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

2017-08-13李慧王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负迁移二语习得

李慧 王盛

摘 要: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迁移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这主要体现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素及技能,更要深入了解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并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来减少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迁移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这主要体现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关于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最早有行为主义的母语迁移思想及对比分析论,并经历了心灵主义的最低影响度的演化,到了近代逐渐形成母语迁移的制約论。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全面发展,其主要从心理学、认知学等多个方面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一般存在语言迁移的现象,即学习者不自觉将母语的使用习惯迁移到第二语言学习中,其主要表现为对第二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词汇学习的影响。一般认为,母语迁移对语言学习有着干扰作用,而实际上还有一定的帮助学习的作用。所以,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素及技能,更要深入了解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并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来减少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一、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一)母语迁移现象及其产生的背景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的词汇、句法等一定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学习,这种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势必会造成两种语言的迁移,对二语习得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为一种认知过程,迁移体现了个体心理的认知与加工的过程。二语习得是指人们掌握自己母语后对第二门语言的学习,二语习得的过程一定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母语迁移现象的发生。母语迁移指的是原有的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学习所产生的阻碍和影响。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话、写作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误用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不自觉的应用母语。例如,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大都会存在“中式英语”的问题。学习者在进行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母语已经建立,其思维模式与交际方式等已经固化,这就使得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不自觉的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样,在外语学习中受母语影响的现象,称作“母语迁移”。这种迁移分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情况。正迁移能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外语,而负迁移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语的学习。

(二)母语迁移的主要内容

对于学习者来说,语言误用属于正常现象,学习者通过误用而获得经验、认识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其实,误用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人类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二是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如深受母语的影响。母语迁移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語音迁移是语言迁移中最常见的,学习者二语的发音深受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二语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二语的发音纳入母语的范畴,最终导致错误的发音,出现所谓的“洋腔洋调”。例如,英语与汉语分别属于印欧与汉藏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的音位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发音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在词汇方面,如果目标语与母语的词汇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语便很容易学习。在词汇使用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时词汇使用的场合与氛围不同,词汇的使用也不尽相同。例如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很容易为学习者造成困扰。在句法学习中,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当母语与二语差别很大时,母语知识会干扰二语的学习,产生所谓的负迁移,而当两种语言模式类似时,便会产生正迁移。文化层面的异同也会产生母语迁移,二语学习者习惯用母语的文化模式来学习目标语。当一个人的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有很大差异的时候,二语习得中便会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其主要包括文化观念、思维方式、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二、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一)二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现象

学习一门语言,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不但要掌握目标语的语音、句法、词汇等,而且还要理解它们的应用背景及相应的社会思想、行为习惯等。实际上,这种理解来源于母语的知识,母语属于已有概念的载体。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是从已有语言知识的简单模仿开始,母语便是唯一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载体。研究发现,学习者正是借助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框架,来完成一些近乎正确的外语表达,并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语言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二语习得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二语学习者,他们会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知识来实现交流,这也是二语习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二语中的负迁移现象指的是二语教学中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干涉与负影响,主要是指某些形式及规则的不同而误以为相同所致。这种负迁移现象会干涉学习者对二语的学习,这也是二语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二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现象主要指的是过度应用、过少应用、应用错误等。过度应用指的是二语学习中为了回避某些复杂的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的形式,如学习者通过汉语的形式来替代二语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学习者通过汉语的语言结构直接仿造二语的语言结构。过少应用又称作回避,指的是学习者对二语中的某些结构与汉语中相对的结构差异过大而导致的困惑,进而引起学习者对二语与汉语相似性的怀疑。误解指的是汉语结构对学习者学习二语信息的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与汉语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影响母语迁移的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层面上主要包括语音、词汇等。人们会认为语音层面要比语法层面的迁移多一些,如学习外语时的汉语口音便是最好的例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汉语与二语在音素方面的差异及学习者语际识别的能力。其次,社会语言学认为,社会环境会制约迁移现象的发生。这里主要分为焦点场合(语言统一的社团)与非焦点场合(语言非统一的社团,前面一般指的是较为正式的场合,人们在交流中往往重视语言的规范与合理性。后者是非正式场合,人们在交流时往往不太重视规范性,而是借用母语自由地进行交流。例如,在外语教学课程中,学习者往往重视目标语言的形式,尽量避免汉语迁移现象的发生。但是,在课余时间,学习者并不太在意外语的形式,并不自觉地将汉语习惯迁移到外语交流中。第三,汉语与外语间的距离将影响迁移的发生。制约母语迁移现象的发生并不是语言间的实际距离,而是学习者的心理感觉。只有当学习者认为汉语与其正在学习的二语相似时,母语迁移现象才会发生。第四,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也是影响母语迁移的重要因素。学习者更容易从熟练度较高的语言转移到熟练度较低的语言,正迁移是在高度熟练度上发生的。

三、母语迁移理论对二语习得的指导

(一)创设语境避免语言误用

学习第二语言并不单单是拿到资格证书,而是掌握这门语言并更好地进行运用。近年来,在二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语言误用的现象,很多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停留在词义、语法的讲解上。对一个句子来说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就出现所谓的重视词形忽视表达的现象。作為一个单独的句子来讲,词形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然而将其运用到特定环境的对话中就会出问题。所以,教师在讲授相关句型、词义的时候一定要将其与事情发生的环境、身份等加以说明,以避免出现母语迁移现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想方设法为学习者提供相对适合的语言环境,并激发他们学习二语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合适的语境,让学习者能快乐的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用二语交际的能力。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孙骊曾说:“目标语一旦被世界上的某一地区所掌握与采用,无论其目的是什么,都将在其自身及其文化方面经历一个再生的过程。”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避免使用母语只是规避了母语的负迁移,而忽略了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所以,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应正确应对母语迁移的正作用,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为二语学习创设良好的习得环境。

(二)循序渐进指导二语习得

在二语教学实践中,对于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在指导上不应提倡大幅度的纠正或修改,一般只要学习者能表达出语言的本意即可。例如,“我一早起来,去了操场跑步。”正确的顺序应为,“我一早起来,去操场跑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学习者大胆说出来,去除他们害怕写与说的心理顾慮,以更好的用二语交流。教师可以等到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及语法后,再纠正学生的错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二语教学中应多鼓励学习者尽量用二语交流,通过二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一定要激发学习者二语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加以纠正与指导。现实的二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错误要求一次性改正,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例句来做,以此减少错误。这就使得很多二语学习者在用二语会话时更多采用自己学过的例句来交流,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与鼓励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从说一个词到一句话的提升。减少母语负迁移行为的发生是提高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二语学习中的误用现象,可以在母语迁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指导与训练来减少。然而,当学习者的目标语知识不足以让其进行交流时,母语便可以作为一种可以信赖的语言资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犯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习者应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所以,学习者可以适当应用其母语资源,利用其迁移正效应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二语,并学会用目标语进行思维,消除母语迁移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蕾,陈俊.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9):73-75.

[2]张灿灿.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91.

[3]詹伟.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与影响[J].教育论丛,2014(7):155-156.

[4]卢丽红.关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8-179.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慧(1976—),女,满族,新疆石河子人,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及文化。

王盛(197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6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B078)

猜你喜欢

负迁移二语习得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情景整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