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影像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设置
2017-08-13余莉
余莉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陕西 汉中 723002)
[摘 要] 主要对医学影像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概述,并对高职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现状进行解析,结合医疗行业岗位需求,提出高职医学影像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设置措施。希望通过阐述可以给高职院校影像专业的开设提供些许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医学影像专业;院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60-01
21世纪以来,随着先进的医学仪器以及先进检查技术的涌现,医学影像技术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应用。医疗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职医学影像检查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渐趋成熟,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大量调研结果显示,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之间仍有脱节。
一、医学影像的基本概述
所谓医学影像,主要是指通过医疗设备,采用非侵入的方法获得体内组织影像的技术。其研究方向涉及两点,第一点是医学成像系统;第二点是医学图像处理。而医学成像系统主要是指图像形成的阶段,其中包含成像原理、成像设施以及成像系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医学图像处理主要是指对已经取得的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样做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原始图像中不清晰的位置进行图像恢复,或者为了将图像中的某一位置信息进行显示等等。
二、高职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在高校中培养大批具备放射技能的专业性人才,直至2004年,我国才设立医学影像专业。现阶段,我国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一般设置在中专类院校和高职院校中,以影像设备的操作、维修等教学为主要目标。而本科及本科以上院校设置的医学影像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影像结论的诊断、医学影像学的研究为主。由此可见,我国高职医学影像专业是目前我国培养医学影像人才的主要场所。与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对比,我国医学影像专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医学影像专业了解不深入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造成了生源相对紧缺。再加上缺乏先进的专业设备,使临床影像技术环节出现众多问题,在进行后续处理时,往往需要诊断医生的配合,总体上和先进国家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高职医学影像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措施
(一)“院校合作”现状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临床操作的必经阶段,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由于高职影像专业传统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综合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目前,最多的合作方式是传统的“2+1”合作模式,入学前两年理论教学在学校完成,第三年实训在医院完成。
(二)“院校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院校合作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目前院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而且合作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因此,必须构建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1)强化校企合作,提高医院在院校合作中的参与度,除了在第三学年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及带教教师外,应该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学校应该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及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以教材、教学环境、实习基地、双师教师、教学方法为支撑,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以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一體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积极推进院校合作就业机制。调研数据显示,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相对紧缺,尤其是基层医院,甚至没有专业的影像技术人员,并且学历准入较其他临床专业低,大部分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毕业生。院校应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与医院用人单位建立以专业教师、医生、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影像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学校按照协作单位的要求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发培训项目、课程及跟踪服务,协作单位为实训基地提供兼职实训教师,参与实训基地规划、实践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
总之,将“院校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到现代的高职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给医疗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木生,徐国华,罗志红.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103-106.
[2]韩晓磊,杨延平,刘齐元.高职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11):9-11.
[3]王鸿娟,王朝霞.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6(3):116.
[4]穆剑玲,王娇,马怡群,等.院校合作高职影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6(7):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