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的统计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
2017-08-11聂飒
聂飒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经济学·管理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的统计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
聂飒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统筹城乡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针对云南省各州市及六大城市群进行统计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除省会昆明以外,其他各州市的城市发展质量普遍偏低,并且各区域内城市发展极不平衡。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探讨云南省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质量;TOPSIS方法;综合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即以统筹城乡、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终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发展问题,从单纯重视人口城镇化转变为重视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缩小地区城市化发展差距,加速整体城市化进程,最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关于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颇多。早期研究中很多是运用城市质量的概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3]。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构建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价[4-9]。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城市群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大量出现[10-14]。同时,亦有学者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视角期望构建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来研究城市发展质量问题[15-18]。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界针对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用来评价城市发展质量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要求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因此,很有必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要求,构建新的反映城市发展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边疆省份,是我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云南省是由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构成,拥有独特的城市发展特点,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滇中城市群为主,其他五大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云南省各州市及各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质量情况,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提升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建立
现有研究中所构建的统计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指标不适用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根据系统性、主导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基于城市发展质量的丰富内涵及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从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统筹城乡质量五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介绍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是由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的,该方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TOPSIS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最远离最劣解,则为最好;否则不为最优。传统的赋权方法同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相比,基于信息熵赋权的TOPSIS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赋权主观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对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具体步骤可参阅相关文献[19-20]。
续表
四、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的统计综合评价分析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2014年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统计指标数据,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一)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分项评价结果
在进行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之前,本文首先进行分项评价,对比各地区的排名情况,了解各地区在城市发展中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具体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1.人口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人口质量排序结果可知,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昆明、德宏、保山、玉溪和普洱,位于后五位的分别是怒江、丽江、红河、临沧和昭通。从人口质量各指标数据来看,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且是唯一一个特大城市,在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每万人自然科学机构中从事科技人员数及报刊出版发行量三个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说明昆明市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总体人口质量最好。同时,也可以看出昆明市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并未占有突出优势,仅位于中间水平。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指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说明昆明市从事卫生技术人员数与总人口明显不匹配,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存在较大问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虽然昆明市拥有大量的医疗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但仍然经常出现挂号难、排队时间长等看病难问题。从其他州市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偏低,不利于本地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省内大中专院校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区,某些州市甚至没有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高素质人才培养缺乏平台,这非常不利于云南省人力资源储备的总量增长。从每万人自然科学机构从事科技人员指标来看,昆明、德宏、西双版纳三个地区优势明显,这与自然科学机构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大相关性。西双版纳、德宏、玉溪、楚雄、迪庆等州市在卫生技术人员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也许和当地人口总数较少相关。但不可否认,云南省在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上存在明显不足,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均需要进一步发展。最后,报刊出版发行总量指标可以间接地反映人口质量,迪庆、怒江、西双版纳、临沧、丽江等州市处于较低水平。
2.经济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经济质量排序结果可知,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昆明、大理、丽江、曲靖和红河,位于后五位的分别是德宏、普洱、保山、临沧和怒江。从经济质量各种指标数据来看,2014年昆明市人均地区产值达到56 236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0 582.22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14.77亿元,以上指标均远高于其他州市,经济发展质量占绝对优势,但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39.58万元/人,明显低于玉溪、昭通、丽江、文山等州市。从人均GDP指标看出,玉溪人均地区产值达到50 500元,仅次于昆明,迪庆达到36 181元,其他州市均低于30 000元,最低是昭通,仅为12 840元。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是玉溪、丽江、昭通、迪庆和大理五个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的是昆明、迪庆和怒江三个州市,超过40%的是丽江、楚雄、文山、西双版纳和德宏五个州市,最低的是玉溪市,占比仅为31.9%。从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指标看,达到1 000亿元以上的分别是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和昭通,位于后五位的是怒江、迪庆、德宏、西双版纳和临沧,最低是怒江,仅为153.23亿元。最后,从旅游业总收入指标看,位于前几位的是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红河、迪庆、德宏和玉溪,其他州市均低于100亿元,最低是怒江,仅为21.13亿元。
3.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生活质量排序结果可知,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昆明、西双版纳、迪庆、丽江和玉溪,位于后五位的是红河、临沧、保山、曲靖、昭通和文山。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昆明最高,达到31 295元,其次是玉溪、曲靖、迪庆和大理,大部分州市高于20 000元,仅临沧和怒江低于20 000元。从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标看,除昆明、昭通、德宏超过100部/百人以外,其他州市普及率均处于70部/百人左右,最低是怒江,仅为56.28部/百人,说明大部分州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偏低。从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指标看,位于前五位的是怒江、玉溪、迪庆、楚雄和昆明,位于后五位的是昭通、西双版纳、文山、曲靖、保山和临沧。从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指标看,超过6个的分别是西双版纳、迪庆、昆明、楚雄和玉溪,低于5个的分别是红河、曲靖、昭通、怒江、文山和丽江,其中丽江最低,仅为0.96个。从人均邮电业务量指标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昆明(210.84元)、西双版纳(76.06元)、丽江(65.10元)、迪庆(61.43元)和大理(44.51元),其他州市均低于40元,最低是临沧,仅为23.27元。
4.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环境质量排序结果可知,位于前五位的是丽江、德宏、大理、临沧和保山,位于后五位的是文山、曲靖、昭通、红河、昆明和玉溪。从环境质量指标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最高的是西双版纳(44.34%),其次是昆明(39.89%)、曲靖(36.46%)、玉溪(36.53%)和红河(35.10%),排在后五位的是大理(30.27%)、怒江(23.24%)、昭通(19.26%)、文山(17.93%)和迪庆(9.35%)。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丽江(18.92)、西双版纳(13.03)、楚雄(12.7)、德宏(10.77)和昆明(10.72),排在后五位的是保山(7.82)、大理(7.63)、文山(7.35)、迪庆(5.93)和昭通(4.20)。从城市污水处理率指标看,昆明最高,为94.10%,怒江最低,为36.09%,其他州市处于65%~90%之间。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看,超过80%的仅有丽江、德宏两州市,介于60%~80%之间的是曲靖 (74.90%)、保山 (76.61%)、临沧(74.83%)、楚雄(68.41%)和大理(75.31%),介于30%~60%之间的是昆明(37.09%)、玉溪(36.05%)、昭通(41.86%)、普洱(43.36%)、红河(40.16%)、文山(46.39%)和西双版纳(54.68%),低于 10%的是怒江(5.86%)和迪庆(9.73%)。从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指标看,昆明、玉溪、曲靖三个城市超过了4,相对来说空气综合污染程度要高一些,超过1的是保山(1.06)、昭通(1.34)、楚雄(1.08)、红河(1.84)、文山(1.00)和西双版纳(1.10),其他州市则普遍低于1,最低的是迪庆(0.54)。
5.统筹城乡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统筹城乡质量排序结果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楚雄、玉溪、文山、昆明和临沧,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西双版纳、普洱、保山、怒江和红河。具体来说,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指标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最大的是怒江(4.02),最小的是西双版纳(2.35),其他州市均处于3.00左右,全省各州市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普遍超过两倍,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指标看,最大的是昆明(28.65倍),其次是楚雄和玉溪,其他州市均处于6倍以下,最低的是临沧(2.27倍)。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比例指标看,最大的是怒江(14.00),其次是普洱(11.38),最小的是昆明(1.59),从排名来看,位于前五位的是昆明、楚雄、玉溪、丽江、昭通或德宏,位于后五位的是怒江、普洱、保山、西双版纳和临沧。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指标看,除西双版纳(57.56%)、昆明(84.13)和楚雄(79.45%)以外,大部分州市参合率都达到98%左右,迪庆达到100%。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比例指标看,除文山、玉溪、昭通、楚雄和临沧以外,其他州市均低于50%,最低是迪庆,仅为4.35%。
表2 2014年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分项评价结果表
(二)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由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分项评价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州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城乡统筹质量五个方面的影响,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排序,具体结果如表3中所示。由表中综合排名结果可知,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昆明、西双版纳、丽江、德宏及大理,位于后五位的分别是文山、昭通、保山、临沧和怒江。由表中得分看出,云南省除昆明市得分较高以外,其他州市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其他州市城市发展质量均偏低。根据排名情况亦可以了解到不同区域之间城市发展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区域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云南省16个州市按照排名划分成三个类别加以归纳:
第一类是排名前五位的州市。其中,滇中地区占一位,为昆明;滇西地区占两位,按照排名依次为大理、德宏;滇西南地区和滇西北地区各占一位,分别是西双版纳和丽江。
第三类是排名第11位至第16位的州市。其中,滇西和滇西北地区共占两位,分别是保山和怒江;滇东南和滇东北各占一位,分别是文山和昭通;滇西南地区占两位,分别是普洱和临沧。
表3 2014年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由分类结果可知,滇中地区各州市的城市发展质量较高,普遍位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滇东北和滇东南地区的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普遍偏低,大多位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则呈现两极分化特征,排名位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滇西北地区的各州市三个类别均有,说明区域内部呈现出城市发展质量差异明显的特征。
(三)云南省各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计算了各州市的综合评价指数,按照六大城市群进行合并得到了城市群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和图1所示。
表4 2014年云南省各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从图1中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出各城市群分项及综合排名情况。首先,滇中城市群在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及统筹城乡质量四个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仅在环境质量方面略有不足,综合排名第一位。其次,滇西城市群在环境质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在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和统筹城乡质量方面亦优势明显,综合排名第二位。第三,滇西南城市群在环境质量、统筹城乡质量、生活质量及人口质量方面亦存在优势,在经济质量方面存在不足,综合排名第三位。第四,滇西北城市群主要在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及统筹城乡质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在人口质量和经济质量方面存在不足,综合排名第四位。第五,滇东北和滇东南城市群在上述五个方面均排在最后,滇东北在经济质量、统筹城乡质量方面略存在优势,综合起来排名分别为第五位和第六位。
图1 云南省六大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及统筹城乡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发展质量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进行了云南省各州市及六大城市群的综合评价分析,研究得出云南省除省会昆明市外,其他州市的城市发展质量普遍偏低,各区域内部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区域之间城市发展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由于本文涉及到的统计指标具有不全面性,因此综合评价排名结果不能说明各州市城市发展的真实质量水平,只能反映各州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相对优势与不足。事实上,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尤其是制度(如户籍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亟须完善。因此本文暂不考虑制度因素,仅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1.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突出表现。在目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云南省作为祖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边疆省份,是开放的最前沿阵地。云南省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发挥区域开放的桥头堡作用,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发展国际贸易,带动省内各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为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几年我国雾霾污染较严重的省、市相继出台了治理雾霾污染的生态补偿办法,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颁布、2016年修改的《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二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颁布的《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三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颁布的《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四是天津市2016年颁布的《〈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补充办法》;五是河北省2018年颁布的《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
2.将城市群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根据云南省六大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城市群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交通运输及旅游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制订符合本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城市群和以“蒙、个、开、建”为中心的滇南城镇群将承担起云南省发展的重任。与新型城镇化规划相结合,全省将立足区域合理分工,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加快构建“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空间布局。要打破行政区划约束,跨地区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将滇中培育成为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辐射带动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及滇西北、滇西南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协调发展。
3.积极面对发展新机遇,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中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具备了基础设施比较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及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推进,云南省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周边省份同质化旅游资源的激烈竞争。然而,云南省各州市许多旅游景区环境治理较差,市场营销未与新媒体结合,宣传力度较弱,无法吸引大量游客来参观,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因此应该加大旅游景点的开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维护力度,与新媒体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为各州市城市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4.倡导全民健身及全民阅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及全民阅读,旨在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云南省应结合各州市的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进一步完善社区健身设施,为公众健身搭建良好的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云南省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用好新媒体,辅之以传统媒体,倡导全民阅读,提高文化素质。同时,云南省应积极推进大中专院校较少的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当地培养优秀人才,以综合提升各地区人口质量,为区域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加大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培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员,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近年来,云南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员奇缺,遇到大病只能到省级医院救治,省会城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居多,群众的生育意愿本就非常强烈,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各大医疗机构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加大卫生机构建设力度,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卫生技术人员,改善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尽快提高云南省医疗卫生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将是云南省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点之一。
6.尽快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群众医疗养老有保障。近年来,云南省城乡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显著,覆盖率超过95%,局部地区已经达到100%。这为居民看病治病解决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群众医疗保障意识强烈,接受度比较高。但是,除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外的少数普通群众养老保险意识薄弱,缴纳养老保险比例较低,城乡之间存在差距。云南省应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这部分普通群众能够尽快转变观念,积极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最终确保所有群众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7.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近年来,云南省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城乡之间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是统筹城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云南省各州市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资源优势,适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经济。同时,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教育、医疗等资源进一步向农村转移。最终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提升,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8.加大城市绿化覆盖率,防范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省环境质量算是优中之优。正因为如此,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加大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进一步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大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等方式继续保持丰富的环境资源,才能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同时,要严格防范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凡是会带来环境污染可能性的项目均要仔细研究,进行严密的可行性分析,决不能盲目上马,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确保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始终处在极低水平,有效控制环境质量,确保云南省城市发展质量有效提高,进而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1] 王慧.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4):14-20.
[2]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3] 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5(7):15-19.
[4] 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5):69-73.
[5] 白先春,凌亢,郭存芝.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 91-95.
[6] 袁晓玲,王霄,何维炜,等.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2):38-41.
[7]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11):1931-1946.
[8] 郭相兴,夏显力,张小力,等.中国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5):50-54.
[9] 杨文,刘永功.中国城市发展质量评价[J].城市问题,2015(2):2-7.
[10] 沈玲媛,邓宏兵.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6):7-10.
[11] 王剑锋.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18.
[12] 卢丽文,张毅,李小帆,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0):1337-1343.
[13] 崔木花.城市群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4):61-64.
[14] 李磊,张贵祥.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J].经济地理,2015(5):61-64.
[15] 韩士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5):83-85.
[16] 顾成林,李雪铭.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 172-179.
[17] 范柏乃.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22-131.
[18] 孜比布拉·司马义,苏力叶·木沙江,张泳福.喀什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18-223.
[19] 王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综合评价——基于熵权系数与TOPSIS方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0] 李博,陈瑞.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中国渔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2):165-175.
责任编辑:吴 强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C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under New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TOPSIS Method in Entropy Weight
NIE Sa
(Institute of Economics,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31,China)
This paper builds the statistic index system of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five aspects:quality of population,economics,life,environment and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using TOPSIS method based on the entropy weight for the c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six urban agglomeration to do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cities is generally low in addition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of Kunming,and the regional urban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som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results.
new urbanization;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TOPSIS method;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291.1
A
1673-8004(2017)04-0106-09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4.018
2016-08-26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云南省各州市城市发展质量的统计综合评价与预测研究”(YB2015042)。
聂飒(1982— ),女,辽宁铁岭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