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走进中职音乐课堂若干思考

2017-08-13刘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戏曲传统

[摘 要]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融表演和演唱于一体,有故事情节、有内涵,是我国的国粹和瑰宝。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比较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会主动去接触正统的艺术文化。戏曲走进中职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丰富音乐课的教学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戏曲;中职音乐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059-01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种类繁多,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五大戏曲为核心的戏曲百花苑。戏曲表现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集“唱、念、做、打”于一体,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戏曲综合了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开展戏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品鉴能力和鉴赏能力。戏曲中包含了很多历史故事,学生学习戏曲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戏曲走进中职音乐课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国内外各种文化交融在一起,学生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青少年当中喜欢戏曲的人数寥寥无几。他们认为戏曲非常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只有老年人才愿意观看。他们更不喜欢戏曲的慢节奏,就像歌曲《说唱脸谱》歌词中唱的那样“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所以中职生对戏曲一直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西方文化的冲击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浮躁。他们追求个性,认为谦逊、尊敬师长是懦弱无能的表现。他们有的终日沉迷游戏,逃避现实世界,遗忘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弘扬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洗去现代西方文化所给学生带来的糟粕。很多革命题材的戏曲都很有教育意义,如京剧《智取威虎山》,讲述了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主人公杨子荣为了帮人们消除匪患,孤身闯入匪窝,成功应对匪头座山雕的一次又一次试探,最终打入敌人内部,为外面的追缴队提供情报,最终消除了匪患,使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戏曲中,主人公杨子荣一身正气,面对敌人机智勇敢、毫不畏惧。学生在学习戏曲的同时,受主人公精神的鼓舞,自己也燃起一腔爱国热情。

二、戏曲走进中职音乐课堂能丰富课堂的内涵

在学生的眼中,音乐课很大程度上就是放松、娱乐的课堂。很多学生从来都没有上过正规的音乐课。音乐课对他们来讲就是听一听流行歌曲,看看演唱会,没有实质性的价值。最初把戏曲搬进音乐课堂时,学生都很排斥,因为他们觉得戏曲和音乐毫不相关,自己也从来没有要学习戏曲的想法。由于我事先了解到这一点,所以不急着向他们介绍传统、经典的曲目,而是从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入手,让他们意识到戏曲可以融入现代的元素当中,戏曲没有过时。如有人将周杰伦的经典歌曲《菊花台》改编成了越剧,有网友称越剧版的《菊花台》哀婉柔美,比原唱更加好听。学生听过之后,也认可了戏曲的艺术形式。接下来,我开始逐步深入,让学生走进戏曲的艺术殿堂。

(一)了解戏曲艺术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像舞蹈那样只是跳舞,也不像歌剧那样,只是单纯的唱歌,戏曲有场景、有对话、有表演,是一门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唱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演员学习唱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喊嗓、吊嗓,以此来扩大音域和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学习唱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運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使戏曲更具感染力。戏曲中的念即是念白,念白又分为韵白和散白,它们都具音乐感和节奏性,与唱相互协调。做功泛指表演的技巧,戏曲与其他表演艺术不同,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用来突出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戏曲中演员一出场,举手投足之间都很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打也是戏曲舞台不可或缺的部分,戏曲中的打不仅要求演员要有深厚的功底,还要求他们用打的形式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唱、念、做、打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精彩的戏曲舞台。

(二)让经典选段走进课堂

戏曲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如本文前面提到的《说唱脸谱》,它将音乐与戏曲结合到一起,轻快、明朗,不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还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脸谱的艺术特点。《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讲述了花木兰在从军途中为女子打抱不平的事情,女子也很辛劳,白天种地,晚上织布,也有很多巾帼英雄奋戰沙场,女子比男子一点也不差。通过学习该曲目,花木兰持重、稳健、具有男子气魄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受其熏陶,也燃起了一腔报国热情。

戏曲走进中职音乐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对本土的传统文化产生敬畏之心,还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高尚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郑书洁.谈戏曲艺术走进中职音乐课堂的意义[J].活力,2014(10).

[2]刘丽君.浅谈初中音乐课上的戏曲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6).

猜你喜欢

音乐课戏曲传统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喜欢的课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少年力斗传统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