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不是给职场开后门
2017-08-11陈显玲
陈显玲
斜杠青年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它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的生活/工作状态。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斜杠青年吗?答案并不肯定。
十余年的职场打拼之后,王茜拥有了多种身份,主业是投资人,兼职做电台的主持人,同时把读书笔记和思考在馒头商学院分享,她是颇受欢迎的讲师。原本多重身份叠加的状态,最近两三年被“斜杠青年”这个词描述出来。
主持人/公司高管/投资人/馒头讲师,在王茜的自我介绍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斜杠,这让她成为别人眼中时髦的“斜杠青年”,很多认识她的年轻人羡慕这种不同的职位和身份中游刃有余切换自如的状态。但王茜却想告诉这些年轻人,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斜杠青年,初入职场,并不是成为斜杠最好的时机。
单杠是斜杠基础
王茜的身边,不乏斜杠很多的人,从中她发现了在斜杠的方向上有四种模式。
跨界最大的是工作加爱好的斜杠,他们两种或多个身份之间,会有让人惊讶的转换;工作加转型的斜杠,适合那些寻求转型的人群,在转型到其他行业之前以业余时间,以一个斜杠身份,为以后想转型的方向做铺垫;工作技能型的斜杠隨着互联网的发展,渐成势头。举例说,一批新东方名师做过去,PPT技能,演讲技能,讲故事技能是一个讲师课堂的技能。现在这些技能可以演变成一个专门的工作职业技能,能够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一个新的标签,身份,甚至收入。
“你的单杠技能是你斜杠技能的基础,所以,你的单杠能力一定要强”,王茜说,自己的身份除了电台主持外,其他的身份都是基于自己品牌营销的十三年经验之上的,只不过它被输出成了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王茜把这种称为复合型斜杠。
毕业就斜杠现实吗?
“斜杠青年是最近几年大众媒体和青年提及比较多的概念”,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观察到,“我身边也有一些斜杠青年,很多人表达出对成为斜杠青年的兴趣”。
周如南分析说,从社会环境来讲,斜杠青年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这是在社会大分工日益细化精致化的今天,青年人对多重性身份角色和多样化生活技能的一种逆向追求。跨界成为一种价值趋势和成功标准。
另外,斜杠青年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正如分散投资降低风险逻辑所显示的,“艺多不压身”、”东方不亮西方亮”等思维盛行,让斜杠青年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与个人爱好或兼职比对,斜杠是一个职场身份,职场身份代表着它要有职场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它要被市场认可,要能变现。王茜提醒说,斜杠不能一味追求变现,只为了赚钱的兼职和斜杠还是有区别的。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王茜用这句话来解释斜杠心态,斜杠是要划分哪些是为眼前,哪些是为梦想,哪些是为未来的。“在阶段性的收益里,斜杠能带给你什么,这个收益不仅是钱的部分,可能钱是最晚才能兑现的”,王茜说,成就感、认可度,你的差异化,包括自己的自信等等,可能才是最先收获的。
斜杠青年概念日益火热的同时,周如南提醒,也要看到斜杠青年的局限性和问题。
“如何做好面广和专精的平衡和精力分配?一招鲜吃遍天还是样样通样样松?”周如南认为,想成为一名斜杠青年,还要思考如何在跨界多元等判断中走出,自己梳理所涉及领域或不同身份之间的内在逻辑自洽性?从而让斜杠各端的角色不是互相消耗和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否则低质量的忙碌只会让人趋于更加平庸。
王茜不建议一毕业就开始斜杠状态。“斜杠青年的这个身份并不是要给你的职场开一个后门,能够真正做好斜杠青年的人还是少数,你的单杠一定要强。那些斜杠属性无非是你单杠能力的往外稍稍迈出的半步而已”。
最好的斜杠身份,是与你的工作相关,它是某些职场技能的溢出。她形象地用空杯子来解释:初入职场,仿佛自己面前放着一个空杯子,而斜杠,等于在自己面前同时摆了三四个空杯子“当你还没有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王茜说,杯子太多最后可能哪一杯都不满,职场新人要先把眼前的一个空杯子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