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访视与思考

2017-08-14蒋小玲龙水河

决策探索 2017年14期
关键词:退休金护理员家政

蒋小玲+龙水河

老龄化家庭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在独居老人家庭中显得更加明显。为了深入了解独居家庭养老现状,笔者对21名独居老人进行了入户访视,以了解社区独居老人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独居老人的基本资料

21名独居老人,平均年龄83岁,最大年龄107岁,最小年龄60岁。女性17名,男性4名。独居的原因有终身未婚2名(无子女),丧偶或者离婚19名(皆有子女)。独居的原因有与子女生活习惯不一致、子女已经出国、不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等。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都基本完善,退休金收入每月3000~8500元,中位数5500元。退休前的职业分别为:教师、医生、公务员、银行职员、汽车公司职员、建筑工人等。

(二)养老护理员照顾情况与费用

21名独居老人中,由养老护理员(保姆)照顾的14名。养老护理员主要是子女去家政公司选择或经熟人介绍、上一任员工推荐等,工作年限最长的10年,最短的2个星期。有一个老人两个月连续换了15位保姆。保姆费用基本由老人的退休金承担。

养老护理员来自本省外地或者外省,年龄在35~50岁之间,中位数45岁,小学或者初中文化,全部未接受过专业培训,护理老人的经验全部来源于自身经验的积累或者子女的要求,薪资水平约每月2500~3500元。一般只过年时有一段时间休假,其余的休假都以加班工资代替。养老护理员首先关注的是薪水和休假问题,其次是服务老人的工作量和老人的性格。

自我照顾者7名,不请家政员工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无法承担费用的5名,觉得自己能照顾自己就不请人的2名。

(三)子女探访频度

子女每周探访3次以上的有5人,平均每周探访1次的有13人。访视对象中有一位107岁老人,他有7个子女,其中2个在本市,2个在本省,1个在外省,2个在国外。最大的儿子已经81岁,最小的也将近70岁,有人已经因肿瘤等离世或因中风偏瘫。家政员工已经差不多一年没有见过老人的子女,有情况都是电话联系。工资的支付和老人生活费的发放由老人的一位子女将退休金从老人的养老账户里转出给家政员工。

(四)健康情况与自理水平

老人能自己完成洗澡、穿衣、大小便、室内活动、吃饭的11名,其余在各方面需要程度不等的帮助,其中完全失能失智的2名。老人都有慢性病,其中18名老人有高血压,15名老人有糖尿病,另外常见的疾病为冠心病、颈肩腰腿痛等。15名(71.4%)以上老人患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疾病。

有养老护理员照顾的老人,服药的依从性相对比较好。自我照顾的独居老人服药依从性显著下降,影响老人服药的因素包括忘记服药、没有人及时买药、觉得药太贵等。访视对象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面色潮红,自诉有头晕等不适。老人自认为是最近天气变化剧烈,便自服板蓝根等。现场帮老人测血压170/110mmHg。虽然家里备有降压药,但老人认为没有不适可以不吃降压药,没有保姆照顾,儿子一般一周打次电话,有需要才过来,如果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人际交往

此次探访的老人基本都有自住房,或者已经申请到政府配给的公租房。住宅有电梯者9名(43%)。每周能下5次楼以上的12名(57.4%),其中基本能独立外出行走的6名(23.8%)。限制老人行走和下楼的原因包括:颈肩腰腿骨折或者损伤、脑中风或者过老而體力不支。

家政员工是老人主要的沟通对象,但半数以上(15家中的8家)家政员工或者老人都对与对方的沟通情况感到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包括学历文化差距、生活习惯不一样、个性冲突或者对服务不满意等。老人们只要有人耐心跟他们聊天都会很高兴,很容易就将自己的信息和盘托出,为自己带来经济风险。其中2位老人近期遭遇被人骗钱或买保健品等。

二、独居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的困境

(一)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经济来源

根据访视调查,独居老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包括退休金和储蓄。老人的退休金不仅要管吃饭、吃药,还要负责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支出,特别是退休金低的老人,实在有点捉襟见肘。

(二)老人与家政人员的关系

我们访视的独居老人中,大部分由来自外地外省的家政员工承担养老服务。这些养老服务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服务质量不高,以及生活习惯不适应的现象,难以达到老人的要求。老人希望陪伴自己的养老护理员能够适应自己的生活习惯,服务态度良好,能为自己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此外,老人特别希望有人能关心和了解自己。而子女又不经常回家,家政公司通常起的只是中介作用,养老护理员没人监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旦混进养老护理员队伍,便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独居老人对医疗的需求

在访视过程中,老人明确希望能有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上门服务需求包括体格检查、服药指导等,或者用实惠方便的方法解除不适,如按摩、针灸等。但很矛盾的是,老人对医疗资源有需求的同时,又表现了对看病就医的“抗拒”。首先,看病贵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其次,很多老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看病花钱没有什么价值,都是治不好的。特别是需时长、花费比较多的治疗。在独居老人身上就体现为对慢性的钝痛等敏感又很能硬撑,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去医院,一拖就拖成了大病。

(四)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

独居老人享受不到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与同龄人或者邻居几乎没有交往,人际沟通和社会联系退缩到了极简的水平。孤独感是独居老人共同的感受,每天只能看见四面墙,是多数不能下楼的老人的心酸表达。与疼痛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很多独居老人来说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悲观心态,有些严重的甚至会自杀。

三、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建议

由于访视样本的局限性,我们只收集到了一部分独居老人的基本资料,不能彻底反映所有独居老人的共同特点。尽管如此,本次访视仍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养老护理员亟待专业化规范化

养老护理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和老年人的满意度,特别是对于独居老人,需要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既保证老人的安全,又提供专业的、科学的照顾。养老护理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导致老人处于一定的危险境地。建议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养老护理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完善考核与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养老护理员工作诚信体系,约束养老护理员行为。

(二)政府加大资金支持

资金的投入是居家养老模式有效运转的良好基础。仅仅依靠老人或者年轻一代,其负担已经不堪重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部分资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支持体系,改善养老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和职业待遇,让养老护理员干得踏实,让老人过得安心。

(三)继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主、法律法规为辅,强调亲有所养的观念

在社会竞争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孝的成本越来越大,很多子女并不是不愿意赡养父母,而是不能(时间、精力、金钱)给父母足够的支持。经济的现代化淡化了社会道德秩序,社会舆论的控制能量也在逐渐弱化。在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辅以法律法规,强调亲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观念。社会体系方面,如果政府能引导企业或者出台一些降低赡养成本的激励性规定或者政策,更能激励子女从物质上、精神上给老人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面对独居老人养老问题,我们要认清现实,放眼未来,各尽其职,努力搭建一个既符合现有国情又能让老人满意的体系,让老人能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安享晚年。

(作者蒋小玲的单位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龙水河的单位为番禺区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退休金护理员家政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美国人退休看上去不怎么美
退休公务员被判刑,是否取消退休金待遇
身为一名护理员,我有话说……
戴姆勒转移雷诺—日产3.1%股权扩充员工退休金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