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7-08-14迟沫涵
迟沫涵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现状;对策
一、新时期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及现状
1.医术乃仁术,医疗工作是性命攸关的工作,医疗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普遍有着更高层次的心理预期和标准要求,因而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关乎生命安全,关乎大众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课题和使命。从全球视角而言,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着社会形态和发展走向,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为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出生长大,接受着来自网络开放信息和多元思想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多元化趋向的时代特点。医疗领域暴露的医德问题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背离,给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加了难度。
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1.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职业道。树立医学生崇高职业道德,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规划教育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医学教育“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和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着重处理和解决好,教授专业知识与提升人文素养,培育职业道德的相互关系,从课程结构上首先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发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的优势,敢于涉及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社会难点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坚定服务病患的理想信念,树立崇高职业道德。
2.在校园文化中培育职业精神。医学院校要注重挖掘在学校发展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遗存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通过对历史文化的释义解读、传播弘扬和继承发展形成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所向往、认同和自觉遵从的精神文化内涵,从中汲取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培育职业精神的不竭动力。其次,学校还要通过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学风校风的建设,用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環境,培育学生严谨求实、诚实守信、勋章践诺的道德品行。此外,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医学院校要注重学生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针对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创新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让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职业道德。
3.在实践活动中内化职业理想。在医学生培养过程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医疗义诊、志愿服务、科学普及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医学生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深入社会基层,深刻了解社情民意,深刻了解国情世情。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深度,从中丰富学识,历练品格,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由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救治病人、现身医学的职业理想,坚定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将职业理想内化与灵魂深处。
三、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措施
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医学院校要致力于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通过开设除思想政治教育主干课程以外的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医学史等医学人文课程,增强医学生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这些课程由于考核评价标准等因素在学生心中不如专业课那么受重视,因而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课前备课、课上讲授、课后反馈上全方位下功夫。以哈尔滨医科大 “四进四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支部、进头脑,增强广大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专题教学为例,教师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搜集、梳理出大学生对专题辅导课的想法、模糊认识甚至困惑的问题。任课教师在吃透课程内容、精神要求的前提下,把讲授内容重点放在了解决信仰的问题,在讲授中把讲政治和接地气有机结合,政治性和真理性有机结合,实现宏观和微观视角的高度统一,课后老师和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反馈学习效果。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达到了教学目标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2.树立先锋楷模注重精神引领。医学事业前贤辈出,在挖掘和弘扬先贤精神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通过榜样的感召力量唤醒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是实现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党课团课、报告会、专家讲座和交流座谈、创设“于维汉基金”、铸造人物雕像、悬挂画像等形式大力弘扬伍连德、于维汉精神,让医学生在活动的互动参中,校园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中与把伍连德、于维汉精神根植于心灵深处,由此实现医学生对母校的高度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医学先贤的精神引领,有利于他们坚定职业理想,深化职业道德意识,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医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由此在内心所自觉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操和道德准则也是相对稳定的。
3.有效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优秀校园文化环境,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极具重要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注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传承和弘扬学校建校以来取得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哈尔滨医科大学独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教职工中深入开展“三育人”活动,通过各级名师、名医、先优模的评选,在学校中树立师德、医德楷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良好情境与氛围的营造,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教法陈旧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创新思维欠缺等问题。形成充分体现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通过加强课堂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举办以大学生喜闻乐见,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文艺会演等活动,精心打造文化科技活动品牌,扩大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书香校园”等活动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营造特色的以文化人环境;搞好校园园林绿化、校园卫生保洁、校园秩序管理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着重宣传我校仿古建筑群落的建筑文化品牌,通过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广泛宣传“绿色文明网上行”,开展“我与网络文明”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正确用网、文明上网的自觉意识,通过构建绿色校园网络 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文化育人。
4.重视职业道德意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养成。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直以来注重通过医疗帮扶、医疗义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加深医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深切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医学知识回报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感、和职业自豪感。长久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以暑期 “三下乡”为代表的学生义诊活动和各二级学院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深入龙江百姓心中的品牌活动,使医学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职业自信,强化服务精神,由内而发的树立起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