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题
2017-08-14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请教一位智者:“是什么让你成为智者?”
“看见的能力。”智者说。
这个人听了不解地问:“看见什么呢?”
智者平静地说:“从毛毛虫里看见蝴蝶,从蛋中看见雄鹰,从自私的人身上看见圣徒,从死亡中看见生命,从分裂里看见统一,从人性中看见神性,从神性中看见人性。”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从材料中七个“看见”得出三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见,那是预见;第二层说的是从反面去看见正面的,那是反观;第三层说的是从紧密联系的两方面互相看见,那是互察。总的说来,真正的看见的能力是一种洞察力,还需要想象和联系的能力。写作这篇文章,可以从三个层面中的某一点来写看见的能力,也可以综合起来写。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老检察长陈岩石说,战争年代的党员的“特权”是有扛着炸药包炸碉堡的权利;改革开放的初期,为发展经济,经济特区享有多种优惠政策的“特权”;现在正脱贫攻坚,农村又享有各种补贴的“特权”。但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利用“特权”以权谋私,最终身败名裂。
你对“特权”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注意材料中对“特权”的含义的分析,“特权”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诠释,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同时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特事特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因为“特”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本材料的立意应该辩证地看待“特权”,要把“特权”关在“规则”的笼子里。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其中的优秀选手,比如武亦姝,也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从本质上说,《中国诗词大会》也属于一档真人秀类节目。当今中国,真人秀类节目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而且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质疑和抨击之声也不绝于耳,能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得到众口一词追捧的,其实不多。从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联系社会现实,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从文化角度思考,这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需求,是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需要,是重塑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需求。
从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本国化上思考,我们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打造符合中国观众的本土真人秀节目。像此前的《中国达人秀》,就因有鲜活的中国元素,而受到追捧,《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如此。
从节目的雅俗上去思考,《中国诗词大会》活泼美丽,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每次节目都如一道文化大餐,唤醒了中国人的诗心,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原因多样,我们可以谈一点,也可以多样分析。
注意:作文时要联系现实来分析真人类节目的优劣。寻找到原因后,将其成功原因推及到社会中的其他领域,从而得出一个更有高度的一般性结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安同学即将参加高考,茶余饭后,一家人谈到了小安以后的发展问题。爸爸说:“人往高处走,学个热门专业,在一线城市找个好工作多好。”妈妈说:“就一个宝贝疙瘩,还是回到爸妈身边吧,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表姐说:“还是出国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小安表示:“去哪里不重要,我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以上四人的看法,你最欣赏谁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材料列举了四个人对小安以后的发展问题的看法。父亲从个人发展角度进行思考,母亲从家庭亲情角度思考,表姐从人生体验和经历思考,小安自己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题目要求明确你最欣赏谁的观点,要明确自己的态度,然后作文。因此可立意为:由心出发;兴趣和前途;感受美好的人生;尊重孩子的想法。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佛山中学的小莉、小雨在打扫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时,发现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小莉说:“小树苗的生命力真强,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它。”小雨说:“小树苗的生命力虽然强,可它长错了地方,如果我们把它移植到花坛里,不是可以生长得更好吗?”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在立意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材料中的两个细节,一是“小树苗”而非大树,意指此处的生命应是处于弱小、发展状态的生命,而非蓬勃与强大;二是材料中小树苗从萌芽到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下水道,阴暗肮脏,地砖缝,空间狭窄。这两处均是命题材料所设置的具体细节。
综上所述,本题围绕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具体情境提供了三个立意角度:
小莉的角度:尊重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都拥有生长、发展的权利;善待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
小雨的角度:为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提供合适的、良好的生存和成长环境。
小树苗的角度:卑微与弱小不是放弃成长的理由。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选取哪一个角度立意,所持观点均要来源于材料,不能凭空产生,考生可在对命题材料所提供的具体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延伸,并展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由“小树苗”与“走廊下水道边的地砖缝”的关系,可以延伸至对人才与成才环境的思考、社会底层群体与平等尊重、社会保障的思考等。而这种思考的差别,也是区分考生写作水平、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
考生不能无视材料的存在,全文毫不提及材料内容,不能全文不联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
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2016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材料有三個组成部分,媒体的传闻、真相的考证、在中国流传的思考。可就其中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就第一部分可以谈媒体的责任,该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意识等;就第二部分可以谈不盲听不盲信盲从要自己证明考证等等,就第三部分可剖析假象在中国流传的原因,如盲从盲信、“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崇洋媚外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