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反思

2017-08-12吴进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翻转课堂问题

吴进

摘要:在分析翻转课堂内涵、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国内高职院校的翻转课堂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其中存的问题,并通过反思在实践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模式及考核方面提出了建议。

關键词:翻转课堂;应用;问题;项目教学

近年翻转课堂在国内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类院校进行了实践和研究。这些工作的开展得益于国内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为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从院校的实践来看,一些院校取得了成果,如一些本科院校和中小学校。在高职院校中取得较好成果的则不太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情、教师教学理念、信息化条件、保障措施和规范制度等。如何能更好地利用翻转课堂为高职的教学提供动力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内涵、模式、问题,并进行必要的反思。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多位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马祖尔教授、《翻转课堂》论文作者莫林拉赫、斯特雷耶等。萨尔曼.可汗则通过建立可汗学院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广受注目,这一教学模式在北美较流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Maureen J.Lage等人在其2000年发表的论文里将翻转课堂定义为:将传统的课内活动移到课外,而将课外的活动移到课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进行教学,学生课堂上和课后继续完成学习。而翻转课堂模式则在课前给学生提供教学微视频、PPT等教学资料,由学生灵活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学习,课堂上主要是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进行问题解答、辅导完成学习并进行评价。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先学习而后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引导、辅导的教学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包括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等。

60年代美国的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教学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变量:认知、情感的准备状态及教学质量。他认为良好的教学质量和足够的时间能使大部分学生达到掌握水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认为知识由个人建构。认知负荷理论提出存在三种认知负荷:内在、外在和有效认知负荷。学习材料本身的复杂性和结构引发内在认知负荷;信息的呈现形式与方式决定外在负荷;学习者加工和理解材料将决定有效负荷。有学者研究指出“小步子、常重复及精致化有助于降低总体认识负荷”。这就为课前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支持。有效教学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支持下的研究指出了有效教学的七项原则,分别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差异与不同学习方式、对学生给予高期望、鼓励学生间合作、师生互动、及时提供反馈及强调时间投入。

知识内化理论。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内化的基础是认知结构。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会产生影响,而且认知结构影响知识的迁移。皮亚杰在发生认知论中提出,知识同化为将新知识纳入到主体的原有的“图式”中,从而引起“图式”的量变。奥苏贝尔进一步指出,知识同化、顺应是新知识与主体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

三、高职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

高职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上存在多种模式。一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翻转课堂教学,二是在项目化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三是分层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国内借鉴较多的翻转课堂模式是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在该模式中课前完成的活动包括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活动包括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快速少量的测评和总结反馈。高职院校在应用翻转课堂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为几个代表性例子。

在高职基础会计的“错账更正”实训课中,吴节(2016)采用翻转课堂的进行教学,经调查分析研究者认为学生的错误率降低了,教学效果较为明显。其教学模式为:一是课前创建网络教学环境,如QQ群或微信群等,以便教师上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学生学习和讨论;二是制作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平台;三是在课堂上进行师生的互动;四是对知识进行尝试拓展。

胡雷(2015)在网页制作与设计课程的实训课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学生被分为A、B两组,研究者通过分析结果认为在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网页制作的成绩。其教学模式为:一是课前告知,教师在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和PPT等教学材料通过网络学习管理系统上传,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和讨论交流;二是引入分析;三是任务实施;四是展示评价;五是拓展训练。吴惠娟(2015)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将采用项目导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得出的结论显示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师生的交流沟通得到改善。

张聪(2016)在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并非所有等级的学生都适合开展翻转教学,c级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不宜采用。A级和B级在班级在实践中互联网平台在课前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视频、PPT和文档资料,在课堂上则增加问题讨论、任务互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高职翻转课堂应用常见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后,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这制约了其广泛采用。

1.学习主动性不足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翻转课堂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如观看微视频、预习知识点、完成一定的测试等。但高职学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自控力弱,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理容易受外界信息、游戏等的影响,能主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情况不佳。在随后的课堂中,疑难问题的探讨、小组的任务完成、课上的汇报、测试等就很被动,如部分学生课前不愿学、课中不讨论、任务不参与、测试完不成。

2.制作优秀的微视频有难度

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微视频,其制作的好坏影响到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实践中学生反映出微视频不够生动、趣味不足等问题。微视频制作需要完成知识点的选择、设计出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模式、视频拍摄、剪辑等工作,这与教师本身教学经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工作时间保证有关系,同时也与相关硬件设施、微视频拍摄剪辑的专业性有关系。

3.工学结合不够紧密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但有一定的学习目的性,教学与未来的真实工作、就业结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很多微视频是在校内拍摄,主角是教师,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工作氛围,人物和表现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如果课程没有较好的开展工学结合,仅依靠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有困难。

4.教师网上工作负担加重

采用翻转课堂后,为检查和辅导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课前课后教学管理,如学生微视频观看管理、在线答疑等。由于学生的课前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为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沟通,这给工作教师增加了负担。

5.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有待改进

国内借鉴较多的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相对比较简洁,这也给了教学工作者主动发挥的空间,以便能够构建有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有硬件、软件、网络及人员条件下哪种模式较好,或者说要较好地发挥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应有的效果该如何进行网络、软件硬件的建设、人员的培训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五、反思

研究者们对翻转课堂在高职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同时出现了问题后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

1.教学实践要体现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的起源在于为了让不能按时来上课的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完成学习。随着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其内涵也应不断地被丰富。学生自己是知识的构建者,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思想要真正实现,不是简单地把课前的学习与课堂简单的交给学生,而应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协同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一个教学引导者、协助者、监督者、考核评价者的角色。比如在课中,学生应通过任务的完成、成果的取得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翻转了,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那么原先课后完成的任务可以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高质量的完成。让课堂成为一个问题的讨论场所、任务的计划与实施场所、成果的汇报与考核评价的场所。这样在进行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作用,全面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通过高质量学习成果的取得,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网络时代、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现变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各类应用软件等应该被充分利用。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应进行挖掘,充分利用其价值,用以指导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应该受到重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这种智慧课堂要涉及到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3.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

通过完成真实或模拟的企业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行动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进行分工,制定计划、收集信息、内部研讨、与教师互动、完成任务,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技术技能的训练。成果提交或课堂汇报要接受点评、考核,学生可以很快獲得学习反馈,看到自己进步与不足,并作出改进。

4.加强考核

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对课前的学习也要进行考核,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加强线上的管理工作。课前的学习情况也要纳入到过程性考核中,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一个较合理的全面考核方案及适合的教学模式仍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翻转课堂问题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