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2017-08-13周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题形式目标

周明

摘 要:“学讲计划”核心是把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体育学科中全面贯彻这一计划,最大的转变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向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为了“不教”而“教”。

关键词:有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我市推行“学讲计划”的实施,主张通过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学讲计划”的实施中最主要的还是小组的合作,在小组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自主学、质疑学,才能够有“学进去,讲出来”。

合作学习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理论。现在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和教师也对合作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因为对合作学习的本质和体育教学的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留于形式,经常与分组练习、分层混淆,很难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体育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弄清体育合作学习的本质内涵,探讨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当今是科技竞争的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團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而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的体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学新趋势。

依据“学讲计划”的定义,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合作学习的要素。

一、选好合作学习的课题

体育教学的课题一般来讲大致有:合作解决运动技术学习上的问题;合作探究运动原理的课题;合作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课题;合作探讨行为规范或角色行为的课题;合作进行动作创新或动作组合的课题。合作学习的课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合作干什么,防止出现“放羊”现象。

二、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二个要素,参与合作学习的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防止出现“单干户”现象,促使每个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了形成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或指导学习小组制定学习目标时能够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防止目标过高而使学生望而生畏;目标过低而使学生感到缺乏挑战。

三、宽松的学习空间

采用合作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场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空大致有:学生进行合作练习的时间、器材和场地;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或表演的时间、机遇和创建愉快、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四、适宜的合作学习形式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四个要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必定有其自身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形式。其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混合编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小组间的同质性。合作学习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形式。如从参与人数的多少划分就可分为:双人(结对)合作、小组(团队)合作;从参与的行为划分就可分为:探讨式合作、互助式合作、协作式合作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很多,下面就介绍两种基本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1.双人(结对)合作法

双人(结对)合作法就是两位同学一起进行学习或练习的方法。实施时学生结成两人一组,每个学生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一起共同学习或练习。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或提出练习的要求,然后检查学生的理解。再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组内结对;在每对学生中一人练习,另一人提供激励和反馈;当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完成练习后,转化成激励者或帮助者,另一学生变成练习者;两人都能完成动作后,他们就加入到小组另一对中,每个学生继续练习。如果所有成员同意练习是正确的,小组开始学习或练习下一动作。如有不同意见,继续练习,直到都满意为止。它适用于学习基本的动作技术,如学习走、跑、跳和滚翻等基本动作。

2.小组(团队)合作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学习的小组(团队)中,给予学生承担领导者以及其他角色的机会,并使用协作技能达到小组(团队)的目标。特别应该注意要对学生的角色进行安排,如安排为记录者、激励者、教练和设备管理者,这样便于小组(团队)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讲解、示范选择的技术或战术,然后将学生分成3~6人一个小组(团队);教师描述表现结果和需要达到的身体、社会和认知技能目标,而通常这些结果和技能都被列在给“记录者”的任务清单里;在执行任务前教师给每组的成员安排不同的角色,练习时学生履行各自角色的职责。为了能提供给所有学生体验每个角色的机会,在下一次任务时可以转换角色;学生的表现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使用任务清单加以评价。在课结束时,安排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讨论在技术和战术实践中的体验以及激励他们制定下次课的目标。它适用于运动技能以及战术的学习,而且许多教学内也都能够很简单地加以运用。

“学讲计划”在近两年的体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尤其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学讲计划”已成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基层体育教师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源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70,72.

[2]刘越超.中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猜你喜欢

课题形式目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