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探讨

2017-08-11黄新英

世界家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初中生物新课改

黄新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教育的主流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逐步代替了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的传统认识。初中生物课程,就是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转变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学科。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育改革

初中生物是一门不断的发展的实验性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等相关板块,都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学的人才,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而且,生物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调查发现,很多初中的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对生物课提起足够的重视,有很多人认为生物课程是“副科”或者“豆芽课”,所以教师很少花心思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理解这门课程,导致大部分的初中学校生物课的教学效率都不高。

一、教师要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生物教学当中的探索性实验,并能结合相关的生物知识独立完成科技制作。要求学生对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能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钻研,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社会调查和扩展性学习。这些高标准的要求是以前教学课程标准所不能及的。为了能够完成新的教学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应变程度、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应该有所提高。而且教师要摆脱以前“死教书,教死书”的教书匠角色,从一个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转变为有效研究教材、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指导学生探究的研究型教师。因为学生在课题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到当、准确和高效。而教师指导的是否得当、准确和高效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及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以及相关信息的熟练及掌握程度。

二、教师要充满信心,使学生信任和敬佩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纵向和横向地对比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所以能否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或能否让学生通过观察你的言行就能对你产生敬畏感,从而相信你这位教师,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好奇心。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学生会用眼睛、耳朵和脑子观察并记录教师的言行,并且这些被学生加以储存的言行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被学生模仿和借鉴。”这足以说明教师的言行对每个学生的巨大影响力。

作为一名初中的生物教师,假如一名教师对自己或是自己所教的科目都没有信心或是信心不足的话,在课堂的教学中就不会有十分自信的教学表情,语言表达也不会铿锵有力、情绪高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怎么会信任、尊敬这位教师,怎么会对这位教师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怎么会有信心学好这位教师教的学科呢?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和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充满信心,并且通过激情四射、生动有趣的课堂表现将这种信心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从而精神十足,信心满满地进行快乐的学习。所以教师的榜样作用很关键,在生物教学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讲述的知识有信心,对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信心。用信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自己也产生信心,从而相信教师、尊敬教师,相信教师所教的内容,热爱教师所教的科目。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驱动力。有了兴趣这位“教师”的帮助,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拥有这位兴趣“教师”,以便帮助我们实施有效的生物教学。

1.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实验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生物知识是通过反复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在讲述这些已被总结出的正确结论的同时,设计一些有关的小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这些知识的总结、证明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分子运动的知识,分子是物体的内部结构,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理解也比较有难度。如果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做一些小的实验(如墨汁滴到水里,一会水全部变成了墨汁的颜色;教师拿出一束花,整个教室都能闻到花香等比较容易做到的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相应的问题,学生就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学习和思考当中,再理解分子的运动规律就会十分简单。这样不但能够使生物知识简单化,容易理解化,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2.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快发展,加之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诸多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优势,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让生物知识更加明快、有趣,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学习草履虫结构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草履虫的结构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制作一些动画,让学生观察草履虫的生活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得到更加直观和鲜明的关于草履虫的知识。

3.组织有效的竞赛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生物知识。初中生都有好胜的心理,他们凡事都要比一比,看谁掌握的知识比较扎实、牢固和宽阔。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好胜心理,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比赛。学生能够通过比赛前的准备过程将生物知识牢固扎实地掌握;激烈紧张的比赛过程能够展示学生的学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比赛后教师的总结和指导能够让学生查漏补缺,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系统。

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给自己“充电”,并通过自己不断丰富知识和开阔视野来更新和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們的生物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作者单位:崇左市江州区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初中生物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