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目教学法”的探讨
2017-08-14李钢锋
李钢锋
摘 要: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职业教育在促进德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在迅速发展之中。我们现阶段借鉴德国的“项目教学法”来指导职业教育是否可行?应该着手解决哪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同行朋友的指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 项目教学法 分组教学 分层教学
在德国于利希科研中心进行观摩考察及技能培训的两个月里,我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及技能培训方式有了切身的体验。现在的职业教育提倡教学改革,以期使职业教育更有实效性,为企业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本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实施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德国的“项目教学法”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政府和企业为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庞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不断研究职业的变迁,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共同拟定了教学计划,并进行专业教学法的探索。“项目教学法”就是德国职业教育界的研究成果。
“项目教学法”在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我认为它解决了目前困扰职业教育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低下。二是学生能力差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还是“结果导向”,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工作完成后,学生依样画葫芦,不能对知识进行融汇贯通,重新组合(德国人称为“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欠缺。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德国,职业教育不仅要求传授给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这里所指的“能力”不只是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还包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运作的社会能力以及迅速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几个方面。
“项目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方案。教师要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中心、工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联合颁布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设计一个或多个项目方案(视具体情况而定),然后以小组工作的方式,从经营层面、技术层面、环保层面以及售后服务层面,让学生通过书本、老师、家长、同学、业内人士、互联网等渠道寻找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然后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完成设计、进行模拟)、展示(向同学展示结果并进行说明)、自我评价(优缺点或改进的设想)、教师评价(不管项目是否成功,总是积极肯定,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安排讲授教学计划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否需要视情况而定),虽然不系统,但符合知识够用的原则。这一做法的好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项目的交叉作用,掌握应有的知识。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一)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教学的假设项目方案。说“适合”是指该项目应能涵盖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还必须在备课时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其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二)对实习条件的要求。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都应该具备,最好是实物。如果没有实物,则必须备有教具、模型或仿真软件。相比较而言,这个要求也是很高的。
(三)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在我们所参观的职业学校里,教学都是以小班教学的方式完成的,项目的开展则以分小组分层次进行。这一点,在我们国家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以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的。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职业教育现状是以学科体系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阻碍了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太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能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而过往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实施带来障碍。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课时安排一般为理论课与实训课交替进行,各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在不同的场地展开,这一状况也给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新教学法造成了困难。
(二)新教学法要求教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既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且需要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动态,并需定期参与企业实践以丰富教学内容。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相应对策
(一)对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要进行理解并逐步接受。新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其必要的前提是得到人们充分、全面的了解,包括它介入教学活动的角度,所依据的学习理论、认知心理理论、社会心理理论、能够获得的教学效益等等。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师范素质,并在普通教育领域进行配套的教学改革。使即将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人员了解职业教育,包括教学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各方面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相应对策。并注重教师的技能培养。而对于现职教师则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企业实践等途径使其掌握新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习惯。
(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脱离只局限于学校的工作实践环境,要多了解现代的行业信息及技术发展水平,使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改革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四)尝试以分小组、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进行项目的设置。设置实用性强、科学系统的项目是实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扬,雷正光等.《职业教育中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课题研究报告〔R〕.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研究资料),1999.
[2]馬庆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