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杭州丝绸国际知名度擦亮世界名城“金名片”

2017-08-15张维维

杭州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际性丝绸杭州

文 张维维 项 辉

提升杭州丝绸国际知名度擦亮世界名城“金名片”

文 张维维 项 辉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美誉,自古迄今在丝绸文化传承和生产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丝绸,既是杭州的经典优势产业,更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要想进一步提升杭州丝绸国际知名度、擦亮世界名城“金名片”,应把握当前机遇,提早谋划布局,开创全新繁荣局面。

杭州丝绸全国领先

历年来,杭州丝绸在品牌打造、文化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始终全国领先。杭州丝绸生产和贸易总量一直占全省2/3以上,中国前十强丝绸企业属杭州最多。2008年,全国仅4家丝绸企业获得北京奥运会的特许商品经营权,而杭州占了3家,分别是凯喜雅、万事利、达利丝绸。2016年,这3家企业更是借助G20峰会,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中国丝绸博物馆、全国丝绸信息中心、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国字号机构都设在杭州。杭州已连续举办多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国际丝绸论坛,民间丝绸文化活动更是活跃多彩。

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国家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文化基石”的丝绸,其国际影响力必会提升。

机遇二:省市政府重视丝绸产业传承发展。《浙江省丝绸产业传承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努力打造能引领世界丝绸发展潮流的国际丝绸时尚中心;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提升丝绸等东方传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城市。

机遇三:G20杭州峰会丝绸元素惊艳世界。G20杭州峰会上丝绸元素的惊艳亮相,推动杭州丝绸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心,为杭州丝绸产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提供了良好机会。

挑战一:生产成本转高,产业基础萎缩。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宏观影响,杭州丝绸产业虽仍占据全国领先地位,但处于下降通道,面临消费需求不足、同质化、成本高、利润下滑等集体困境。

挑战二:创新动力不足,自主品牌不强。杭州丝绸企业在品牌培育和产品创新上投入不足,企业长期依靠茧丝、劳动力资源优势为国外品牌代生产,产品创汇率低。同时,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设计和创新,严重影响品牌形象,杭州丝绸企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挑战三:扶持力度削弱,城市竞争加剧。近年来,杭州大幅压缩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弱化了对丝绸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国际丝绸高峰论坛、丝绸与女装人才计划等标志性项目,有些已停办,有些规模和影响力大幅下降,而苏州、湖州和四川南充等地对丝绸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杭州作为丝绸产业重镇的地位已面临严峻挑战。

以 “五个一”打造杭州丝绸国际金名片

重点做好“五个一”,即办好一个国际性丝绸展会、打造一个国际性丝绸小镇、做强一个国际性丝绸组织、培育一批国际性丝绸品牌、强化一项保障性政策,为提升杭州丝绸国际知名度、擦亮世界名城“金名片”保驾护航。

办好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将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打造成以专业展览会为核心,集国际丝绸文化高峰论坛、丝绸与女装人才计划等于一体的“1+X”综合性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调整举办时间接轨上海纺织面料及辅料展、创新高峰论坛、寻求政府支持“中国丝绸流行趋势研究”项目、举办“国际丝绸日”活动等方式,提升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中国杭州南山国际丝绸小镇。建议以打造国际化丝绸小镇为目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核心支撑,结合阔石板等农居点改造,规划打造“中国杭州南山国际丝绸小镇”。在功能定位上,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集丝绸文化研究、国际交流、设计创新、品牌孵化、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打造国际性的丝绸文化产业阵地。在选址规划上,要将阔石板、观音洞及莲花峰路以南等农居点地块以及玉皇山南将台山地块纳入整体规划范围。在项目布局上,通过局部新建、部分拆改以及合作建设等方式,逐步构建“一带两心两区”的功能格局。

做强国际丝绸联盟。在杭州成立的国际丝绸联盟,目前已有16个世界主要生产丝绸国的80余家重点丝绸企业和机构加入。一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支持,实现联盟在国内注册机构,永久落户杭州,为联盟成员单位设立中国办公处提供便利条件;二要支持联盟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丝绸机构、企业成为新生会员,加大中国会员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会员企业“请进来”的推动力度。三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办好“世界丝绸网”,联合央视制作“丝绸双城记”专题节目,向世界发出杭州丝绸文化的声音。

培育一批国际性品牌。要大力实施名企战略,着力培育知名企业,支持企业全球化战略,支持企业向集研发、运营、制造、营销于一体转型,支持企业联合院校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质量和标准等创新工程,培育一批丝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知名品牌;要用好用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政策,“杭州丝绸”于2011年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杭州至今未启动相关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启动;要参照G20峰会有关经验,支持杭州优秀丝绸品牌优先参与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性会议、赛事项目。

强化助推丝绸产业政策保障。一方面,要强化资金保障。发挥政府引导力,组织企业和机构向国家、省基金申报项目,并重新设立促进丝绸产业的专项发展资金,扶持企业做强产业、做大品牌、做强文化、做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保障。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新设更多丝绸相关专业,特别是硕士、博士学位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支持骨干企业自主招聘意大利、法国等丝绸强国的工程技术和设计创意人才。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国际性丝绸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遥望“丝绸路”
杭州院子
全球变暖形势下相关政策工具运用研究
杭州旧影
电子商务企业CEO的形象管理策划
论“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国际性 历史性 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