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8-13王蕾
王蕾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85-01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针对性不强
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当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相关的体制机制也在逐步健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就是,部分高职院校仅仅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规定动作”,在平时也不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这就大大削弱了心理健康应有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达不到相关规定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课时数量,国家明确规定要作为公共必修课,且必须安排2个学分,32~36个学时。但是囿于高职教育学制短、专业课时间紧张等原因,部分院校根本未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在课时数量上也大打折扣,甚至有的院校在大二、大三期间根本不设置相关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说起来重要,落实起来不要”的“附属品”。
(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
师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数量上,国家明确要求每校至少配备两名专职教师,然而事实却是部分高校只有一名甚至全部是兼职而没有专职教师。专职教师的严重匮乏使教师根本无暇兼顾每位学生,更勿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了。其次是专业水平上,很多教师并不具有心理学或者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这自然会导致相关课程专业性不强,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心理健康知识。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以制度手段确保相关工作落实
首先,国家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形式、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使相关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在院校层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相关规定落地生根。具体来说,一是校領导班子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二是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三是完善相关的定期考核制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最后,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加强院系、咨询机构、医疗机构三者间的沟通,防止心理危机所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
(二)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将心理健康课程和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纳入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培育自身特色。按照国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着重强化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其职业心理素质及职业适应能力。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心理体验
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在学习中获得领悟与启发。另外,还可考虑利用学校的广播、报纸、展板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成长。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
业性
一是要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二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教育水准。三是要提高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度,无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树立服务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和引导学生。
(五)努力实现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增强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程度
新的社会背景下,要逐步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服务。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主人,并且自己決定自己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样接受帮助,这就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上逐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0-14.
[2]郑海燕,李西营.基于职业素质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7):55-57.
[3]何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适用)》[J].新闻与写作,2016(9):121.
[4]俞国良,王浩,赵凤青.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与超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