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爱,晋剧青衣里程碑
2017-08-13王越
王越
王爱爱,晋剧青衣里程碑
王越
听说过晋剧的外省人,都知道山西有个王爱爱;喜爱晋剧的三晋父老,都爱听王爱爱的演唱。的确,王爱爱老师的演唱音色甜美,音域宽广,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灵巧多变,高低自如,表演朴实端庄,情真意切,在晋剧的青衣行中,独树一帜。聆听王老师那甜美动人的演唱,犹如炎热的酷暑饮了一杯香茶,清爽怡人。
王老师在50多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艺术形象,如《打金枝》中的沈后、《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算粮》中的王宝钏、《金水桥》中的银屏公主、《教子》中的王春娥、《出水清莲》中的王桂英、《三上桃峰》中的青兰、《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等等。无论是雍容端庄的皇后和公主,还是多才多艺的大家闺秀;无论是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还是光彩照人的共产党员,她都能塑造得栩栩如生。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年过七十的王老师艺术之树依然常青,依然具有清脆圆润如银铃般的甜美歌喉。那么,王老师到底有着一段怎样的艺术人生?
自古瓜儿苦后甜
1940年6月10日,王爱爱老师出生在山西榆次南关。酷爱戏曲的爷爷王金奎娶了三个老婆,其中两个就是唱戏的。她的奶奶筱桂花是当时晋中小有名气的旦角儿,她的爷爷自己还承办着剧团并且自当班主,叫新生晋剧团(公私合营后改为榆次县人民剧团,即现在的晋中市晋剧团的前身),王老师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郁戏曲氛围的大家庭里。
小时候的王老师经常在家里见到许多当时的戏曲名人,因为每逢年底各剧团封箱以后,她的爷爷就从省城把这些名角儿请到家里,吃住、唱戏。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小年纪的王老师自然会受到艺术熏陶。大约到了七岁时,爷爷奶奶发现她嗓子不错,开始让她学唱戏。奶奶自然就成了她艺术上的启蒙老师。奶奶对她要求很严,天不亮就叫她起床出去练功、喊嗓子,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每天在城墙根下喊嗓、练功,练唱的曲子就是奶奶教给的人物唱段。那时,她奶奶也不懂什么丹田、头腔共鸣等科学唱法,只是叫她吸住肚子唱。就这样每天唱啊唱,直到她唱不动了为止。另外,她奶奶还叫琴师给她吊唱,为她以后无论唱多少戏也唱不倒的金嗓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曾有人好奇地问王老师,为什么她七十多岁了嗓子还是这么清亮,是不是因为她天赋条件好?王老师说:“嗓子天生好是个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小时候练下的。”如此看来,童子功对从事艺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老师学唱戏也曾经历过艰苦的磨练,每天除了练唱几个小时之外,还要练基本功,身段功、把子功、毯子功。她奶奶身上有功夫,手上很有劲,如果看见她哪儿练得不对,拎起她的小胳膊就能把她甩到三四米远处,那时都是砖地,疼得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练跑圆场时,奶奶用一条带子把她的双腿绑在一起,她在前边跑,奶奶在后边跟,跑慢了奶奶就会踩了她的脚;步子跑大了就会摔倒。练唱腔时,奶奶在她身后拍着她的肩膀打节拍,唱不对了奶奶就会打得很重,以致她的肩膀经常是黑青的。到了晚上睡觉时也不敢放松,她要把两只脚像枕头一样轮换垫着睡。拿顶时必须要等一柱香燃完了才能下来,奶奶通过这些方法,让她苦练腰、腿功。这样严格的训练,让王老师从小饱尝学艺的艰辛,当然也为她以后的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她爷爷自己经营着新生晋剧团,9岁的王老师自然就有了登台演戏的机会。她演出的第一出戏是《凤仪亭》中《拜月》的一折,饰演貂蝉。她奶奶特意为她定做了小戏装,小红袄小红裤,当她彩扮上一出场,观众就给了个碰头彩!观众喜爱地叫着:“快来看!这是筱桂花的孙女子,这娃娃大了可了不得!”王老师小时候名叫王玉爱,由于观众喜爱,榆次当地方言用叠音叫“爱爱”更为亲切,于是王爱爱的名字就叫响了,一直叫到现在。
当时,王老师的两个姑姑和她奶奶收的一个徒弟,她们四个女孩子加起来正好是四个行当,即小旦、青衣、须生、小生,她们这娃娃班就能演不少折子戏。她13岁时,由于奶奶不幸患上绝症,从北京协和医院回家后仅一个月就去世了。14岁时她正式进入晋中市晋剧团,拜师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老师,并和程老师一起演出新编现代戏《朝阳烈火》。程老师在剧中饰党支书,她饰团支书。她继承了程玉英老师创造的“咳咳腔”神韵,相继演出了《朝阳烈火》《教子》《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等不少传统剧目。她那银铃般的嗓子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喝彩。1960年20岁时,调入省晋剧院青年团,拜师牛桂英。牛老师在吐字归韵方面给予她很多指导。王老师在两位老师演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的特点,吸收了声乐的发声方法,逐步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爱爱腔”。20世纪60年代她在电影《汾水长流》中演唱的主题曲《汾河流水哗啦啦》,一下子让她近乎家喻户晓,晋剧《含嫣》中一曲《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儿黄》更是成为她的成名之作,也是“爱爱腔”形成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后,王老师的艺术人生走向辉煌。“爱爱腔”成为当今人们争相模仿学习的声腔,她也荣获“中国金唱片奖”,并且桃李满天下。被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被誉为“晋剧皇后”。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来自持续的艰苦奋斗,任何光环的照耀都有背后无数的辛酸。观众戏迷喜欢王爱爱,喜欢看她的戏。孰不知,王老师的母亲却不能看她演戏。从王老师7岁学戏到2010年她母亲去世,这么多年,老人家总共只看过她的三场戏,即《龙江颂》《雏凤凌空》和《明公断》,而且是看一次就大病一次。她母亲说:“妈妈就不能看我娃演戏,一看就想起我娃小时候练功来了,可怜的,心疼得妈妈还颤抖了。”其实,当年母亲是不同意她学唱戏的,唱戏多苦啊!但是母亲是个童养媳,能有多少说话的权力呢?好在王老师经过无数艰苦磨砺,她成功了。有句话叫“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相信无论何时王老师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痛苦与今天拥有的辉煌,都是欣慰的。
独树一帜的“爱爱腔”
王老师创造的“爱爱腔”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七八十年代,辉煌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她在晋中小有名气之后,于1960年调入省晋剧院青年团,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全团人员吃住和学习都集中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南宫),过着共产主义的集体生活。一二十个唱小旦和青衣的女青年,住在二层楼的一间屋子里,欢声笑语,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青春活力。这段纯洁的美好生活至今深深地留在王老师的记忆里。
太原是省城,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中心。省晋剧院又是全省最有代表性的晋剧最高表演艺术团体。在这里,集中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乔玉仙、刘俊英、梁小云等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张一然、方冰、赵步颜、王辛路、刘元彤、李守祯、林凡、赵森林、温明轩、刘和仁、陈晋元等一大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演奏和管理人才,再加上当时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青年团很快地成长起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这些青年名家没有辜负领导的重托和三晋父老乡亲的厚爱,曾九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并出省巡回展演,这一系列演出使他们名声大震,在山西戏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王老师身处优秀的环境中,自然为她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这一时期,她得到了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老师的真传,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牛桂英是晋剧“牛派”艺术的创始人,她的演唱很有特点,行腔委婉,讲究字眼和韵味,被誉为“云遮月”。王老师认真汲取了牛老师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深入体味和领悟其中的奥妙,在唱腔和吐字归韵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她把程派和牛派艺术的特性进行了认真分析,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巧妙地把牛派和程派两者的艺术精髓进行了融合,并加以创新,既保持了程派热情奔放、刚劲激越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的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民歌的唱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特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爱腔”。
“爱爱腔”在民间广泛流传,几十年来不断创新、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晋剧领域最主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这一艺术现象引起了业内很多专家进行研究,其中,著名戏剧理论家郭士星先生认为,王爱爱老师在艺术上富有独创性,“爱爱腔”在晋剧旦行中独树一帜,他总结的“爱爱腔”理论也得到了王爱爱本人的认可和称赞。他认为“爱爱腔”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音色纯正,吐字清晰。她不论唱什么唱段和剧目,总是声音透亮甜美,韵味无穷,一字一句都能使观众听得清清楚楚。她的喷口有力,放声收韵都很严谨,严格做到腔随字走,拖腔总是根据字的韵母行进,虽十转百转,口型不变,本音始终一线,字与字之间,总是上字字尾收足,再出下字,并在两字交界处自然划断,这种功力节奏不仅表现在演唱节奏缓慢的【平板】【夹板】【慢二性】【慢垛板】上,也表现在节奏很快的【流水】【紧垛板】上。如在《见皇姑》里,有一段长达38句的成套唱腔,她将【紧垛板】唱得出字如流,一气呵成;节奏紧而不乱,吐字快而不浊。没有深厚的演唱功力和运气、换气的熟练技巧,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演唱水平。
二是润腔灵巧,刚柔兼备。她的艺术悟性极高,尤其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善于表现人物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特别注重装饰音、颤音、滑音等的运用,同样一段唱腔,有些人唱得平淡无味,而她则唱得悦耳感人,入木三分。
三是优雅质朴,稳健大方。她的演唱和表演,沉着老练,不浮不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稳健大方的大家风范。
四是感情细腻,贴近生活。她的艺术修养很高,特别善于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细腻的演唱,把生活体验化入剧中,深刻理解人物,以精熟的技巧加以体现,准确真实地表达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动人。
三是气息饱满,王老师比一般演员气息控制时间长。她经历过唱腔的严格训练,极其讲究气口,气息均匀,换气科学,不该换气时一口气将拖腔唱完,很注重唱段的完整性,如《七律·长征》“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颜”字,拖腔十六拍,将演唱气势带向高潮。
我认为,“爱爱腔”的形成,得益于王老师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得益于幼年艰苦的训练,得益于遇到了优秀艺术家辅导,得益于著名导演刘元彤先生的指导,得益于晋剧音乐家刘和仁对她音乐的指点,得益于她身处一个优秀的艺术环境中。但这些都还不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王老师自己在演唱上的琢磨。最初王老师不识谱,1964年去中国音乐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对她的演唱方法有很大的启发。王老师是一个很用心的人,音乐设计刘和仁要求她把每个休止符、三连音、符点等细小的地方,都必须唱到位,有连接线的地方,不要换气否则就破坏了唱腔的圆润。王老师非常尊重音乐创作者的要求,有意识地加入装饰音,倚音滑音。她认为,一个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舞台的实践、与同台演员的交流,再加上用心琢磨,就会一年和一年唱得不一样。
王老师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精彩唱段,2001年10月18日,她举办了个人舞台生活50周年大型演唱会。将自己50年来的艺术人生浓缩在小小的戏剧舞台上,演唱了15个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唱段,演唱会非常成功,极大满足了戏迷观众朋友的审美需求。王老师说,举办这场大型演唱会,主要是想了却丈夫生前的心愿。
王老师的丈夫名叫刘惠生,于2000年突然去世,生前一直想为爱妻举办演唱会的愿望也随着他一起走了。极度痛苦的王老师在子女的坚持下,忍痛策划筹办。演唱会上,当王老师唱到“鞋弓袜窄人挨挤”这段唱腔时,一声哭白“夫啊”令观众顿时热泪夺眶而出。“原说是,他年必定重相聚,谁料到,重聚已是生死时光阴一须臾。强挣扎我赴刑场,把夫君寻觅。”这时有一个拖腔,似乎她在到处寻觅夫君。“有什么言语快快嘱咐我几句,难道说就这样死别生离?”如泣如诉的哭腔,似王老师心中的话语,观众听得泪雨滂沱。
对于自己创造的声腔,王老师始终追求完美,直到现在,她还经常听听自己的录音和光碟,不断进行改进。王老师说得对,任何艺术都有遗憾,否则艺术就不会发展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爱爱老师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辛勤耕耘的艺术园丁。2002年她从省晋剧院退休后,2004年受聘担任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名誉院长。职务虽说是虚的,工作却是实实在在的。多年来,她每天都要去学院上班,查岗、调整课程安排、指导学生练功、出席各种活动等等,她把培养新人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指导学生练唱,强调科学练声,打开口腔,这样才能找到共鸣。她要求学生勤练基本功,唱念做打全面发展。即便是青衣行当,也能走前桥、后桥、蹦子、抢背等,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演出。
王老师收徒弟33人,原有9位:史佳花、耿玉珍、杨志爱、王成兰、陈转英、刘建平、苗洁、党月萍、魏青梅;2007年喜收12位弟子:杨丽丽、魏建琴、李月萍、郭全秀、雷改琴、王中壁、陈红、刘焕莲、郭爱爱、李莉花、刘淑琴、郭素梅。2013年,收10位弟子:李栓生(男)、卢华廷(男)、谢冬梅、张文萍、陈慧娟、刘培花、李素花、赵红艳、史叶青、王艳梅;2014年收耿忠翠、王晶华。如今已经是桃李满天下,大多已经成为我省的艺术中坚力量。如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得主史佳花、“梅花奖”得主苗洁,还有“杏花奖”得主陈转英、刘建平、杨志爱、魏建琴等。虽说弟子们已经取得了一定艺术成就,王老师依然经常教育叮嘱,希望她们谦虚做人,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王老师每天都要读一到两个小时的书,读过莎士比亚、巴金等人的书,读过《红楼梦》《金瓶梅》等。尤其是《红楼梦》前后读过三遍,书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对她在舞台上塑造人物有过很多启发。她特别喜欢薛宝钗,喜欢她的宽厚,即使黛玉给她钉子碰她也不计较。依王爱爱的话讲:“这样才能和谐、快乐、幸福。”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王老师读书如同琢磨她自己的唱腔一样,喜欢思考。
有学生问,为什么同样演唱《明公断》,她们唱时观众没什么反应,而王老师唱时却让观众掉泪。王爱爱讲道:“首先得从人物出发,其次是从剧情出发,你得琢磨,我的唱腔和这个人物符合不符合?你就是站在那儿唱,是一个演员站在那儿唱,就没有把演员变成剧中人。你要是把演员变成剧中人,你看他感化观众不了!”的确,感情是唱腔的灵魂,情感真挚,就能获得极大的艺术效应。王老师抒发的感情,都是从肺腑中流出来的,所以,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为什么王老师的唱腔人们特别爱听呢?主要是王老师唱得有韵味,她要求弟子,每当拿到曲谱时,一定要细细地看,不可以拿上曲谱只看个大概就觉得自己会唱了,必须注意曲谱上细小的音乐提示,如果只是直巴巴地按乐谱唱,不注意起伏,没有抑扬顿挫,唱出来就不优美。唱腔也和人的修养一样,经常读书,与有学问的人交谈,都能提高。
对于戏曲目前存在的不景气问题,王老师在着急之中更多的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王爱爱老师说:“我老了,我要把党培养我的艺术,都教给学生。现在,很欣慰地成为国家级晋剧传承人,这是党的关怀,群众的爱戴,自己一定不辜负这个声誉,要活到老学到老,积极地跟上时代,叫晋剧也跟上时代。特别是戏曲处在现在这种状况,我绝不灰心,我相信戏曲还有辉煌的一天。活一天,就要对晋剧事业爱护一天,对后一代负责一天,对未来期盼一天。”
王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她为学院孩子们授课,成立了工作室,举办了“爱爱腔”培训班,赴香港讲学等等,为流派传承不遗余力。王老师,最美夕阳红!
王越,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副所长,《戏友》副主编,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