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品牌研究
2017-08-13马宁田戈燕刘富珍张弢
马宁 田戈燕 刘富珍 张弢
[摘 要] 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中,青岛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整合全市基层社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资源,统一建设规范性的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站品牌——“青青岛家园”, 开展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推进全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发展的效应已初步显现。从品牌内涵、品牌建设路径两方面对“青青岛家园”品牌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关 键 词] 共青团;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品牌
[中图分类号] G64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66-02
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近几年青岛市的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2%以上;每年开展的公益项目超过1000个,年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成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同时,社会组织也逐渐遇到了资源保障不足、融入社区困难等发展瓶颈。另一方面许多新建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仍然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专业化服务力量稀缺。青岛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打造“青青岛家园”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站这一团属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品牌。本研究对全市“青青岛家园”的相关文件、规章制度、活动简报、新闻报道等文字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选取了5家有代表性的服务站进行现场观察,从共青团干部、服务站的社工组织负责人、开展服务的一线社工三个维度深入访谈,对“青青岛家园”品牌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其发展提出了一定建议。
一、“青青岛家园”品牌内涵
(一)概念
品牌原是商业用语,是指企业或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其目的是借以辨认其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2]。该名词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社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一直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打造社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品牌,以追求最大化的社会利益为目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社区青少年群体的特定需求;强调非盈利服务是唯一产品,展示共青团组织提供优势性服务的能力,与社区相关利益群体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与沟通,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青岛共青团组织在全市十个区(市)建设的名为“青青岛家园”的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站,发挥共青团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引入专业社工力量,为社区青少年开展包括思想引导、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社会融入等服务。这一品牌的建设既满足了共青团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需要,也符合品牌建设的规律,更是共青团组织、凝聚、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平台。
(二)价值内涵
“青青岛家园”整合了全市基层社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资源,通过建设标准、服务内容、工作制度的“三统一”推进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培养和扶持了一批组织架构规范、专业服务能力强的青少年社工机构;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的社工项目,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社会影响
经过三年的发展,“青青岛家园”在青岛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立“青青岛家园”青少年社工服务站23个,吸引20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进驻,引入专职社工42人、兼职社工100余人、志愿者1万余人,覆盖青少年数量6万余人,开展各类公益服务项目50余个,直接服务青少年人数4万余人,带动辐射周边学校、社区青少年10万余人[3]。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二、“青青岛家园”的品牌建设路径
(一)确定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
品牌定位是建立一个与满足“目标市场需要”有关的“独特品牌形象”的过程。“青青岛家园”将自身定位为提升社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这一定位既满足了社区青少年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也为社区、社工机构和团组织提供了统一的发力点,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搭建事业平台,提升全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水平。
(二)主动整合多方资源,释放品牌效益
“青青岛家园”在社区中并不是一个具有实体地位的平台,其自身的人、财、物不足以完成社区服务中所承载的功能。为产生实实在在的群众认可的品牌效益,“青青岛家园”在设计、建设与运营中,整合多方资源。首先,在场地硬件设施方面,整合了已有的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志愿者工作站等阵地,统一规范服务平台,打造品牌“连锁门店”。其次,在各基层团委与政府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的积极沟通基础上,不断引入扶持培育社工机构参与站点建设与管理,汇聚全市青少年社工队伍力量;同时作为青少年社工实践基地,为青少年社工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培训提供有利条件,也解决了入驻社工机构专业人员不足的燃眉之急。麦岛社区“青青岛家园”青少年服务站的负责人就表示:“以前很多项目需要经常到高校招募志愿者,费时耗力,还不一定能招到合适的人。现在好了,作为实践基地,来的全是社工专业大学生,为我们充实了专业力量。”再次,各级团组织通过参与政府购买、专项经费扶持等形式,为“青青岛家园”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例如连续四年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评选活动,注入扶持资金。此外,还积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更多政策与资源支持。“青青岛家园”品牌的打造,为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的“供”和“需”之间搭起了通道。
(三)提供专业化服务,塑造品牌个性
“青青岛家园”与其他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借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化的青少年服务[4]。
1.运作及管理方式的专业化。“青青岛家园”由社工机构用专业的方式管理、运作和提供服务。
2.人员的专业化。在人员配备上除了要求每个站点不少于3名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外,还实行“团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的社会化工作模式,其中团干部负责工作指导、政治思想引领和外部协调,社工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依托对社区环境及青少年群体实际状况更为熟悉的社区志愿者,形成了各有专长、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保证了“青青岛家园”效用的更大发揮。
3.服务内容和形式的专业化,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和专业社工驻站,提供的青少年社会服务皆遵循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理念。
(四)满足社区实际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
“青青岛家园”的资金来源以专项经费扶持为主,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不同,开展的服务内容不是指定的,而是结合社区青少年群体实际情况主动开发特色服务项目,这是“青青岛家园”的特色,也是其品牌竞争力的体现。每家“青青岛家园”成立之初,都要开展社区需求调研,并将结论应用到服务项目的开发中。这样的做法使服务真正扎根于社区,结合不同社区的情况打造“一站一特点”的服务特色,受到了辖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好评,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品牌竞争力。例如,黄岛区青青岛社会工作事务中心进驻长江路街道紫金山路社区,推出了“爱在紫金山”的社区服务项目;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进驻李沧区兴城路街道沔阳路社区,专门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打造了“书香青春悦读吧”主题项目。
三、“青青岛家园”的品牌发展建议
(一)以优势视角挖掘社区合作资源
以优势视角审视社区,发现存或潜在的资源,有意识地系统整合社区资源,走合作化发展的道路是“青青岛家园”这类团属社区服务平台未来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样也体现出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可以争取的合作资源,例如,积极联络沟通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等,获得政策和其他资源上的支持;社区内商业资源可以提供活动物资和志愿者,也可以优势互补联合开展活动;社区内的自组织是潜在支持者和志愿者;与青少年群体相关的专业机构,例如幼儿园、托管班以及其他青少年公益性专业群体等,是提升、充实“青青岛家园”服务专业性的合作对象;还可以争取社区公园、礼堂等公共设施资源,如,社区宣传栏、业主QQ群、微信群等媒体资源。
(二)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目前“青青岛家园”形成了“一站一特点”的服务局面,下一步可以选取优秀的社区特色项目在情况相似的社区复制推广,扩大该项目在全市的覆盖范围,开发适合不同社区类型的服务内容,逐步形成凸显“青青岛家园”特色的公益品牌项目。特色品牌项目的打造,不仅有利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塑造品牌优势,更可以拓展资金来源,优化资金结构[4]。
(三)积极争取在政府购买中有所作为
团中央联合民政部、财政部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团组织与当地民政、财政部门落实《意见》制定细化方案时,可积极争取将“青青岛家园”列入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财政预算,或是向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将“青青岛家园”继续打造为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从而保障这一平台运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加快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想要继续扩大“青青岛家园”品牌的门店数量,必须不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以此破解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状。可继续依托青少年社工人才培训基地,建立科学、常态化的青少年社工业务培训机制,更多地涉及实操实践课程,加强指导适宜青岛本土的工作思路与技巧,切實提升青少年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同时,建议上级团组织利用各级团校对权益战线团干部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开展大规模的业务轮训。此外还可结合实际,制定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相应的激励措施等。
推动共青团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品牌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青青岛家园”在服务社区青少年需求、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已初步取得成效,下一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打造特色品牌项目,进一步充实专业力量等。共青团工作品牌要扎根基层,树立以服务青少年成长为本、以构建社会化工作体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品牌的生命力才能更加长久。
参考文献:
[1]于顺.全市社会组织年均公益项目过千[N].青岛早报,2016-7-5.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程盟超.青岛:打造青少年社工实践基地[N].中国青年报,2016-11-27.
[4]徐宁珊.服务型治理: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社区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