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实表现和培养机制

2017-08-11杨新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战斗力影响力党组织

杨新华

大学生党员在品质、作风、知识、能力、学业以及行为等方面对普通大学生具有标杆性、引领性和凝聚性的影响力。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树立党员主体意识,健全党员培养、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发挥关系到高校党组织战斗力、党建活动开展,甚至是广大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具有大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可以说,大学生党员在高校校园中既是知识精英也是政治精英,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充分发挥好大学生党员对普通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界定

影响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大学生党员影响力我们更多指的是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其在品质、作风、知识、能力、学业以及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对普通大学生产生的自然性影响力。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这里更多指的是优秀大学生党员对普通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力。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党建工作的各种关系和思路没有理清,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的工作制度、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揮,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致使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教育管理、发展质量和入党动机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影响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实表现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主体是好的,大部分党员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普通大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但是,仍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党员放松自我要求,在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上与一名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损害了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在与普通大学生交往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

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我们认为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普通大学生在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影响、熏陶和引导下,自觉接受党的思想教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向优秀大学生党员看齐,其突出表现更多的是优秀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工作、学习、品质、能力等方面对普通大学生产生的标杆性、引领性和凝聚性的影响。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标杆性指的是大学生党员的先进典型在言行举止和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会无形中受到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关注和效仿,会无形中影响普通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使其成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和行为的标杆,具有一定的标杆性。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引领性我们指的是大学生党员的先进优秀典型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能够引领带动周围普通大学生积极向优秀大学生党员学习,追求思想、学业、能力上的进步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凝聚性我们指的是大学生党员的优秀典型以其在普通大学生中较高的威信能够吸引和团结周围的普通大学生进一步发挥积极主观能动性,积极参观党组织生活和创造性地开展党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逐步走上成长成才道路。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发挥至关重要,可以说,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发挥关系到学校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党建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甚至是关系到广大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一个组织有无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在于参加组织的成员能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高校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恰恰需要大学生党员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即大学生党员能够在党组织中各个方面表现优秀,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能够起到示范引领普通大学生的作用,确保普通大学生能够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影响下更加紧密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是各项党建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党组织,激励和带动普通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党建活动。从而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各种党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发挥党员的聪明才智,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活力,树立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完善和规范党组织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大学生党员影响力是引领普通大学生成长进步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维护和发挥好大学生党员在示范引领、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等方面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其他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作风,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成长成才,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发挥要结合学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实表现和重要意义,从大学生党员自身和大学生党员影响力发挥的外部条件入手,在培养大学生党员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完善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相关制度,创新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培养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战斗力影响力党组织
“和”文化激发偏远井站战斗力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战斗力大PK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