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发展探析
2017-08-14马忠玲
马忠玲
【摘要】高等继续教育作为非全日制大学教育模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于全日制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数为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对他们的学籍管理面临着诸如学籍异动情况较多、学籍管理制度不规范、信息化学籍管理平台尚未建立等问题,亟待探究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终身教育
高等继续教育作为非全日制大学教育模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于全日制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数为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他们的学习时间较为分散,学习自由度较高,学生的流动性远高于全日制学生,因此,探究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添砖加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历史沿革
(一)学年制学籍管理
学年制学籍管理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效仿苏联的大学制度实施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参照全日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规范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有具体的课程学习计划、课时量和学年安排,要求参加学习的成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时量。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高等继续教育改革。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当时大学录取比例低、全日制大学生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要的现状,高等继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向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同于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获得相应专业课程的学分,累计学分达到标准才有资格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针对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学员无所谓成绩好坏、不关心知识掌握程度、只要一个学年结束就能拿到学分、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等弊病,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课程考试,且学习时长达到规定数才能申请相关证书,保证了高等继续教育的育人目的。同时,学分制管理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在修完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同时,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
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世界知名高校纷纷开展了公开课、慕课等在线网络课堂建设,只要有一根网线,一个智能终端(电脑、平板、手机),现代人就可以实現足不出户进行学习。对应时代的变革,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向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变革。弹性学分制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将“弹性”学制与学分融入学籍管理中,学员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系统进行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有利于学员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专业内容,学分转换系统则搭建起了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串联起不同学校、不同教育机构、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学习成果,让高等继续教育沿着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道路不断前行。
二、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异动率高带来的管理混乱
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员情况复杂,大多数为在职人员或者社会人员,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大部分只能利用周末及节假日进行学习,有可能受到更换工作、结婚、生子、离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出现如降级、休学、转校等频繁的学籍异动,给高等继续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员虽然是先参加统考,考试通过后在教育部的学信网上注册学籍,但因为学习时间自由,学籍相关资料收集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学籍管理难度较大,学员学习随意性较大,不乏中途放弃学习者。
(二)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相比全日制高等教育,教育部目前没有针对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出台相关的学生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不少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是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来制定并实施的。然而正如前面所言,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情况复杂,学籍异动频繁,用管理全日制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来管理这些利用工作闲暇时间来读书的学员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继续教育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少,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操作,使得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学员的学籍建档不及时,材料缺失严重,学籍档案更新较慢。
(三)学籍管理沿用传统办法,缺乏网络操作平台
进入21世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已基本上构建了网上管理平台,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号实现学籍查询、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选课等相关自助查询。然而与之对应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相对滞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员没有对应的网络平台,学籍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纸质材料管理方式,随着高等继续教育学员人数的日益增加,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弊端频显:纸质材料既占地方又容易丢失,上报处理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将这些材料堆放到学生毕业申请学位时才统一处理。
(四)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和强度较大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新增专业,让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加大。首先,如前所述,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人员面对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不堪重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工作创新的问题。其次,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点主管教学的人员对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政策了解不深入,学生遇到问题时统一推给教务处,也增加了继续教育学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创新举措
面对当前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当从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新时期开放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体系入手,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网络平台,创新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
(一)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
高等继续教育学员频繁的降级、休学、转校等学籍异动,除了学员自身的原因外,还存在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信息通知不到位的因素。因此,首先要从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入手,在学员入学时做好相关学籍材料收集工作,为每个同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档案,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通知,利用现在便捷的网络通讯工具,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及时通知学员学校相关信息,保障每一个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员不因为错过学籍通知而留降级。对于因为自身原因需要留降级甚至转学的学员,学校要从理解支持的角度做好学员的学籍异动工作。
(二)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各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的现状,高校要重视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从继续教育学员学习的特点出发,制定一套适合社会学员学习的学籍标准,例如,使用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方式,做好学员的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共同搭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立交桥。同时,学校应当建立继续教育学籍档案负责制,做到资料收集齐全,检查、归档和保密措施一一做到位,保证高等继续教育学籍档案的严肃性,做好学员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由二级学院各继续教育点主要负责的学籍管理模式,加强各继续教育点与教务处学籍管理办公室的衔接工作,共同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
(三)建立高等繼续教育网上学籍管理平台
高校应当重视继续教育学籍的网络平台建设,做到继续教育学员学籍材料电子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自己的学籍状态,打印相关课程成绩。高校继续教育学籍数字化也节省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纸化办公节约了纸张资源,节省了档案堆放空间,践行了生态环保理念,做到了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同时,为了做好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高校还要思考如何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云课堂相结合,推动新时代下的网络慕课、公开课建设,为广大爱读书、想学习的成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途径。
(四)学籍管理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
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也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学籍管理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首先,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要正确认识到已经工作了的继续教育学员彼此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时间零散,学习目的多样化,针对继续教育成人学员要实施更有弹性、更人性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学籍管理的宣传工作。教务处从事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将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能清楚知道学校的学籍规定。最后,教务处要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历管理的二级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教学点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减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敏.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变革
及其发展探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9:78-80
[2]罗世乾,杨晓华.学习型社会视域下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11:178-180
[3]王凤英.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籍规范
化管理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3.14:218-219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