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活动设计(商务星球版)
2017-08-11韩鹏飞孟真闫文华
●韩鹏飞孟 真闫文华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活动设计(商务星球版)
●韩鹏飞1孟 真2闫文华3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章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之前,学生通过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三方面的学习,已对中国的自然概况和人文特点有大致了解。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中由整体地理概况到具体地理环境特征的开始,学生通过七上地形图、七下世界地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通过图表分析一个国家地形、地势特点的方法。教材以描述大江大河的古诗词为导入,引导学生寻找共同规律——我国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进而分析中国的地势状况,并对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活动Ⅰ:寻找最美山河诗词与三级地势色彩,整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
【设计思路】本活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国古代诗词有许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不仅美好,更重要的是可通过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果说寻找诗词的活动是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那么对地形图的颜色分析就是欣赏美:棕色是稳定与保护的颜色,代表充满生命力的感情,象征阳刚之气。绿色代表生命力、活力,象征和谐、真实、自然、和平。可将颜色的象征意义与不同地形的特点相结合,让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内容】提前布置探究任务,将班内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不同小组特点对探究任务进行分配,将自然要素进行分类,寻找描绘山川、河流、高原……各种地理要素的古诗句,并按照小组进行展示和解读(见表1)。
出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图1),探究以下问题:①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分别以什么颜色为主,对应图例,海拔数值范围是多少?②我国三大地势颜色各不相同,请各小组选取一种颜色,结合美术课中对于颜色的代表含义分析,发挥想象,谈谈不同颜色如何与不同地形、地势特征相联系(见表2)。
活动Ⅱ:模拟实验,综合体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深远影响
表1 地理要素与古诗句
【设计思路】新课标要求初中地理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其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模拟实验作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机动灵活,促进学生形成对地理表象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地理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地理实验可以模拟展现地理过程,有利于地理演变知识的学习,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教会学生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1
图2
图3
【活动内容】模拟实验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与西高东低、呈平滑状分布的对比。
实验过程:将熟鸡蛋从楼梯滚下,鸡蛋壳受楼梯落差的影响,受力较重,破损严重(如图2);将鸡蛋从无障碍通道滚下,落差平缓,鸡蛋壳受力较轻,无明显破损(如图3)。
思路点拨:当我国的大江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活动内容】模拟实验2:地势西高东低与地势东高西低对我国气候产生的深远影响。
实验过程:将两只温度计分别放置在两块坡面板(一块西高东低、一块东高西低)的固定位置,将电吹风固定至同一高度,打开电源开关,吹风机运作,五分钟后,观察不同坡面板的温度计度数(如图4)。
思路点拨:我国气候深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风来自东南方向,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活动Ⅲ:区域对比,探究中国与美国地形地势差异及其影响
表2 颜色与地势特征的联系
【设计思路】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初中地理教学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因此,授课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区域的整体印象,又需要体会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运用对比法将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
图4
【活动内容】比较中国地形图与美国地形图,分析各自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①中国地形以哪几种地形类型为主,有何特点?美国地形以哪几种地形类型为主,有何特点?(中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比重较小;美国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②中国地势有何特点?美国地势有何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呈“管道状”分布)③地形因素如何影响两国的种植业?(中国平原面积比重较小,因此,存在较大的人地矛盾,传统的“一亩三分地”是其典型表现形式,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精耕细作为主要经营模式,对于土地的利用程度较大,但部分地区不利于推广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大,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因此,美国适合发展“大农业”模式)。
作者单位:1.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257091);2.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中学(257232);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257200)