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诗歌鉴赏中想象力的培养
2017-08-15温丽玫
温丽玫
一、小学诗歌鉴赏在新课标当中的地位
小学诗歌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开展诗歌鉴赏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还有助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在学习诗歌的环节中,掌握了阅读方法,提升了审美观念,培养了文学素质,可谓是全方位的能力得以提升,总而言之小学诗歌鉴赏在新课标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二、诗歌鉴赏中小学生想象力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对小学诗歌学习目的描述的话语:朗读优秀的诗歌,掌握在诗歌中诗人所要传递的情感,学习新的词汇,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动人的语言,想象其要展现的情景。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依托于对事物的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从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变,然而在抽象思维当中又包括很大比例的具体形象性。针对小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思维的特征,借助想象来掌握诗词歌赋的基本内容,是符合目前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的。诗歌具有词汇简洁、篇幅短小、含义丰富等特征,绝大多数诗歌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幅环境优雅的画卷,学生为了更好的理解诗中意境以及词语之外的含义,就必须要借助自身的想象能力去感悟。
三、培养小学生诗歌鉴赏中想象力的方式
(一)创造情景融合的诗歌鉴赏情节
创造一个优雅的诗歌鉴赏情节情境,不单单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对学生独立、合作、研究学习诗歌等环节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创造一种生动形象、倘若身临其境的诗歌鉴赏氛围。在开展诗歌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来让学生更好的获得感性的认知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诗人当时所位于的境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景的创造,首先,加强情景融合,情景融合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听着舒缓的音乐,看着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游荡在中国古代的诗歌词卷之中。情景融合的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进入所设定的环境当中,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各类多媒体辅助工具,以便更好的达到鉴赏的目的。其次,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启发,让其充分被图片、文字、声音等所渲染,有助于学生的吸收和理解。举例而言:在进行小学诗歌鉴赏环节中会遇到一首名为《春晓》的诗句,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一幅春雨过后满地落叶的景象:仿佛是在夜间经历了一场大雨,春天的早晨便给人留下一种心旷神怡的景象,湿润的土壤当中留下了散落的花瓣,清爽的空气当中伴随着鸟儿的鸣叫等等,教师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实现情景交互,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通过音乐来烘托诗歌鉴赏氛围
小学诗歌当中富含很多韵律以及节奏,倘若教师在朗读古诗时能够增加一些音乐元素,便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在古诗朗读环节增加音乐因素,可以舒缓学生学习紧张的大脑,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将想象作为主要的鉴赏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重复朗诵经典的古诗文,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当中情景、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在学生大脑当中勾勒出诗情画意的结构框架。
(三)搭建起灵活多样、互动沟通的诗歌鉴赏体系
搭建起灵活多样、互动沟通的诗歌鉴赏体系对小学诗歌鉴赏工作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课堂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体系向更加开发、互动式的教学体系进行转变。在小学诗歌鉴赏的环节中,还要突破原有的座位模式,可以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进行沟通,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提升,由此不难看出,实施小组讨论体系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例而言:在鉴赏《回乡偶书》这一首诗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小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底蕴以及情感积累,因为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乡却不被孩子们所识的场景,进而展现了诗人回到家乡之后的喜悦以及伤感交杂的情感,即使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能够非常形象的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景象。由于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诗词歌赋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歌所传递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时代背景讲述,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不仅有助于为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夯实的基础,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想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代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只通过想象来提升古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然而想象力却为教师以及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小学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力可以更好的去探索诗歌的内涵,进而让诗歌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本篇论文主要从诗歌鉴赏中小学生想象力具有的重要作用、培养小学生诗歌鉴赏中想象力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