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将教学策略指向教学目标

2017-08-12余德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余德芳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板块都应是清晰而简明,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层层问题、零散细节、拓展资源等教学策略,对某一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集中教學,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辨析文字、体悟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聚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35-01

建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明确的,教学板块应是清简的,教学策略应该是集中的。唯有集中地教学,才能形成教学合力,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辨析文字、体悟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借助层层问题,指向核心目标

有效的问题是引领学生不断向文本深处漫溯的有效方式,更是促进学生思维运转强有力的纽带。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问题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形成思维习惯,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向故事的纵深迈进。在教学之初,教师提出问题:“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却在面对一个白骨精时阴沟翻船,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就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故事的兴趣。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教师再次提问:“孙悟空一心想要保护唐僧,可唐僧却并不领情,还一味地责备悟空。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矛盾呢?引发这一矛盾的根源在哪里?”这一问题旨在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故事深处,探寻人物之间的关系,将关注点聚焦在故事的本质根源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提问:“白骨精区区的三次变化,就在与拥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的对决中占据上风,这是什么原因?你认为这真的是这两个人的较量吗?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其他人物对事态的发展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教师试图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不仅关注故事的主人公,更要以更广阔的思维关注多个人物,感知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所体现的价值,从而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一案例中,教师前后三次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形成了集中而紧凑的思维合力,将教学过程全部指向核心目标,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文学习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零散细节,指向创作构思

想要对文本有深入通透的把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整体感悟的层面上,而要紧扣课文细节,引领学生针对局部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洞察作者创作的根本意图,从而产生心灵共振。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记人散文,以展现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为己任。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品悟人物形象、感知记人方法为目标,使整个教学流程和目标趋向集中。教师可以从人物外貌入手,紧扣“瘦削的脸……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等外貌描写,直面人物外形,揣摩人物的基本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这位老人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朴实的劳动者形象;可以紧扣“喝的是雪花泉的水……我能舍得走吗”等老人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内在性格,让学生感受老人的开朗豁达以及对天游峰的真切情感。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作者先后描写了环境、语言、外貌,都是为了更鲜明地凸显扫路人自信开朗的个性,这正是作者文本创作构思的精妙之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所有的教学都指向一个教学目标,即揣摩作者的创作策略以及这一策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学指向集中,形成了教学合力,效果就很明显。

三、借助拓展资源,指向文本整合

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相同主题、相同文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阅读教学讲究“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要积极收集与教材文本相链接的教学资源,以整合的视角集中教学材料,引领学生在深入联系、对比中促进学生认知素养的不断提升。

如,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时,教师将两个课时的教学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课时作为《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导读推荐课,旨在概括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随后,教师就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在学生全部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之后,第二课时定位为阅读汇报课。教师组织学生将课文与原著的内容进行深入对比,看看课文选取了原著中哪些语段内容,自己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关注了这些语段,作者在原著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与《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提到名言进行对比,说说自己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这种联系、对比的方式,将教材中的课文与课外书籍整合在一起,夯实了学生对课文以及原著的整体性感知。整合之下,教师将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深刻的感知与体悟。

总而言之,教学目标的达成绝不会一步登天,需要教师确定集中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形成统一的教学力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