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感教育突破技校语文教学困境
2017-08-15何婷
何 婷
技工学校简称为“技校”。技工学校毕业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双证,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工学校培养人才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毕业后可以胜任某种职业。因此,技校语文教学碰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语文学科的边缘性。每周课时压缩至两节;二是学生就读技校的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难免忽视公共课,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怎样让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呢?关键是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教育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在不断的分享和学习中全新认识并认同自我,建立积极心态,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喜欢上语文课。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容易触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同时,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同理心,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一、创设贴近学生的专业、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柏拉图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找寻愉悦。”学生选择了技校,重新规划人生,语文课程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让他们肯定自己的专业,获得幸福感。
例如,学习条据、经济合同等应用文时,老师设置“老同学向你借钱”的生活情境或“甲方乙方就某专业产品的买卖谈判”等专业情境 ,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真实输出自己的语言和感受 ,在一来一往的语言表达中懂得“如何通过严密的思维表达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些与专业相结合的活动,消除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厌倦感,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提升其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学生在活动中能体会工作无小事,每一个岗位都是不平凡的,间接培养其职业道德。
二、充分使用同理心,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同理心的妙处是恰到好处地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情感站在彼方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学习申请书时,讨论“场地申请”或“工作调动”申请时,让学生先思考“你是主管领导,什么样的申请理由会打动你?”学习个人简历写作时,学生思考“假设自己是人事经理,针对这个岗位想招揽什么样的人才”;凡此类应用文,可让学生运用同理心,将种种情况一一列举,反过来,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进行书面表达。在训练中,学生容易领悟到不同文种的书写重点。
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方面,更应该充分使用同理心。文学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教师可设置情境,让学生走进作品中与主人公同呼吸,“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学生在情感激荡中感受到与作品的共鸣,扩展对现实的认知,获得性情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例如,鉴赏《书桌》时,老师让学生回忆初为学子时那时那景及发生的或有趣或难过的事,在感叹青春易逝中明悟“过去的一切丰富了现在的自己”;学习《我与地坛》时,讨论“假设你是作者,做何种决择”,从而懂得生命无常,自信坚强才是唯一出路;在《古诗十九首》中讲述“游子”、“离乱”、“爱情”主题时,让学生分享首次离家的心路历程、分享“喜欢的爱情模样”,让学生感恩祖国及父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结合《美腿与丑腿》讨论“生活中碰到的纠结”,引导学生明白“面对非议,要有淡然和透彻的心,坚持做正确的事,就会收获幸福。不管你在生活中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热爱你所选择的人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同理心诱导,从情感上提升学生的现实幸福感。
三、通过师生交往,加强情感交流,共同达到师生和谐
(一)主动分享拉近师生距离
情感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渗透在日常的师生交流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比如,教师主动把自己求职趣事、生活囧事等真实心境精心设计导入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和谐相处。因此,在情感交流中,老师应主动出击,当接收到教师充满“坦诚和尊重”的信息时,往往学生愿意静下心来倾听老师情感性的语言表达,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自愉带动他愉
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的传递,老师最重要的是具备积极的情绪——乐观分享的心态和主观幸福感,这是师生教学互动的基础。一个对生活抱有感恩之心、主观幸福感强烈的老师轻易可以带动学生用温情的视角去看世界,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反之,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必然带动老师的教学激情,迸发出更多的灵感,师生相得。
技工教育的“育人”目标实指学生不仅拥有立身于世的一技之长,更应该是增强是其人文清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立己”。这一切都离不开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情感教育学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一定能突破教学困境,实现技能掌握与人文精神相融相合,实现教育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