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园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
2017-08-11聂红霞
聂红霞
摘 要:儿童在三岁到六岁的时候,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机。他们的思维丰富,可塑性极强,对于培养创造力方面更为适合。但是,儿童培养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结合日常生活以及适当的儿童园教学的活动,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培养。本文通过认识创造力的重要性,对儿童园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进行调查研究,并阐述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关键词:儿童教育 创造意识 创造力 认识 研究
1、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
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以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教育形式。对于儿童的将来来讲,必须在儿童时期打下基础,使其拥有更丰富的创造力。对于创造来讲,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与发明家,他们的发明与创造都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社会,可见创造力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以说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但,还有不少的天才,就是在小时候天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导致了天才的消失。所以培养创造力要从儿童做起,这需要教师与父母双方的不断启发与引导,在通过儿童园的良好活動氛围与平时生活教学中,加深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2、儿童园中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的研究
2.1 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条件
创造性行为其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据有关报道表示,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发现自己的思维与行动上,偏离了常规,往往心理会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或缠身焦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心理安全,二是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值得是某个人在进行有创造力行为时,心理所存在的一种安全感。他感觉到他在进行有不同于普通正常行为的创造力行为时,收到的评价会是赞许的,而不是获得职责或批评的。
2.2 游戏是培养儿童兴趣开发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对于在儿童园中的小孩子,游戏是最能激发其兴趣的有效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游戏教育的功能,通过结合游戏给儿童带来知识面的拓展,并且要注重提高其思维的应变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造力的运用,使儿童在心灵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其兴趣的提升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在对于游戏的设计上,教师也要用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游戏培养儿童兴趣,从而开发创造力。比如,做一些捏黏土、画画、搭积木、猜谜语等益智类游戏,让儿童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其内心对于美、对于艺术的创造,还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进行比赛,对于优秀作品给予儿童表扬,让其产生更多的兴趣。这些游戏都是儿童对于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从刚开始模仿老师的动作制作,在产生兴趣后,能够从自身出发,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东西呈现出来。出于儿童的涉世未深,对于一些形态没有固定的印象,并且没有其他印象的约束,同时在兴趣趋势下,儿童不断的创造出新的东西,体现了创造力的产生过程。
2.3 通过情境表演让儿童发挥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通话故事的情节,设立情境,在让儿童通过模仿或想象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创造性质的表演。老师选择的通话故事要是那种方便儿童理解,并且具有一定意义的故事。其主要角色要是小朋友都喜爱的人物或者动物,并且这些角色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语言特点,让小朋友可以较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要有一定形式的引导,让儿童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天赋。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珍惜并鼓励小朋友在故事中的得到的创造性的启发。
2.4 通过训练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心理学的有关实验研究分析表示,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程序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2.4.1 提出有创造性质的问题
提出,能够通过想象把事情办得更好的问题。如关于改进铅笔的设计,我们可以提出:“是不是做的长一点(或短一点)更好呢?”等。问题要小而具体,使儿童容易回答并能叙述理由。通过这一类问题使儿童懂得我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从小培养儿童的革新精神,灌输“创造的意识”。
2.4.2 利用儿童的感官训练想象力
在训练中,教师要用不寻常的方法让儿童使用感官,训练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力。比如说,让儿童闭上眼睛,让后把一个生活物件放在他的手上,让其猜测放在他手心上的是什么东西,或猜猜发出声音的是一个什么东西?并要求小朋友叙述猜测结果的理由。
2.4.3 提出联想类的问题
提出联想类的问题,比如可以提出“假如就会”的问题。如“假如人人都有四只手会怎么样呢?”这一类问题的情况在现实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设计这一类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与思维的创造力,并获得有关事物的知识,儿童对这类联想型的问题是十分感兴趣的。
2.4.4 提出要通过发散思维来解决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训练方式,是要求儿童对一个问题提供多个回答。如“说出一个塑料瓶会有什么样的用途呢?”的问题,这类问题能帮助儿童了解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止一个,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僵化和片面性,也体现了儿童的创造力。
3、幼儿园创造力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不同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教师应鼓励儿童不同寻常的探索思想和行为,不要将儿童的探索行为视为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加以限制,要尊重儿童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儿童的创造性表现,使之成为儿童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都是建立在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上的。儿童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支持者。
3.2 教师要具有创造性素质
儿童大都喜欢模仿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采取与教师相似的行动,从而学到教师的某些行为和思维方式。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更灵活、更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行为”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儿童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良好刺激和榜样。同时,教师应该立足于现在,放眼未来,多一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眼光只盯在传授一些知识技能上的教师,决不是时代需要的好教师。教师应该多给儿童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新,从未来的需要出发,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
3.3 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在创造活动中教师要摆正位置,认清自己是孩子创造活动的支持者、欣赏者,而不是创造活动的导演者和指挥者,更不能越趄代庖,切忌用刺激的言语挫伤儿童的自尊心,抹杀儿童的创造权利。假如儿童确实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帮助引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增强儿童的信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真正做到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他们的各种活动。”我们应发现并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儿童插上创造的翅膀,进而使其更加活泼健康地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有着一定的创造力。了解儿童创造力的特点,学会观察儿童所拥有的创造才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这些都是需要每个幼儿园来慎重进行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史登堡(RobertJ.Sternberg),(美)特德·鲁巴特(ToddLubart)著,不同凡响的创造力[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