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7-08-13张青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运用施工技术

张青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不断的拓展,在施工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施工要点,谨慎的分析施工条件,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合理的运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省建筑资金,确保工程质量。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运用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在渗透注浆施工技术和劈裂注浆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劈裂注浆施工技术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利用注浆管,将水泥浆压入桩端和桩侧的地层空隙中,从而将沉渣、土壤颗粒、孔隙等结合起来,以增强注浆区域土体的强度。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与此类似,由于被压入的水泥浆能克服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和破坏,然后水泥浆就可以沿着裂缝渗入填充孔隙。当达到一定的注入量时,虚土沉渣的各项性能、桩和岩层土体的边界条件,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出现劈裂效应,形成高强度的复合土体,以提升桩基的承载力。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实用性优点: 第一,它可以固化桩沉渣、泥皮等,大幅度提高桩的承载力以及减少沉降量。第二,可以节省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效益特别高,尤其是对直径比较大,桩比较长的效果更加显著。采用灌注后注浆技术可以减少桩径,缩短桩长,还可以避免穿透较难穿透的地质土层,明显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适用范围特别广,几乎可以运用于各种地质土层及强、中风化岩层中。而且灌注桩后注浆预埋的内导管可以利用声波透射法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经过注浆后还可以替代强大截面钢筋,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还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实用性不足: 第一,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桩基难免会受泥皮的影响而降低桩基的承受力。第二,一旦桩端出现沉渣的现象,也会影响到桩基的承受力。第三,在桩柱混凝土强度无法统一的前提下,会难以保证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最后发生分离的现象。所以在利用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优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控制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挖掘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最大的潜能,使它更好的运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2.1钻孔施工

按照相关的标准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机安放的位置必须准确,与预先确定的孔偏差不得大于2cm。在钻进的过程中应保证钻头处于垂直的状态,防止出现孔洞误差过大的现象,其倾斜率应控制在1%之內,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要求控制孔洞的深度,在钻机施工时不能出现中断的现象。在注浆孔成型之后,按照规定的要求检测孔洞的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清孔作业,将孔洞内部的碎石和浮土清理干净,避免对注浆的质量造成影响。

2.2注浆管的制作

在注浆管制作的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注浆管的直径。为了保证注浆管的质量,可将其分为三段来进行制作,首先是端部的花管段,在此部分的侧壁需要设置出浆水孔,其中孔洞的直径为6~7mm,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塑料薄膜或者橡胶模将花管段紧密的包裹起来,并在外部用铁丝绑扎,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的现象。另外,在中部直管和上部带丝扣接头的部分制作时,也应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确保注浆管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3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注浆管的安装和下放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钢筋笼的制作,在钢筋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应先对钢筋的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对于质量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材料禁止应用在施工的过程中。随后按照注浆管道的需要制作钢筋笼,在主筋和箍筋的搭接部位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笼的牢固程度,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 在钢筋笼制作完成之后需检查其尺寸偏差,如果偏差过大还需要及时处理,其中允许偏差的范围如表1所示:

2.4 压水试验

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压水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检查注浆管道的质量,包括其密闭性以及内部通畅性,防止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或者是漏浆的现象,影响注浆施工的质量。将高压水压入注浆管道之中,持续3~5min,严格控制注水时的压力,避免由于注浆压力过大出现注浆孔坍塌的现象,一般需要将压力控制在0.5~1MPa。同时通过压水试验也能够将附近的泥浆和沉渣进行有效的清除。在压水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观测孔洞的状态,如果出现充盈系数过大或者孔洞坍塌的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通过压水试验能够冲开混凝土覆盖层。

2.5注漿施工

在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注浆的压力和时间,其中注浆的压力应根据压水试验的压力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确定在注浆过程中所需要的压力,同时还应根据桩身的不同长度来进行压力的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试注施工,确定出最佳的注浆压力。若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压力过低或者冒浆、串浆的现象,可以采用间歇式注浆的方式,每次注浆的间隔时间控制在30~60min。在桩体附近的注浆量达到设计的要求之后方可停止注浆作业。在注浆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桩体得到有效的加固。

3、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3.1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开始安装注浆管,首先要将注浆管内的异物清洗干净,目的是防止在注入浆液时可能会出现的堵塞注浆管的现象,同时也要注意查看注浆头和注浆管是否密封完好;而且端部花管、压浆管连接完成之后,每节或每段都要做密封检验以保证密封完好,通常情况下检验时把具有一定压力的自来水注入管内进行灌水试验,试验过程中倘若出现渗水现象需要马上结束施工并寻找渗水成因进行修改;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检查在安装压浆管时,钢筋笼(伞笼)底端与花管端部是否齐平(浆管底端超出钢筋笼200~300mm 指的是包含注浆阀在内的插入土层注浆管长度,此长度范围内不允许开孔)。

3.2为了使水泥浆质量得到必要的保障,在材料混合时一定要使用计量投料方式,以此来确保精确的浆液水灰比;需要注意使用的水泥一定要用在有效期范围内的干燥水泥,切忌用已过期或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在进行注浆这一步骤时,整个过程必须确保连续,不能中断。倘若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必须中断则要立刻采取应急措施进行紧急处理,而后要尽快恢复注浆以此来确保注浆完成的质量。在注浆的过程要注意进行必要数据的记录,对于注浆时间、注浆压力、注浆量以及一些突发情况的都需要有进行详尽的记录,并且对于突发情况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而后加以分析。

3.3在进行注浆时,需要精确把握注浆量以及注浆压力,同时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判断何时结束注浆过程。注浆结束通常需要同时达到以下两个条件:①注浆压力需要满足终压,之后终压能够持续5~10min。一般情况下终压是初压的2~3倍;②在满足终压稳定的前提下,浆液的注入量要大于设计的要求。如果出现注浆管堵塞的现象,需要使用另一根注浆管(一般设计时注浆管有两根,二者对称放置,事故出现时可作为另一根的备用管)进行注浆。倘若对浆量设计复核无法满足停注条件或者两根注浆管同时堵塞,则只能使用钻孔布管方式进行注浆。

综上所述,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一部分,尽管它的施工工艺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但是该技术仍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效益性,所以得到大规模的建设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技术的工艺应用,并掌握建筑的基本知识,严格规范管理的运行质量,使得该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展望未来,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会获得持续改进和创新,并提高公司的建筑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海亮.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34)

[2] 陈金在.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14)

[3] 唐小芬.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6(04)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运用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