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上)
2017-08-13齐兴强
齐兴强
儒家经典自汉代起就有“五经”之说,即《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从宋代开始有“四书”之称,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就是我们后世耳熟能详的“四书五经”。《大学》居于“四书”之首,又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籍,数百年以来更加深刻地影响了国人。
《大学》一书思想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内涵深刻、言辞优美、简洁流畅,有典型的齐鲁文风,而且思想中道术并驭,既有人生之道又有践行之法,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对我们的治国理企、修身处世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撷取其中的管理智慧加以剖析,以资借鉴。
“三纲八目”纵贯全局的发展规划图
《大学》的“三纲八目”既是整本书思想内容的总纲,也是我们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组织发展的总纲,它好比纵贯全局的发展规划图,逻辑严谨,脉络清晰。
所谓“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呢?先来说说这个“三纲”:第一纲“明明德”,就是一个人要明白、通晓天地大道和人生道理;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自己修好之后,还要不断地“亲民”——亲近民众、启迪民智、造福于社会;直至达到“止于至善”——至于至善、合于天道的境地;“止于至善”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是自己还是带领团队,若能达到至善、至高的境界,则此生可以无悔了。再来说说这“八目”:“八目”的第一目是“格物”,“格”就是研究钻研的意思,“格物”就是要不断地研究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新知、把握事物规律,即“致知”,达到第二目;通过不断研究提升认知不断接近真理,之后才能够让自己保持诚恳和敬意,即达到“诚意”(第三目);第四目是正心,“正心”就是让自己有正知、正见,保持一颗平和、客观、公正之心;那么前面这几目从“格物”到“致知”;再到“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基本功夫。“修身”是成就事业和人生的根本,这就到了“八目”的第五目,《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讲得太好了,无论是上至尊贵的帝王天子还是下至普通老百姓,修身都是大家共同的根本;只有把身修好了才能把家治理得好,把家治理好了,才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好,把一国治理得好了,才能影响天下、号令天下。这就是《大学》完整的“八目”,像是一个修为的阶梯,层次递进,前后的顺序,不容颠倒;这就是《大学》的厉害之处,把发展的相互逻辑关系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可以做我们的发展指导。
“三纲八目”就如同纵贯全局的发展规划图,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在自己修为好的基础上还要带领团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把员工原本具有的“明德”,即他们本有的灵明德性引导之、焕发之、彰显之,从而更光明。企业经营管理者还要能够亲近员工、关爱员工,听取员工意见,从基层中获得力量和灵感。企业经营管理者还要带领员工不断地“止于至善”。
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为了更好地让管理人员自我约束,曾经创立了一套所谓的“金鱼缸”式的管理方式。他在解释这种管理方法时说:“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一举一动,员工们都看在眼里,如果以权谋私,被员工知道了就会瞧不起你。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要求他们努力工作、操守清廉吗?”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所谓“金鱼缸”式管理,就是管理具有“透明度”。管理的透明度增大,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置于众目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管理者享受特权,从而增强自我约束机制。如果从《大学》来透視,那么要做到透明之“明”,就要约束自己、磨炼自己的“明德”“明明德”之“明”。这需要具备亲近员工的“亲民”理念,还需要有“止于至善”的勇气。如果不能有后面的这些“明”,那么“金鱼缸”中被看到的就都是不明了。因此应该有一种管理者自我的心灵与道德的管理之明,才会有企业中的管理之明。这是北田的“金鱼缸”式管理的深层内涵。
“内圣外王,修身为本”的管理逻辑
中国文人士子向来都有“内圣外王”的理想,但是如何实现的呢?《大学》中讲得清清楚楚:先求“内圣”再求“外王”,先修“内明”之学,再求“外用”功夫。
《庄子?天下》云“内圣外王”,“内”,内省,是指自我修养;“外”,外界事物。清代顾炎武曾说:“孟子所谓穷则独善自身,达则兼营天下,具内圣外王之事者也。”(《与陆桴亭札》)《大学》展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逻辑过程。其中前面的几个环节至“修身”即可视为“内圣”之内容,即为“内明”之学;“修身”后面的“齐”“治”“平”,即是“外王”的逻辑,为“外用之学”。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85年为《有效的管理者》再版作序时说:“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事实上,人们不可能指望那些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管理者去管好他们的组织和机构。从很大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树立榜样。”《大学》说的“修身”等,就是“有效地管理自己”,然后再去管理“他们的组织和机构”,甚至去进行更大范围的管理,即“治国”“平天下”。试想,用此逻辑去管理企业,也用此逻辑去进行现代企业的竞争,或可以稳操胜券了。
曾经有一个案例广为流传,打动过许多人的心。在日本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被分配去洗厕所。上司要求她: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这个妙龄女孩,面对刷马桶这活儿,又面对这样的苛求,肯定尴尬过、困惑过、苦恼过,也哭泣过。此时,少女开始面临人生第一步的两难选择: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又不甘心人生第一次谋职,是知难而退败下阵来。她想起了自己初来的决心:人生第一步要走好,马虎不得。
这时一位前辈出现在她面前,且看他是怎样做的: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满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富有深意的微笑,一束关注、鼓励的目光。 前辈的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正因为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所以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是可以办到的。少女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马桶里的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工作的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很漂亮地迈出了人生第一步,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几十年光阴一瞬而过,最终她成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命运终将青睐那些有准备的、有积累的人,而最根本的准备与积累必将都是在修身之上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