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变守正出新
2017-08-11薛显超
摘 要:作为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面临着诸多的危机,这与其课程目标及当前国学、国文强化的背景是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提出“立体课堂”的理念与模式,经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立体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课程意在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系统地掌握关于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知识。教学目标是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認识,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语言水平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分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与能力,并进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能力,以求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为其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文化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尤其是当前,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古代文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又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十分有必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加以重视。
然而,《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传统课程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在时代变革的冲击下,面对新形势、新观念的挑战,已经走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困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陈旧、观念落后、平面化。《中国古代文学史》在百年的历史中随着时代变化涌现出两百多部教材。近年来,除一些高校采用自编教材外,大部分高校教材选用所谓的权威版本,即游国恩本、章培恒本及袁行霈本。教材陈旧是指:随着科研水平进步,考古发现等,一些观点已经得到了修正,但是教材没能及时更新知识,没能反映学术前沿最新成果,袁行霈本最晚出,距今也有十几年了,其落后于时代可想而知。另外,观念落后是指:受到时代环境等因素影响,传统文学史受到理论的遮蔽,重雅轻俗,重散轻骈,一些重要的内容被我们忽视,很多内容则被过度阐释,所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真实的文学史。平面化是指:教材以历史线索安排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缺少联系比较,容易造成知识的割裂接受,难以形成整体有机的文学史观。
第二,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课堂组织平面化,教师表达平面化。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在无思考、无预习的情况下,接受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互动少,学生不参与教学环节,导致兴趣低,疲劳;多媒体的使用虽有一定生动形象的作用,但是存在多媒体被滥用的倾向,一些教师将纸质讲义转换为PPT,照本宣科,反而减少了学生的思考反应时间;课堂组织平面化,没有起承转合,下课作鸟兽散,课堂内外学习无连续性,教师表达单纯依靠音声讯道表达,平面呆板;教师科研不能转换为教学,教学不能促进科研,不能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课程教学评价平面化。过分强调结果评价,平时成绩等同于考勤,在对学生没有全面综合掌握的情况下,以期末成绩判断学习效果,过分看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缺少科学性与严肃性,不够立体、全面。
第四,人才培养平面化。以往《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强调知识灌输,轻体会而重记忆,缺少问题引领,不传授研究方法,学生缺少问题意识,没有自学及研究本领;割裂教书与育人关系,忽视审美能力提升及德行教育。
第五,课程本身传统的性质与学生追求功利、实用之间存在矛盾。课程讲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因此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学生也存在求学功利化、娱乐化的倾向,很多学生忙于考证、学外语,妨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六,学时压缩与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存在矛盾。由于学制改革的原因,原本三年半的课程被压缩到两年半时间完成,每周两课时的安排,面对如此大跨度的历史信息、文学现象,还有经典作品要精讲,还要兼顾审美教育与德行养成,确实难以完成。
针对上述的种种现状,我们认为要扎实推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改革,就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应该是紧密的互动的,紧密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的,不限于本门课程的;互动是指要有相互的诘难与启发。
其次,课堂内外关系,课堂容量有限,要善于利用教学安排、互联网手段扩充课堂容量,沟通课堂内外的连续性。
最后,教材内外关系,教材要灵活使用,不能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原典精读,配合学术前沿不断更新教材,在横与纵两个维度上构建课程体系。
正是基于改善以上几种关系的体认,我们提出“立体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教学理念及模式的探索定型,改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现状。具体而言,就是以“立体课堂”为基本教学理念,以《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为改革样本,以优化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学生”双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立体化实现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形成知识传授、精神提升与审美养成三者兼容并重、特色鲜明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借以提升人文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质量,为德才兼备创新型文史人才培养奠定学科基础与应用基础。
一、提出和实践“立体课堂”的教学理念
“立体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育的所有环节强调“立体化”,其关键词是“整体”“联系”“过程”。“整体”指课程的整体性及人才培养的整体性;“联系”指师生之间、课程之间、课程前后、课堂内外的联系性。“过程”指在过程中评价,在过程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辅助。
(一)教材建设立体化
利用课程指南、自编讲义等资料,使教材能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基础性的同时讲求学术性,勾连其他经典赏析课程与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文学作品选》等,强调历史还原与审美体验。
(二)教学环节立体化
通过发放课程指南、制定参考书目、布置读书报告、课前留思考题、课上提问等方式,使同学对课程涉及内容有整体感知,结合学科前沿,以问题、主题等引领,利用问题、比较等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课堂上加强互动,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等媒介加强线下互动,构建多维度、全天候的“立体化”课堂。
(三)教学评价立体化
通过口试、提问、提交小论文、线上参与度、期末考试等形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建立完善课堂教学改革的反馈监督机制,设置《课堂情况调查表》《课堂教学反馈表》结合学评教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课堂改革的正确方向。
(四)育人模式立体化
通过经典作品赏析及问题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的参用,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问题意识,实现在知识获得的同时提升学术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及人格完善,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文史人才。
二、提出“立体课堂”的教学原则
知识传授与方法传授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能力培养与审美素养提升相统一;共性知识与个性体会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三、构建“立体课堂”的教学模型
(一)建立基本课型以保证课题的可操作性
“系统讲授式”课型模式:经过教材重整及课程指南的编写,利用一些学时系统讲授文学史知识,目的是使同学能对所涉时间段的文学历史有宏观把握,通过参考书目的阅读激发新的问题与新的思考。
“问题引领式”课型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科前沿,设计一些问题,由同学搜集资料、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点拨,借以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掌握动手研究的方法。
“比较式”课型模式:采用纵横比较法,加强对文学现象源流、继承与发展的线性联系,既突出了史的特征,又保证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尤其是调动了学生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外阅读的自觉性。通过同代、同题、同体、同人、同法、串联、优劣等比较,在共性上加深基础,在差异性上深化和提高。
“主题式”课型模式:由教师设计一些古典文学体裁、题材、手法、意象等方面的主题,以线带面,加强文学与史学、哲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经同学们自己搜集发现、整合资料,形成结论或者撰写成文,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并总结优缺点,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增加课堂容量。
我们相信,通过借鉴其他单位先进做法,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1.将有助于“立体化”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教师片面强调知识讲授与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双方缺少互动,积极性不高,呈现出一種单向、平面化的倾向;但完全的以“学生主体”又不适合《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文史综合、理论性强,知识面宽广的课程,因此我们强调的是“立体化”的双主体。教师讲授与引导、辅助相结合,加强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2.将有助于多时空、全天候“立体课堂”的建立。
传统课堂安排每节课50分钟,每周2-3课时,铃一响起来,下课鸟兽散,主动学习的学生课下时间缺少指导,学习不主动的同学便被放养,教学效果差。本课题组倡导多时空、全天候的“立体课堂”理念,即教师在学期初开列参考书目,发放课程指南,课后留思考题及预习内容,下节课以提问等方式检验;利用课程网站、QQ群、微博、贴吧等平台及时互动,答疑解惑,形成课堂内外、网络上下,多时空、全天候的“立体课堂”模式。
3.将有助于360度立体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
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学习效果检测主要通过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模式,虽然由原来的20:80逐步改为50:50,但由于学时紧张,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情况的真实把握,平时成绩基本等同于考勤,期末试卷大拼盘的结构也难以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我们倡导建立360度立体的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过程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过程参与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内外、网络上下的参与度、问题回答、资料准备、作业提交等全方位的考察,既便于因材施教,也便于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
4.将有助于德行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往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勾勒与记忆,原典涉及少,学生没有切身体会,缺乏审美感受,遑论人格完善教育与审美素质提升;过分强调文学现象与规律的描述,而忽视授人以渔,使学生学得会却体会浅,记住了却用不上,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审美、研究能力的养成,因此要随时代、社会的发展,以科学方法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使其真正成为一门有用、有趣的精品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kg2015089];对刘孔爱菊基金会的资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2]李洲良.稳中求变 变中出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37-139.
[3]宋曦业,傅书华.关于普通高师文学史教学的若干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2):64-70.
[4]詹福瑞,刘崇德,李金善.立足社会发展需要 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7-79.
(薛显超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