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13杨前邦刘林梅
杨前邦 刘林梅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智能工业制造兴起。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跟紧经济发展步伐,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质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34-01
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青年学生成才的主阵地。在世界经济持续走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依然肩负青年学生成才的重要职责,为此,职业学校教育要改革创新,加快提质增效的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一、学徒制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学徒制
西方学徒制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最为典型,学徒制在现代社会得到了重生,并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二战后,德国能够在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德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以及国家战略上的重视程度。
(二)中国式“现代学徒制”模式
在职教人三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中,通过对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面对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职业教育仍然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滞后”等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例如,我校电子电器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如果仍以家电维修为主要方向,这个专业很难被社会认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社会效益不高,认可度差。近来我们做了调整,改变为光伏电子、汽车电子、产品软件服务方向,加入了新的专业元素。
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职成教[2014]9号)指出:“坚持服务发展、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逐步提高育人质量。”国内学徒制模式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不高,企业实践也就是顶岗实践,岗位相对固定,工作简单重复操作,实践无计划性,这样的企业实践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效果不显著。
我们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方式,改进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丰富职业教育的管理手段,使培养效果显著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明显改善。
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与创新
(一)注重基礎理论和德育的培养
职业教育不能片面理解为技能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专项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有某项职业资格的合格健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不可忽略基础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毕业走入岗位具有岗位拓展能力和管理能力。我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环境—健全人格—走向社会”的德育工作体系。第二课堂的开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劳模精神进校园也对学生的精神层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重构
专业实施方案不科学,不能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闭门办学现象比较普遍,缺少“走出去,和企业沟通”的动力;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而不愿与企业对接,或者由于工作任务重而没有对接的条件,这样就给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的科学调整带来了难度,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无创新性。
我校注重教育教学方案的修订,按照学校《年度课程教学方案修订制度》认真执行。采用企业人员参与,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学校相关教科研部门、专业教研组参与讨论,不断完善不同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确保专业规划、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三)教学研讨,科研兴校
我校制定“十三五”教科研发展规划,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学校内涵的建设与提升。学校教育科研部门结合学校具体发展情况,科学选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教研组必须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方法需要突破
(一)改进传统教学法
采用小组讨论学习、“分层教学,分步达标”等模式,改善课堂生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教学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展开,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无法适应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推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二)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我校采用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设立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构,聘请社会行业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校内专业人才组成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三)与现代职教体系衔接
重视学生的学习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以获奖学生作报告等形式将大赛的思想和精神分享给每一位学生。
四、办学模式的调整
(一)强化双主体办学实践
采用分块切入的方法,分模块对接。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联合培养,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对不利于学校发展的思维模式进行改革。
(二)推进学徒制教学模式
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每个职业学校充当主力军,同时需要企业的充分配合和政府的支持。“十三五”期间,让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对接地区经济产业,在企业设立学徒岗位,充分做到校企融通。
参考文献:
忻叶.“标准”引领教学提升:搭建“课标”与“教学”有效对接的桥梁[J].职业教育,20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