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7-08-14王俊兰
王俊兰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性;方法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
(一)要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集结号,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党要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首先必须把自身建设搞好。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和目的,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建工作责任制,就是确保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时刻绷紧从严治党这根弦,以抓好党建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出实绩、显政绩。
(二)要从坚持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充分认识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必要性。历史和现实证明,抓党建就是抓高校事业发展,抓高校事业发展必须抓党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冲击越来越大,高校各级党组织主导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切实承担起党建工作责任,搞好高校党的建设,以使高校党组织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肩负起在政治上思想上引导、培养和教育青年的重任,把广大学子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要从切实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出发,充分认识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紧迫性。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以来的管党实践,切实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管党意识,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根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规律,进一步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解决好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存在的问题,是整体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清单管理,进一步解决好“抓什么”的问题
(一)明确责任内容。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首要的是明确责任内容,就是让党组织和党的干部明确抓党建应该抓什么。一般来讲,责任内容应该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大方面。
(二)明确责任主体。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要明确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的责任外,应把重点放在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责任上,根据领导班子成员职务和分工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党建工作任务、不同的党建工作责任,从而确定不同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在高校党委层面,一般应制定校党委班子集体、党委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三个责任清单;在院系和基层党组织层面,一般应制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五个责任清单。
(三)明确责任要求。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重要的是量化阶段性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协同人员,以及标准、时限和推进措施等具体要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的规定,可以作为依据和借鉴。
三、强化追责问责,进一步解决好“一个样”的问题
(一)完善考评体系。突出党建工作责任导向,建立健全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即通过召开述职评议报告会的形式,听取党组织书记的述职述责并进行民主测评;建立健全党建对标评责制度,即对照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逐项考评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健全分类定级制度,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建立健全考评结果运用制度,切实做到真评、真奖、真罚,让干得好的不埋没、干得差的藏不住。
(二)实行签字背书。即建立党建工作责任书制度。签订责任书,实质上是一种承诺、一种军令状,可以有效地激发党的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原则,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签订责任书。纵向上,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工(学生)党支部,逐级签订责任书;横向上,党组织书记与党组织班子成员逐个签订责任书。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促进党建责任制落实。
(三)引入反向测评。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建立负面清单,结合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定期开展反向测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凡有《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问责情形的,一律予以问责。同时,实行“一票否决”,凡是受到问责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视情形,取消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资格,必要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四)坚持党务公开。结合推行清单管理,自上而下,从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逐级公开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将每一级党组织、每一名党务干部的责任和任务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自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为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评价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落实党建责任制情况奠定基础。
四、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解决好“一阵风”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党建联系点制度,实行党建工作“一问双责”。结合清单管理,在学校、院系党组织班子成员中实行“照单包保”,带头经常深入党建工作第一线,对联系点的清单所列工作,动态做好督促、指导和帮助,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实行“一问双责”,联系点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问题,也要追究“包点”领导的责任。
(二)完善经常性检查制度,推进督导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常态化。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是以上促下、传导压力、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要坚持实行双周汇報制度和半年集中检查督导制度,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坚持经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立健全党建保障制度,夯实落实党建责任制的基础。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规定,将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落实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的要求;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坚持党务干部定期轮训和岗前培训制度,加大党建工作经费等投入。
(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