、法律等全方位的服务。要建立健全政策咨询、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支持服务体系,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中的困难。

2.让众创载体成为共享平台 推进大众创业需要有各类众创载体作支撑。众创载体包括各类众创空间、各类孵化基地、各类园区和开发区。从激发创业主体的角度看,目前首先要强化众创空间建设,因为众创空间就是最优“创客栖息地”和“创客集聚区”。众创空间既可为创业者提供各类创业与企业孵化服务的场所,又可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其对创业创新具有无可替代的引导和推动作用[3]103-104。如:泰州靖江的“创客·家”,一家电子公司开发出国内智慧家电终端,打造出全国性的智能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姜堰区强化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大众提供了生产经营场地、孵化、配套服务,形成了创业信息联网、资源共享的新优势。泰州应该将这一做法推广至全市各地。其次要继续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是重要的创业载体,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提高孵化功能。同时,要引导入驻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的企业自我复制孵化。比如:充分挖掘入驻企业或项目开发团队的潜力,引领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再创业,鼓励知名企业推动员工创业等等。所以,要提高众创载体的发展水平,也要加大创业种子招引力度。此外,要进一步建好各类工业园区或经济发展开发区,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发展机会,创造更好的创业条件。

3.让模式推动成为创业张力 一个地区的发展有一个地区的发展个性,一个地区的创业也有一个地区的独特模式,比如浙江温州与江苏苏州,就是两种不同的发展与创业模式。浙江温州是民资为主型的发展与创业模式;江苏苏州是外资为主型的发展与创业模式。泰州兴化戴南镇的董北村采用了压枝式繁殖(植物繁殖方法多种多样,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等。压条繁殖是最为古老的繁殖方法。压枝,又称压条,是把花卉树木的枝条压入土中,让其自主生根。这种培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较快,成苗时间短)、舰群式挺进(阵法是战争用语,古代战争讲阵形,形成力量庞大的舰队群。原来,董北村的一百多家企业如一艘艘独自“出海”的船,组成了航母舰群,就可以以庞大的阵容合力“出海”)、葡萄式拓展(葡萄串效应的核心是由某一项经济活动带动其他经济活动。比如,某一企业的生产,需要原料、厂房、住宿、场所等一些系列工程建设,就像葡萄那样,由一棵延伸长出许多。同样,企业的一项建设会带动若干建设。董北村按照“葡萄串”要求,在主产业“不锈钢产品”的基础上,上下延伸,使创业领域由二产向三产拓展)的大众创业方式。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要适合本地生产、经营与生活特点。即使是泰州的戴南,其模式在泰州也不具普适性。所以,泰州政府要指导泰州各地,必须根据各地的特点选择大众创业推广模式,以更好地激发大众的创业热情。当然,有一点必须注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提高创业的合作性都是提高大众创业成功率的秘钥。因为,每一个创业主体的资源获取与支配能力及创业管理和组织能力、科学技术应用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鼓励大众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创业致富大道上竞相奔跑的同时,要引导创业合作,弘扬团队精神。

总而言之,推进大众创业必须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根据泰州的实践与经验,要激活大众创业主体,要走好三大激发之路:一是走好创业文化激发之路。通过创业文化激发,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理念活跃起来,使各创业主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以创业致富引发创业主体的创业冲动。通过构建创业内力,形成“万马奔腾”的大众创业之势。三是以创业服务降低创业主体的创业难度。通过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难度,提高创业成功率,保持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1] 辜胜阻,李 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多元主体活力[J].求是,2015(16).

[2] 张司飞,王生玺.遵循双创规律 发展众创空间[N].企业家日报,2015-12-14(10).

[3] 严 旭,鲁德银.众创空间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泰州创业者大众
幸福水天堂——泰州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泰州古韵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