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7-08-13吴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锻炼身体素质

吴清

[摘 要] 在中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中职教育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体育基础,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提高自己、锻炼自己,让学生自觉加入体育锻炼。转变学生体育课可有可无的态度,结合本校师生特点,开展各项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76-0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态度,但是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在中职教学中,应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体育考核标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一、从思想上改变学生体育意识

一个好的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做事态度,一个良好的态度铸就一个辉煌的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精神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体育教学提倡中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鼓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让体育融入生活。终身体育意识是一种新思潮,要想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必须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例如,很多中职院校过多的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学生毕业就业状况。体育课上,多数情况下,体育教师首先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然后开始学习新项目,二十分钟后体育教师解散学生,让学生自行锻炼,而此时,很多学生会回到班级看书,或是三三两两聊天,或是嬉戏打闹,根本不重视体育锻炼。学生认为,学习体育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放松,可有可无,并未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思想态度。

二、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体育素質,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各个体育项目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并加强锻炼。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由于家庭背景、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異性,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扬学生的长处,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

例如,一个班集体中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也会有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有擅长篮球的、有擅长乒乓球的、有擅长跑步的、有擅长跳高跳远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合理安排课程项目,在学习完本课体育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项目优势。

三、根据体育教程,灵活安排课堂内容

目前体育课程标准安排并不完善,教材内容在广度与深度上并未切实符合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应根据本阶段学生年龄、体质特征安排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不断成熟,学生逐渐成长并形成自己的体育意识,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中职阶段,学生更倾向于竞技体育,他们更希望通过在比赛角逐中实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中职体育课程不能简单地把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进行教学,而是要灵活安排课程内容。体育课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如小组竞赛、团队合作、游戏教学等。在教授“三步上篮”过程中,教师给予规范演练,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练习二十分钟后可以开展小组对决赛。这样学生就会自觉提高学习效率,努力规范自己的动作使命中率更高。课堂的灵活安排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在比赛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四、建立科学的体育测评制度

中职体育教学中应设置合理科学的体育测评制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潜力。体育课程测评也应该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加强师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中职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应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就业状况,学校应将目光放长远,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中职教育期间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才有拼搏的基础。

学生体育测评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单个体育项目中,应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范围,更加公平、公正地给学生做出体育测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工作,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科学的体育测评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我素质,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

综上所述,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渗透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靠师生共同努力,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观念,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规范体育测评系统等各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体育能力。体育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韦小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探析[J].新校园(理论版),2013(5).

[3]才俊.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锻炼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成语魔方
新发现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