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钻细抓巧利用

2017-08-13胡海英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

胡海英

摘 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靠几节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教书”与“育人”之間的密切关系,摸索总结出一些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深钻——深刻钻研教材,挖掘德育渗透点

1.阐明课题渗透德育

课题,被称为文章的“眼睛”,同时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如,我在讲授《索溪峪的“野”》一课时,让学生紧扣课题,围绕“野”字充分质疑。“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逐步在探究中解决“野”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中感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感受畅游于大自然时的愉快心情。

2.借用时代背景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这样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二、细抓——仔细研读课文,抓词悟情渗透德育

1.在品词析句中渗透德育

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穷人》一课中,描写渔夫听了桑娜的讲述后,经过思考做出决定的一段,我抓住渔夫的神态描写“皱起眉”“脸色变得严肃、忧虑”来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抓住动作描写“搔搔后脑勺”来说明渔夫正在认真考虑;并结合语言描写和“熬”字形象地说明了渔夫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的心。

2.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3.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4.利用课文内容所揭示的道理进行德育。

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着重对文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句进行了深挖细究。首先我让学生围绕这一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明白“我为人人”的真正内涵,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接着我让学生讲讲身边的实例,并联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来,从德国人特殊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借此对学生进行了一番道德教育,传递了一种社会正能量。

三、巧利用——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多种形式中

1.在写作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视作德育的过程。如,通过在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对所发现的现象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向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的习作练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2.在口语交际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每一单元都安排有口语交际的内容,那也是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同样不容忽视。如,通过小组形式交流《父母的爱》,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父爱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懂得热爱父母,感恩父母,报答父母。

3.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并列出书目,如《爱的教育》《城南旧事》《鲁滨孙漂流记》及鲁迅作品选等,引导学生去读,并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明白道理,获得启迪。

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所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有机地把教书和育人糅合在一起,以课堂为主阵地,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每一个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使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思想上受到了各方面积极的教育,灵魂得到了正能量的洗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航向。

参考文献:

[1]黄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

[2]王凤要.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月刊,2016.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