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低年级语文的有效识字教学

2017-08-13纪萍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指导识字教学兴趣

纪萍

摘 要:低年级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字词的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识字量大,内容又比较枯燥,学生经常学了这个,忘了那个,巩固了前面的字,又忘了后面的字。如此反复,力气花了不少,却好像总是在做无用功,识字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呢?针对此问题简要阐述。

关键词:识字教学;兴趣;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把握识字教学中的情趣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活性的原则,并探究积极有效的识字教学规律,努力实现识字教学的高效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教学也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所以,在学生初学语文的阶段,激发起学生主动识记生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不可忽视。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之重中之重,一是朗读,二就是识字。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大量识字,汉字的特色决定了它既难认又难记,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汉字,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并且有效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呢?

一、多种方式激发识字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只有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识字的方法,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导入激趣。新课时导入时,我一般会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要学习的生字呈现在让他们喜爱或惊奇的情境中,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我最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猜谜语识字。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的“伯”字时,我用谜语“千里挑一,百里挑一”充分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教学“伯”这个字,學生个个投入,对于“伯”这个字的写法更是铭刻于心,想忘也忘不掉了呢!

2.情境激趣。在新授课时同样可以创设多种情境,使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效的方法有:

(1)图画设情境。简单明了的图画,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发他们的大脑思维。如教“坐”字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画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土堆上的简笔画,然后让学生也学着画这幅画,同时想象记忆“两个人,背靠背,一起坐在土堆上”,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坐”字,不会忘记了。在学习“鱼”字时,我用粉笔画了一个三角形的鱼头,再画了鱼的鳞片,最后画上尾巴,学生在看图、思考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识字的过程中,提升了识字效率。

(2)游戏设情境。创设游戏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一种游戏娱乐的情境中开始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如教学《识字6》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偶:狮子、老虎、孔雀、长颈鹿等道具,把教师的桌椅布置成迷你“动物园”的样子,把动物玩偶都贴上汉字和拼音,让学生在“逛动物园”的时候学习课文,认识汉字。

(3)儿歌设情境。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在学习“抱”字的时候,我说“有手抱一抱”,我又出示了“泡”“炮”,学生说到“有水就冒泡,有火就开炮”,这样押韵的儿歌马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种途径解决字的音、形、义

1.多样读法记字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准字音,充分利用好拼音这根拐杖,每课学习生字,我都先让学生拼读一遍,直呼三遍,并设计要求让学生找出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字。通过找拼音、读拼音并采用抽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跳读、倒读、猜读、开火车读等多样读法记字音。运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游戏,把字音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里。

2.把学生较喜欢的几种识字方式归类总结,经常使用。例如:

(1)根据偏旁部首归类。每学习一课生字后,学生喜欢找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把它归为一类。学生找出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后,让他们再回忆以前所学的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写在黑板上读,记。比如“言字旁”的字:说、许、认、诗、课、话、识……告诉他们有些字可以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易读、易记。比如:认识、说话这些词语。

(2)换偏旁。换偏旁的主要目的是记住形声字。如学习生字“苗”学生能加偏旁换成锚、喵、瞄、描、猫,教他们区别这些字,反犬旁的猫是小猫的猫,它是动物一类的,与动物有关。提手旁的“描”与动作有关,金字旁的“锚”和金属有关。

(3)加一加。我告诉他们凡是合体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字形,左右相加或上下相加或内外相加组成一个新字,这样更容易记住字形。遇到特殊字,叫他们开动脑筋,思考。有的字,不只组成一个字,比如:口+木=(呆)(杏),像魔术师一样灵活变字。

在四年一年级的教学经验积累中,我发现这几种识字方法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生识字兴趣浓了,效率也不断提高,识字量日渐增多,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三、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一年级课文中出现的生字都是笔画较少、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大多数生字来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教学生字“丁”时,马上有小朋友说:就是“丁正玮”的“丁”(丁正玮是我们班的一个学生);有人说:就是“订正作业”的“订”字去掉言字旁。也有人说:“我们楼下的商店叫小丁杂货店”……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更是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因此,我觉得学生识字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仅仅把学生识字的通道堵死在一本课本上,更不能局限于小小的校园内,生活才应该是学生的大识字库,把生活和课堂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四、有效指导写字

指导学生把字写工整、漂亮、美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指导不到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我认为,指导学生把字写好要做到“五个要”。

(1)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帖,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所占的位置。

(2)老师要做好范写。尤其难写的笔画,比如“风”字的横斜钩,“鸟”字的竖折折钩,“心”字的卧钩和三个点放的位置,单独写“心”字和作为偏旁部首写,有区别,在写时要把关键笔画写好。

(3)要让学生认真描红,把每一笔、每一画描写到位。

(4)老师要做好巡视和辅导。

(5)要给足时间练习。

总而言之,充分激发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后,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识字,他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的教学活动中。因此,老师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小朋友爱学生字,学会生字。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指导识字教学兴趣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